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槍騎兵:日本主流文化為什么不愿承認南京大屠殺
關鍵字: 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殺微觀歷史宏觀歷史侵略戰爭國家公祭日日本人歷史觀日本主流文化【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紅色槍騎兵】
今天是2018年12月13日,也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后必亡的訓誡。那么,當年給我們造成國難的一衣帶水的鄰居,他們對那段歷史有過徹底的反省嗎?
中國人大概可以理解日本右翼分子為何在歷史問題上胡攪蠻纏:處于立場,或者是利益。有些政治家自己就是甲級戰犯的后代和事業繼承者,一些大財團曾經發過戰爭財。每當這個時候,也有一些心懷善意的先生們告訴我們:日本的主流社會是愛好和平的,是善良的。比方說吧,日本的大部分教科書中,都客觀陳述了侵華戰爭的。
但是,恐怕這樣的解釋未必能夠讓中國民眾感到寬慰,沒準還徒增不滿和憤懣。
如果日本的主流社會真的客觀看待侵華戰爭,如果日本的主流社會真的愛好和平又心懷善意,那么他們對于這樣慘絕人寰的悲劇,不可能不會有所觸動,那么應該會有很多的日本普通民眾自發地表達出對于侵華戰爭受難者的同情和遺憾,應該會有很多日本普通民眾自發地表達出對侵略戰爭的歉意和反思。那么盡管有日本右翼勢力的阻撓,日本普通民眾的善意應該是能夠被中國人民感受到的。
但現實是如何呢?
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輿論場上,日本的主流文化是缺席的。日本“愛好和平,心懷善意,尊重人權和普世價值”的主流文化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在中國人看來,日本人主流文化的表態,即便是出于良知,也總顯得隔靴搔癢,含糊其辭。
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日本人的歷史認識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
日本人的歷史認識存在兩大問題:
1. 虛無化
2. 碎片化
虛無化和碎片化是相輔相成的:微觀上的碎片化,造成了宏觀上的虛無化,理論上的虛無化又促進了具體認識上的碎片化。
要解釋什么是虛無化和碎片化,首先需要一個合適的反例,一個標準答案:
“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主義者,給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尤其是給亞洲人民帶來了無可估計的災難和損失,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主義者殺害了數百萬的中國人,菲律賓人和亞洲其他各國人民;燒光了他們的房子,村莊和市鎮;掠奪了他們的財產,富源和領土;破壞了他們的獨立,自由和幸福;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在馬尼拉的暴行,只不過是天皇制法西斯主義者在全中國,越南,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所犯的無數暴行、掠奪和迫害的典型實例而已。
我們日本人民,也由于本國統治階級的專制和從事非正義的戰爭,被投入了歷史上空前的痛苦深淵,最后甚至連民族的獨立都被剝奪了。”
——井上清《戰后日本》
這個答案對于日本侵略戰爭的宏觀性質下了清楚的定義:總的來說這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給亞洲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造成了苦難。對于整體和局部也給出了一致的解釋:日本侵略者的種種罪惡罄竹難書,而這些分散的,局部的行為組成了日本整個的非正義的侵略行為。
然而井上清在日本,被歸類為“極左史學家”,雖然由于他治學嚴謹,造詣很高,當了京都大學的名譽教授,但是他的理論與大多數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不能相容。
要概括說明大多數的群眾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和侵略歷史是很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找一個日本普通人的認識上限:NHK。
NHK被右翼批判為“日奸媒體”,要論反思二戰的紀錄片,他們拍的最多,而且還勇于涉及“731部隊”等敏感問題。
即使在被認為是有良心的主流媒體如NHK的認識中,“滿洲事變”、“中國事變”、與“太平洋戰爭”也是存在脫節的。反思和批判,大多停止在對少數“關鍵的轉折點”和少數“發動戰爭責任者”的批判上,而“戰爭的過程”和“戰爭的執行者”則被隱去了。仿佛戰爭一旦爆發,破壞就在所難免,而戰爭中的暴行也就變成了不可避免的了。
發動戰爭是罪惡,但執行戰爭卻成了可以理解的行為,少數決定戰爭爆發的人可以說是罪人,但在戰爭中倒行逆施的人卻被洗白了。
雖然一部分日本歷史學家提出了“十五年戰爭”的概念,并且試圖將日本的侵略戰爭進行系統構建,但普通民眾的思維卻依然傾向于對戰爭中孤立的各個事件做個別的解釋。
這也證明:并不是沒有人教民眾正確的觀點,而是民眾中沒有接受正確觀點的思想基礎。
敘述一旦散落,系統無法建立,總體的性質也就變得模糊不清了:既然只有幾件事,幾個人是壞的,大多數事,大多數人是稀里糊涂的,而且還有幾件事,幾個人是好的(十五年戰爭期間日本人里面總有那么幾個好的,或者是不太壞的吧!)。這樣一來,將“十五年戰爭”定為“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就顯得“唐突”,“武斷”了。
而要以這樣一個“非正義的侵略戰爭”的理由,將戰犯加以懲辦,也顯得“過分”了。控訴戰爭整體是可以的,但不加區別地控訴戰爭中的每個侵略者個體則無法接受,中國人一旦提起日軍暴行,便忍不住得到幾句回嘴:“你們中國的政府軍當時也不是好人”或者“你們中國人當時也殺了無辜的日本人”之類。言下之意不管侵略者還是被侵略者,雙方都是一路貨,壞的不是日本軍隊,而是戰爭本身。
這種戰爭觀念的差別,在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來,其中一個具體問題就是,日本人經常提出“探討”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死難人數”,而中國人總是一口咬定國際法庭的結論“遇難者三十萬”。
為什么中國人無法忍受這種“探討”?因為日本人既然在事件的性質上犯含糊,那么在程度上進行探討,就有將性質的含糊屬性增大的可能。如果說南京大屠殺的罪惡是因為殺了30萬人,那么如果殺了20萬人,罪惡是不是就減少了呢?或者如果殺了10萬人,罪惡是不是就更少了呢?
甚至更細思恐極一些:如果說南京大屠殺死的人是死于原子彈的人數的兩倍,得出結論說日軍比投下原子彈的美軍更可惡,那么如果南京大屠殺的實際死亡人數比死于原子彈的人數要少,是不是就可以說美軍是更加可惡的犯罪集團呢?
我們都知道并非如此:南京大屠殺之所以罪惡,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暴行,而且是因為他是侵略者為了壓服被侵略的民族而施行的暴行。原子彈的爆炸當然也造成了無辜者(或多或少有一些)的死傷,但這是為了讓侵略者低頭伏法所進行的戰略攻擊,所以兩者從性質上就不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2-13 16:05:01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開40周年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役”
2018-12-09 12:14 觀天下講壇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開40周年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周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周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周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英雄 -
發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畫作 距今約7.3萬年
2018-09-14 08:1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