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鑫誠:臺灣“新南向政策”要抱“印太戰略”大腿?
關鍵字: 蔡英文臺灣臺灣省新南向印太戰略新南向政策新南向的悖論
旅游業的例子已經作為一個側面,從經濟領域反映了臺灣在大陸和新南向之間的政策困境。然而,新南向最大的死結卻幾乎是內生的:一方面,新南向有降低對大陸依賴的經濟目的,使其無法打消外界對臺灣借此經濟手段達成政治目的的疑慮。另一方面,如果缺少戰略和政治上的訴求,目前看起來事倍功半、希望渺茫的新南向又是為了什么?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顏建發說得直接:“南向政策一直是臺灣內部獨派的愿景。那是跳脫過度依賴中國而擔憂被整并于中國系統的本能意念。打從李登輝、陳水扁,一直到現在的蔡英文,獨派皆有此念頭。”綠營學者都持此觀點,新南向被統派、大陸方面視為具有“經濟臺獨”傾向幾無懸念。
然而,蔡政府也深知,新南向欲收成效,不可能繞過兩岸關系,故必須極力弱化其在外界眼中的政治意涵,強調其并非敵對大陸之政策。
例如在執政一周年之際,蔡英文就在受訪時強調,“我從一開始就說,新南向政策的用意并不是在這個區域內發表政治上的宣示,而是與國際社會建立互惠互利的關系;不是與大陸競爭,而是強調臺灣地區作為本區域的成員,以自身優勢促進互惠互利發展。”而不少立場溫和的臺灣學者也紛紛呼吁,新南向不應和大陸割裂,離不開和諧的兩岸關系等等。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學者劉復國的分析一語道破新南向無法繞過兩岸的現實,他表示,推動新南向政策絕對不應該是為了與大陸劃清界線相互對立而為。但現實中,對于政治基本立場上,兩岸迄今還難達成共識,要想跨越政治難題直接進入新南向領域促成合作,不免流于一廂情愿。
事實上,新南向目標國家大多已與大陸建立密切聯系,這些和臺灣方面并無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在處理對臺關系時不可能忽略大陸的影響。顯然,如果臺灣不能讓他國相信新南向不致引起兩岸關系乃至區域關系緊張,新南向國家不可能冒著犧牲對華關系的風險而站隊臺灣。
也正如劉復國所言:“臺灣的新南向努力不應刻意回避掉最關鍵、最困難的環節,那就是兩岸關系的緩和與穩定發展。不管愿不愿意,臺灣都需要理解大陸對于東盟國家以及南亞國家的實質影響力,因為這些都將直接投射到新南向的執行成敗上。”
目前來看,如果蔡政府不能首先改善兩岸政治關系,便不可能說服大陸及新南向國家相信新南向的“友善”,而更可能被視為“經濟臺獨”和“麻煩制造者”。然而,如果蔡政府真的拿出誠意改善兩岸關系,新南向本希望達成的擺脫對大陸依賴之政策意義似乎不再重要了,獨派對此又作何感想?
換句話說,新南向政策要么是在兩岸關系融洽時錦上添花,與大陸政策相輔相成。要么則是在兩岸關系冷清時雪上加霜,被視為與大陸切割的政策手段。僅靠包裝掩飾而實現政策目標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03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35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9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