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雪峰:上級與地方之間的協商,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文/賀雪峰】
一
據說沿海一個省的省委書記在大會上笑瞇瞇地對市委書記說:“年底經濟增速必須要超過前一年,要是有哪位做不到,我們就換能做到的人去當市委書記”。在農村基層調研,上級布置任務往往要求不講條件必須完成。“要是誰都可以完成任務,何必讓你來當這個鄉鎮黨委書記呢”,是經常聽到的上級對下級的語氣。因此就有“有條件完成任務,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完成任務”的豪言壯語。
紀委巡查發現問題,將問題清單反饋到被巡查單位時,幾乎沒有被巡查單位敢對問題清單提出不同意見,都是“照單全收、舉一反三、即行即改、標本兼治”,無論巡查問題清單中有多少復雜的情況,都必須要無條件地整改,這既是態度又是方法,即向內斗爭的方法。
上級來檢查發現問題,也不會聽解釋,尤其是跨級檢查中發現問題,更不可能聽從解釋,而必須無條件整改,且要對責任人進行處分問責。
當前基層治理中,來自上級部門的檢查極多,問責極為頻繁,尤其是精準扶貧和人居環境整治通過排名來推進工作,排名靠后就要進行表態發言,第一次表態發言后絕對不再可以有第二次表態發言(即不可第二次倒數第一),也就不得不高度重視,就要不惜代價、不計成本、不顧實際地投入資源將排名倒數第一的工作做上去。每個上級部門都傾向通過檢查問責來推動基層做好部門工作,基層因此陷入應接不暇、捉襟見肘的困境,基層治理無法結合實際,主要在應付上級檢查,大量治理資源的消耗卻沒有帶來基層治理有效。
上級之所以要向下級提要求并進行嚴厲問責,且根本不聽地方解釋,是因為存在信息不對稱,即下級傾向于隱瞞信息,將工作不努力沒有取得好的治理成績歸結為情況特殊,諸如天災、偶然事故或基礎條件太差等等,甚至以地方情況特殊變通落實上級政策要求,以至于“政令不出中南海”,所有中央政令到了地方和基層都變得面目全非。這對于中國這樣國情復雜的發展中大國,就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政令不能統一的問題。
政令暢通是中國政治體制的基本前提,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前提與保證。“政令不出中南海”,壞處是影響政令統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地方治理中出現了各種亂象。當然也有好處,就是一個好的地方負責人可能有更大決策自主性,更可能因地制宜創造出治理成績。一般來講,地方政府具有更大決策自主性時,這種決策自主權大都會用于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方面,成績多于問題。時間一長,地方政府就可能會自以為是自行其是,就可能借經濟增長來謀取個人利益,甚至不排除尾大不掉的地方主義也會借機生長。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治理上,中央重拳要求政令統一,都是必然的和必須的。政令統一、令行禁止也可能帶來問題,其中表現有三個方面:
第一,上級嚴厲問責導致地方唯唯喏喏,不敢反映實際情況。上級對形勢判斷過于樂觀,從而容易出現主觀主義情緒,導致決策失誤。缺少反饋系統的體系將失誤的決策一貫到底,就可能帶來系統性錯誤;
第二,部門可能借對下級政府的考核問責,將部門利益泛化成為中心工作,借中心工作來考核地方政府,造成地方政府不得不將主要治理資源用于本來并不重要的部門工作上;
第三,全國不同地區情況差異巨大,高度集中的上級權力導致地方治理難以適應本地特殊情況,從而造成上級要求與地方實際的錯位。
《縣委大院》劇照
二
當前基層治理中,嚴重影響基層治理效能的兩個問題是,問責的嚴厲性和問責的無理性。
問責的無理性就是不講道理,只提要求和只問結果,卻完全不顧基層治理中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將所有基層治理中出現的問題都歸結為基層干部的錯誤,并進行嚴厲問責,基層干部任何解釋都變成了自我開脫,基層干部成為各種責任的接盤俠,在仍然有資源來調用時,基層治理變成將有限資源用在上級要求緊、考核嚴、問責重的工作任務上面,根本不可能考慮本地實際,以避責。
上級部門對工作考核的排名和過程考核進一步加劇了基層治理中難以為繼的緊張局面。在上級幾乎無數的考核指標下面,任何一個指標不達標或過程不到位,都可能是致命的,面對幾乎無窮的考核扣分點,為防意外,基層干部只能竭力按上級要求去做,每次檢查考核都總會有防不勝防的意外,而任何一次意外對基層干部都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一旦受到處分就失去了晉升機會甚至可能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終結。
基層干部因此身累心累,整天都擔心吊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是一個防不勝防的意外砸了下來。有一個鄉鎮干部講,有一年他是鄉鎮班子成員,當時環保并未納入重點工作,讓他聯系環保,結果不久掀起環保風暴,上級部門來鄉鎮檢查環境問題,農業鄉鎮并無環境問題,檢查組很快就檢查結束離開了。卻有一個農戶打電話舉報說他家對面有一農戶養10頭豬,將豬糞直排河塘,檢查組馬上轉回來現場檢查,認為是環保問題,要求地方整改,包括處分責任人。沒辦法,就只能給這位聯系環保的鄉鎮干部處分了。
這個鄉鎮干部極為不滿,因為第一,他只是聯系環保,并不分管環保,第二,養豬是農業產業化的要求,出了問題應當由分管農業副鎮長擔責。但是沒有辦法,上級還是給了他處分,他因此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也打算辭職不干,后來沒辭職,卻從此再也不管環保工作。他說安全生產是最容易出事故的,領導班子成員都不愿分管安全生產,因此形成慣例,誰新入班子誰就分管安全生產。
