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周年·愛上中國| 寒竹:出國又回國,我對這個國家有信心
最后更新: 2019-09-24 14:14:26我到了美國后住在布魯克林區與皇后區的交界地帶,這個區的治安很不好,因此房租便宜。我從中國去美國時,美元對人民幣的黑市匯率是1:10,而當時中國普通大學教師的工資換成美元只有幾十美元。當時美國最差地區的一個單間房租也要200美元以上,所以到了美國只能在租金最便宜的地區租房,而且必須打工才能生存。這跟今天很多帶著錢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每天乘地鐵到紐約大學,會順手在地鐵站買一份紐約地區的地方新聞小報看看。但我感到很奇怪,這些地方新聞報紙的很多句子和字我都不認識。我心里很納悶,覺得圖書館的很多書都能看懂,怎么讀這種報紙會很吃力?
有一天我在學校問一位教授,一位相當著名的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左翼學者,問他這些報紙為什么這么難懂?他一聽就笑了,然后告訴我,你怎么會看這種報紙,這些報紙充滿了俚語和土話,報道的全是地方性的各種案件、緋聞。在大學里的人從來不看這種低級報紙。我問他,那應當看什么樣的報紙最好?他告訴我要看《紐約時報》,這是世界上最高雅、最有文化的報紙,《紐約時報》的時政分析、學術摘要、藝術報道、書評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當然,《紐約時報》的語言也是最標準的。這位教授說,他每天最愉快的時光就是下午坐在紐約大學旁SOHO街道上的咖啡館瀏覽《紐約時報》。
在美國,不同階層讀的報紙也不同
實事求是地說,他講的話并沒有錯,確實符合事實,對于美國學者來說,《紐約時報》與地方小報確實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但是,當時我又想到,作為一位高度關注勞工運動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講到資本家的貪婪就異常憤怒的左翼學者,在提到下層社會讀的報紙好像有一種鄙視感,而談到《紐約時報》的高雅與情調又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愉悅感。這似乎有些不協調。不過,這種不協調的感覺也是一閃而過,后來就沒有再想。但接下來與《紐約時報》有關的兩件事,加深了我對美國社會的認識。
由于《紐約時報》是一個高大上的東西,我也每天開始看《紐約時報》。我每天從紐約大學回家會在地鐵站買一份《紐約時報》回家,因為在我租房的附近報攤沒有《紐約時報》賣。有一天,我拿著《紐約時報》回家,路上遇到一個西語裔(Hispanic)問我討5元錢買東西吃。我說,我剛來美國,自己也很窮,5美元對我來說也很多了,我哪有錢給你?這位西語裔說到,你怎么會拿不出5美元?你不是看《紐約時報》嗎?他指著我手上的《紐約時報》說。這時我才頓悟過來,原來美國社會不同經濟地位的人看的報紙是不同的。經濟收入把不同收入的群體歸類到不同的地區和街區,人們住著不同的房子,講著不同的語言,讀不同的報紙。即使是最激進的左翼學者也是住在溫馨的中產階級社區,從不踏進危險的貧民區或黑人區。當時我有種感覺,覺得美國左翼思想界討論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好像是在自說自話,跟下層社會實際沒有多大關系。后來,每當我跟美國左翼學者對話時,我都不由自主在想,他們談的究竟是自己心中的公平正義還是底層社會的公平正義?
2011年6月20日,美國紐約,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三個震撼是美國社會的拉丁化,我到了美國就發現這個問題,也曾在不同場合給美國人提出過。但很多美國人不愿意正視。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拉丁裔進入美國,最后美國的白人會成為少數。我剛到美國住的地方就是西裔人社區,周圍居民都講西班牙語。通常西裔人社區都很危險,臟亂差,販毒什么都有。
這是美國一開始帶給我的震撼,這些看法是否全面呢?也未見得。人們常說,中國很復雜,很難用幾句話界定。其實美國也很復雜,越是深入了解美國,越覺得美國社會復雜。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發現了美國的另一面,這就是中國和美國的主要差距。大家知道,馬克思在19世紀就提出了將來的理想社會要消滅三大差別。毛澤東在建國后也反復提出要在中國消滅三大差別: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但是我到了美國以后,發現資本主義美國的三大差別要遠遠低于中國。
第一,從生活質量上來說,美國小城市、小鎮是要高于城市的,所以,很多富人都離開城市到小鎮鄉村去了,小鎮基本上可以做到夜不閉戶,環境也很干凈,充滿了田園牧歌的美好。第二,美國農民的生活質量并不比城市里的人差,城鄉差距、工農差距幾乎感覺不到,甚至覺得鄉村比城市更美好。第三,美國技術工人的工資并不比知識分子少,甚至還要高。一個有執照的電工、水管工、木工的工資并不比一般大學教授少多少。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三大差別的存在究竟是社會發展程度、現代化的程度問題,還是社會制度的問題?我逐漸認識到,三大差別的存在歸根到底還是一個社會的現代化程度的問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工業化程度和農業現代化程度,這些發展水平決定著三大差別嚴重與否。從這一點上看,必須承認,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在美國的時間呆久了,逐漸切身認識到美國確有它自己的根。美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美國社會發展到今天,它自身的根源和邏輯。當我在心中把中美兩個社會進行對比時,再次體會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選擇什么樣的道路、模式,并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些人決定的,而是這個社會的歷史基因和傳統決定的。我感觸特別深的是,美國之所以選擇小政府大市場的模式,確有它自己的根源和理由。
一方面,美國社會的基層自治能力很強,這是從英國基層治理能力中遺傳過來的,一個社區,即便沒有政府,社區內部的人就可以把它治理得很好。我后來居住在普林斯頓大學旁的小鎮,政府規模極小,根本就沒有幾個人,但整個地區管理得井井有條,這主要取決于當地居民的自治水平。盡管很少看到政府管理人員和執法人員,但當地居民都非常自覺遵守各種法律規章制度,并且很多地方性事務都是當地居民自己解決。這讓人確實感到不需要政府做什么事,政府大了反而是負擔。
但反觀中國,強有力的政府是社會良好運轉的保證。如果中國政府不作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秩序都難以維持。美國人對政府作用的輕視與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期許形成鮮明對比,很難說孰優孰劣,只能歸結為歷史傳統的不同。
觀察者網:在海外回望中國,從哪一年明顯感覺到中國的變化?或者從您自己的心路歷程來看,有沒有哪一件特別的事情觸動您,開始重新認識中國?
