-
合成生物賽道:中國科研不弱,短板在哪?
【導讀】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近年來越來越多合成生物研發公司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研發成果收益權更多地從國家變成了研發人員。但企業經營與學術研發完全是兩碼事,這些創業公司真正成功的,能有20%-30%就非常不錯了,事實上目前恐怕連15%成功率都沒有。”山東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祁慶生告訴觀察者網,自己正是因為身邊缺少既懂企業經營管理又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至今都未在外創辦任何相關企業,大都選擇將研發成果直接對外轉讓。
(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每個時代都有引領全球的新興產業出現。
在當下的新一輪供給創新、產業升級周期,人工智能與合成生物成為公認能夠引領未來的“時代新星”。
我國在合成生物領域發展同樣方興未艾,在此前中國科技日報社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聯合發布的《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綠色應用與產業感知調研報告》中,有57.81%的受訪者表示看好合成生物學技術未來十年的發展。
但現實卻是,目前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在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方面嚴重失衡。
科研成果突出,產業結果卻少
不同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依賴于算力、算法和數據“三駕馬車”的重投入,注定只能由少數行業巨頭才能玩轉,合成生物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科技,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不同物種的基因進行組合切割,理論上只需要一個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團隊和一間實驗室,就可以組建創辦自己的公司。
作為一門前沿交叉學科,合成生物適用范圍基本上涵蓋了大多數領域,在醫藥、健康、制造、農業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集低碳、可持續、低成本等多優勢于一體。也因此被視作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定義為“未來產業”的新核爆點。
如食品領域的合成肉和人造奶酪,既可以替代傳統的肉類和奶制品,減少對動物的依賴,又具有更好的健康效果;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天然的香料、色素和保濕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可以廣泛應用于化妝品等領域。
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合成生物技術釋放出明顯的綠色優勢。麥肯錫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制造方式實現。
乘著時代東風,全國各地研究團隊在國家政策補助與社會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往往在學術研發領域成果斐然,迅速接近國際頂尖水準。基于這些技術成立的科創企業也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
公開資料顯示,僅2022年至今,合成生物領域就有超百家國內外企業完成了新的融資。“熱錢”涌入的同時,行業涌現大量新玩家。全球從事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公司已多達500余家,行業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局面。
然而真正獲得資本認可,能夠最終面向消費者,完成商業化成果落地轉化的卻少之又少。
背后原因眾說紛紜,有人將之歸結為中國相關研究和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少數頭部瓜分占領,也有人認為是當前投資環境普遍較差造成的,但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產學研融合難度大,以學術研發為核心的行業現狀導致其難以獲得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認可,才是目前面臨的緊要難題。
藍晶微生物在其官微中,將從實驗室研發轉化到工業量產,比作合成生物學的“死亡谷”。
在實驗室場景中,基于合成生物學DBTL(設計-構建-測試-學習)的研發閉環,學術界、產業界都不缺乏優質的科研產出。然而,能成功跨越“死亡谷”的合成生物企業卻是少數,量產不及預期的案例屢見不鮮,多數企業都倒在工業量產這一步。
研發、管理、資本各方協同發力是關鍵
“學術研發成果與面向市場的產品落地,原本就是兩碼事。”一位就職于陸軍防化學院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員向觀察者網表示:“就我所知,國內合成生物學盡管起步較晚,但目前研發成果并不弱于國際頂尖水平,全球最具權威性的《自然》雜志近年來也頻繁有中國研究團隊發布的學術文章。而在成果落地轉化階段出現短板,主要原因還是出在研發團隊、社會資本與經營管理團隊的三方對接方面。”