《縣委大院》劇照
三
造成問責嚴厲性和無理性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來自上級部門,第二是來自上級政府。
中國是巨型國家,從中央到地方有無限長的行政鏈條。代表國家的中央決策要經由中央部門和各級政府層層向下傳遞,中間就可能出現各種跑偏走樣。從部門來講,每個部門都有部門利益,部門希望借助強大的中央權威,政令暢通,將部門利益變成中心工作向下布置,并進行監督考核,排名問責。各個部門都傾向夸大部門工作的重要性,都傾向通過嚴厲問責讓地方政府將更多資源匹配到本部門的工作中來。
嚴厲問責的壓力,頻繁細密的檢查,具體細致的指標,嚴格的過程控制,就使地方政府失去了與部門工作討價還價,以及依據地方實際進行研判落實的能力,只能按照上級部門要求不折不扣、原汁原味地執行。每個部門都向地方政府布置任務,監督檢查,過程控制,排名問責,地方政府就失去了依據地方實際進行最優決策的空間,就只能轉發上級部門要求,機械完成上級部門任務。
部門出了問題要追究責任,一是部門追究地方的責任,一是中央追究部門的責任。因此,部門除了本能傾向擴大部門利益以外,還會想方設法避責,避責的最好辦法有二:一是過度投入資源防患未然,二是將責任推卸出去。因此就會出現,只要有一個地方發生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安全事故或責任事故(成為了輿情),中央相關部委就會在第一時間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全面開展緊急排查整改,排查工作必須嚴格,不留縫隙死角,對于發現的問題必須最大限度整改,以防患未然。再出現類似事故必須嚴厲問責。
中國是巨型國家,這么大的國家,有地方發生小概率事件是必然的,每一個地方發生了小概率事件,相關部委根本不進行研判就直接通知全國排查整改,就會極大地浪費全國基層治理資源,同時,大量治理資源投入,客觀上可以減少發生類似事件的概率,從而可以減輕相關部委的責任,且正是因為部委已通知排查整改,再出現類似事故的主要責任就在基層而不在部委,部委成功將責任推卸出去了。部委當然就不需要研判即頻繁要求地方進行舉一反三的排查整改。至于部委通知排查整改所浪費的基層治理資源有多少,就不是部委所關心也不由部委來承擔的了。
幾乎每個部委都可能以防小概率事件來要求基層排查整改,無論有多少治理資源,基層都不可能滿足各個部委以避責為出發點的自己不出資源不擔責任的排查整改要求,基層治理當然就會陷入困境。
- 原標題:賀雪峰:論協商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臺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
2024-09-02 06:47 臺灣 -
新規施行!列車有權拒絕“買短乘長”
2024-09-01 18:18 -
男子闖紅燈被查冒用室友身份頂包,沒想到室友竟是在逃人員
2024-09-01 18:12 -
復制鄭欽文:為學網球花掉深圳中心一套房
2024-09-01 17:25 中西教育 -
史上最大規模的專業大調整來了
2024-09-01 17:20 中西教育 -
“劉謙團隊集體食物中毒”,官方通報
2024-09-01 16:08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2024-09-01 16:06 臺灣 -
C919,旅客已達50萬人次!
2024-09-01 11:24 航空航天 -
“給女患者做男科類診療一年上千次”,國家醫保局曝光違規名單
2024-09-01 11:08 -
深圳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長黃敏被“雙開”
2024-09-01 09:58 廉政風暴 -
今日起,一批新規開始實施
2024-09-01 07:25 -
香港警方逮捕一男一女,涉嫌煽動
2024-08-31 23:03 香港 -
臺北地檢署申請:將柯文哲羈押禁見
2024-08-31 22:56 臺灣 -
國家醫保局曝光:全國多家醫院“給男性患者做婦科類診療”
2024-08-31 21:58 醫療改革 -
四川省委: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
2024-08-31 21:00 廉政風暴 -
中央決定,邵國勇履新
2024-08-31 19:39 高層人事 -
70萬噸垃圾倒入黃河,當地環保部門充當企業“保護傘”?多方回應
2024-08-31 17:4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抵達澳門
2024-08-31 17:44 -
警方通報“3歲男童走失”:已發現尸體,兩名親屬有重大作案嫌疑
2024-08-31 17:08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評論 132“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127“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81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37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323最新聞 Hot
-
“半世紀未見大罷工”暫停,“民主黨的這顆‘定時炸彈’被拆除”
-
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
石破茂發表就職演說,談及中國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