寒竹:2008年開始我就陸陸續續地回來,2010年以后基本就很少回美國了。1989年我出去的時候,中國的情況確實不是很好,當時西方封鎖中國,我們自己也比較保守,改革的動力不足。但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后,我感覺中國的變化是立竿見影,到1995年,這種變化就非常明顯了,可以說是一個月一個樣。那個時候我在美國就已經感覺到中國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很有信心,在2000年的時候我就認為中國超過美國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在沒回來前的2006年,我和文揚老師已經在國外寫了很多東西了。到了2008年奧運會之前,當時國外有很多人批評中國,我就主動站出來,為中國辯護。那時候西方想象中的中國還和非洲一樣落后,還加政治上的共產黨“專制”,但實際上中國國內的情況已經很好了,現代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很多大城市和西方已經非常接近了,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讓美國人了解真正的中國,了解中國共產黨,了解中國的發展道路。
2008年8月8日,北京,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舉行,姚明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時我自己對國家發展很有信心,雖然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趕上日本,但我們完全看好中國的發展趨勢,對中國的期待也很大,覺得趕超美國就是時間問題而已,希望中國能夠在很快的時間接近民族復興。
這種信心來源于我們對中國制度優勢的分析,這也是中國能夠成功的原因。在改革開放后十年,我們會感覺到中國政府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一心想把工作搞好,怎么發展地方經濟,怎么回應社會需求,社會輿論也給政府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會變成一種動力,所以你會看到中國政府一方面它的主觀性很強,另一方面在社會壓力下它也很努力去做事。相比之下,美國政府就沒有這個壓力和動力。
舉個例子,2012年美國遭遇颶風,我回來后就寫了篇文章,用美國和上海作比較。颶風來了,美國氣象部門早就知道并發出了警訊,但紐約市長所做的也只是出來宣布颶風要來了,請各位居民盡量不要外出,在家里看電視,多買點水,買點食物,讓大家注意安全,但政府什么都不做。結果地鐵、機場都被水淹了,城市癱瘓了好幾天。而中國的情況恰好相反,有一年上海遭遇強臺風,政府提前很多天就動員各部門準備防汛,各地鐵口都堆上沙袋,各個下水道的蓋子也翻開,防汛工作一直做到各個居民小區。中國政府如果不做就是失職。社會對政府的壓力很大,這種壓力反過來成為動力,這確實是中國制度的一個優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講述 | 兩輛紅旗車見證陳云夫婦上班路
2019-09-24 13:35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
視頻|3萬張照片15本書 “拼”出他眼中的“中國故事”
2019-09-24 13:31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
國慶快閃:唱出你心中的國歌
2019-09-24 13:30 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
微信國旗頭像刷屏,怎么回事?
2019-09-24 13:14 國慶70周年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15集、第16集速覽版
2019-09-24 13:03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15集、第16集
2019-09-24 13:03 -
衛健委:貧困人口大病報銷提高至90%
2019-09-24 12:12 觀察者頭條 -
S9抽簽結果出爐!遇到“苦主”的RNG能走得多遠?
2019-09-24 11:42 -
國家統計局:高速高鐵里程都是世界第一
2019-09-24 11:26 高鐵世紀 -
【中國穩健前行】始終堅持實事求是 時刻保持戰略定力
2019-09-24 10:57 -
光頭警長劉Sir或來內地安家, 評論區現熱情網友花式邀約
2019-09-24 10:54 心連心 愛香港 -
深綠名嘴不罷休:一本論文三個地方都搞丟,概率多大?
2019-09-24 10:42 臺灣 -
基里巴斯與臺“斷交”,臺媒操心大陸在當地太空測控站
2019-09-24 10:23 兩岸關系 -
任正非:孟晚舟被扣后遞條子讓我小心,我依然去了阿根廷
2019-09-24 10:19 華為 -
“吃雞”到底有多火?騰訊已在全球狂攬10億美元
2019-09-24 10:10 -
男子慶祝出獄在看守所門口放鞭炮,被10多名武警圍追
2019-09-24 10:10 中國雷人秀 -
深圳著名城中村拆遷,官方回應“一夜誕生上千個億萬富翁”
2019-09-24 10:04 拆遷 -
哈爾濱市政協主席姜國文被查
2019-09-24 09:56 廉政風暴 -
只要60元!朋友圈“高端人設”一條龍服務...
2019-09-24 09:47
相關推薦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09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241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5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7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