他認為,我國目前真正以合成生物學技術為根基,有所建樹的大中型公司,僅華大基因、華熙生物、僅三生物、凱賽生物、巨子生物、柏垠生物、藍晶微生物等有數的幾家,在各自細分領域商業轉化較為成功,順利邁過“死亡谷”。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早已順利完成了早期的天使輪、AB輪投資,部分甚至完成資本市場主板上市,均有著較為成熟的面向市場的商業化運營體系,經營管理團隊與自有研發團隊配合默契。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生物學賽道細分領域何其之多,有更多學術研發領域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尚未找到用武之地。
“根本原因在于,國內合成生物賽道習慣了以研發團隊為核心,團隊帶頭人不僅在研發領域說一不二,擴展到企業建立、面向市場之后同樣如此。最后不僅管理團隊完全淪為其附庸,就連投資人也往往要投其所好,但三方又常常由于利益分配問題難以達成一致,導致企業在創立之初就埋下了衰敗隱患,難以真正發展起來。”上述研究員回憶自己曾經跟隨導師進行項目研發時的情形表示。
另一名從事合成生物研究的從業人員也向觀察者網表示,研發團隊主導企業經營,聽上去就不可思議,但確實是目前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現狀。或許是國內合成生物學起步較晚的緣故,國內目前的合成生物學底層技術本就是從國外引進,掌握在少數學術地位較高的人手中,他們帶領了國內學術研發的快速崛起,但僅僅引進了技術卻沒有引進成功企業的管理理念,研發人員話語權過重同時也阻礙了相關產業發展。
他舉例稱,任正非在華為起步之初,第一件事便是遠赴海外學習IPD(集成產品開發),集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即基于市場驅動的創新,而非完全以技術為導向的創新,需求管理與市場管理體系為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指明方向,是極其重要的。
重視產品的任正非能夠對公司眾多研發團隊進行很好的管理,喬布斯、馬斯克等人也都被譽為“最偉大的產品經理”,以管理團隊為核心的經營理念才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法寶。“換句話說,目前華為的研發團隊重要性與可替代性,遠遠不及核心管理團隊。”
同時他指出,目前合成生物行業內的眾人并非不明白這一點,只是出于各方利益、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考量,難以做出有效改變,這也是目前很多科研團隊盡管學術研發成果突出,卻寧愿選擇對外出售這種低收益方式,也不愿接受資本邀請、或者自己創辦公司的原因所在。
標簽 合成生物- 責任編輯: 張志峰 
-
因自動駕駛問題,特斯拉在美召回超203萬輛汽車
2023-12-13 19:36 -
超30億科技產業投資收益,助力新湖成就房企轉型典范
2023-12-13 18:17 觀網財經-房產 -
資金缺口逾50億,華盛頓地鐵削減預算:10點停運,關閉站點及裁員2000人
2023-12-13 18:17 觀網ESG -
新茶飲品牌出海這六年,悲喜并不相通
2023-12-13 14:31 觀網財經-消費 -
派送末端叫苦不迭背后:快遞業價格戰“重燃”,通達系單票收入大降
2023-12-13 11:34 -
“00后”董事長的“金融茶”崩盤,廣州昌世茶回應
2023-12-12 18:13 觀網財經-消費 -
斥22億港元買樓致股價大跌后,李寧又出手“救市”
2023-12-12 17:38 觀網財經-消費 -
380億對賭危機解除,萬達獲資方再投資
2023-12-12 15:46 觀網財經-房產 -
?旺季銷售疲軟,變形金剛母公司裁員1100人
2023-12-12 15:43 觀網ESG -
宇宙最潮火箭發射成功!外星人入坑泡泡瑪特?
2023-12-12 13:23 觀網財經-消費 -
被年輕人拋棄的“鞋王品牌”們走向沒落
2023-12-11 18:02 觀網財經-消費 -
泡泡瑪特攜手藍箭航天,涂裝火箭開啟中國航天新風尚
2023-12-09 11:06 觀網財經-消費 -
“莆田系”眼科醫院董事長留置,華廈眼科兩日市值蒸發50億元
2023-12-08 20:12 -
多款主流咖啡檢出致癌物丙烯酰胺,涉及瑞幸星巴克
2023-12-08 18:14 觀網財經-消費 -
董事長被刑事拘留帶崩股價,恒潤股份跨界算力出師不利
2023-12-08 17:44 -
“宋云澗”單日最高銷量超1200杯,茶坊有望成喜茶第二增長曲線
2023-12-08 15:49 觀網財經-消費 -
碳酸鋰期貨劇震,鋰鹽市場迎來“冬至”
2023-12-08 14:16 -
“垃圾信件”每年毀掉一億棵樹,再花90億掩埋處理
2023-12-08 14:00 觀網ESG -
國內首家迪奧咖啡館來了
2023-12-08 14:00 觀網財經-消費 -
戰略新興產業如何跨越“綠色壁壘”?—一場產業多元視角的對話
2023-12-08 13:23 觀網ESG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03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35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9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