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肯貝里、米爾斯海默:早早遏制中國,到底可能嗎?
【導讀】 尼克松訪華50周年之際,美國《外交事務》雜志再次刊出關于中美關系,特別是探討“接觸”戰略的文章——《中國是美國親自締造的對手?美國對華政策大辯論》。
約翰·伊肯伯里、黎安友、董云裳和孫哲四位學者,在文中批評了米爾斯海默去年11月發表于《外交事務》的文章《中美不可避免的競爭》,米爾斯海默則一一回應。本文為第一部分。
【文/ 約翰·伊肯貝里 約翰·米爾斯海默 譯/ 觀察者網 常宜】
自由主義者真正的賭注
約翰·伊肯貝里
大多數觀察人士都同意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觀點,即自由派對中國下的賭注賭輸了(“不可避免的競爭”,2021年11月/12月)。米爾斯海默更進一步指出,美國與中國的交往戰略是其最嚴重的外交政策災難之一,而另一種戰略——遏制戰略——起碼能阻止或至少推遲中國成為威脅。
米爾斯海默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在冷戰后為了加強以其為首的自由國際秩序基礎,采取了很廣泛的方針,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這一戰略帶來的好處遠大于其代價。
在悠久而傳統的秩序建立的基礎上,美國推動國際體系朝著與其利益和價值觀廣泛一致的方向發展,促進建立自由民主的規則和機構,擴大與歐洲和東亞盟國的安全合作,并建立國際聯盟,以應對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
一旦中國開始崛起,放棄這一戰略將使美國不僅在全球,而且在對抗中國方面處于極其糟糕的境地。在米爾斯海默的世界里,美國的盟友和伙伴會變得更少。在不那么穩定和繁榮的全球秩序中,它將面對一個充滿敵意和不滿的中國——因此也更缺乏能力來建立應對21世紀的問題所需的合作關系。
自由秩序的勝利
隨著蘇聯解體,有潛力取代美國所主導的自由秩序的最后一個大國突然消失,各國紛紛吵嚷著加入自由世界。民主國家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不到30%上升到21世紀頭十年的近60%。北約和歐盟的成員范圍擴大了。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激增,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美國領導著一個不斷擴大的全球體系,這個體系正在創造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多的財富、安全和社會公正的曙光。這是自由派的最大賭注,也是世界歷史性的勝利。美國官員顯然希望中國成為這一不斷擴大的秩序的利益攸關方,但這從來不是主要目的。更重要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由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米爾斯海默所提供的用來對抗中國的現實主義指南,根本沒有看到、解釋或認可這一成就。當冷戰結束時,米爾斯海默和其他主要的現實主義者認為,美國領導的聯盟體系將要瓦解。
“蘇聯的威脅提供了維系北約的粘合劑,”米爾斯海默在1990年的《大西洋月刊》中評論道,“如果沒有這種進攻性的威脅,美國很可能放棄歐洲大陸;它領導了四十年的防御聯盟很可能會解體,結束維持歐洲45年和平的兩極秩序。”但在歐洲和東亞,情況恰恰相反。蘇聯的威脅消失了,美國的同盟體系卻依然存在,自由民主國家之間的團結也加深了。
冷戰結束30年之后,包括米爾斯海默在內的許多現實主義者再次對美國的聯盟提出質疑,并打著“離岸制衡”的旗號,主張減少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建立的安全保障。在他們看來,華盛頓應該專注于保衛西半球,同時在保護歐洲和東亞盟友方面要發揮更有限的、后備性的作用。
但是,美國的緊縮政策肯定會促使中國和俄羅斯擴大其勢力范圍,預示著現實世界的回歸,這種邏輯是多么的熟悉而悲慘。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每個人都應該慶幸美國沒有遵循米爾斯海默的現實主義劇本。
“自由主義的勝利”,圖中將“民主國家”定義為自由主義+選舉的“民主政體”,圖片來源:見水印
遏制+接觸的戰略
米爾斯海默也沒有意識到美國的對華戰略不僅僅是接觸。在冷戰結束后的幾屆政府中,美國的確尋求將中國拉入全球秩序。畢竟,中國早已經在里面了——它是聯合國安理會(UN Security Council)的成員,也是許多其他地區和全球機構的成員之一,包括從1992年開始的《核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但是,美國的這一戰略還有兩個組成部分。
首先,華盛頓通過在東亞建立一個活躍和深化的聯盟體系,來制衡中國的力量。克林頓政府恢復了美日同盟,并將安全條約重新定位為維穩力量,這無疑是冷戰后美國外交政策的偉大成就之一。
在1995年的一篇文章中,當時在五角大樓任職并反映克林頓政府思想的政治學家約瑟夫·奈(Joseph Nye)注意到了“中國力量的崛起”,并提出了美國在東亞“深度接觸”的戰略。冷戰結束后,美國是否會繼續留在該地區,或繼續通過其部隊的前沿部署在該地區提供安全保障,這一點并不十分明顯。但事實證明,深度接觸政策直到今天仍是美國戰略的核心。
美國戰略的第二部分是在更廣闊的亞太地區加強地區機構的力量。華盛頓超越了東亞的傳統邊界,與澳大利亞、印度和美洲合作,加強了亞太的安全和經濟架構。這個想法在于,擴大地區范圍將增強其開放性,減少由中國主導的可能。
考慮到這一系列措施,上世紀90年代的許多觀察家——包括許多中國人——將美國的對華政策稱為“遏制與接觸”的混合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對華戰略的主要失敗在于讓中國融入自由資本主義體系之前沒有提出相應的條件。在冷戰期間,自由主義秩序像一個俱樂部,一種互助社會,成員們遵循自由民主原則,以換取進入西方導向的貿易和安全體系。
冷戰結束后,這種條件邏輯崩潰了。自由主義秩序變得更像一個購物商場,各國可以挑挑揀揀,想買什么買什么。中國加入了秩序的一部分并從中受益,例如獲得了有利的貿易條件,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承諾。
米爾斯海默寫道:“美國領導人應該制定一項新的雙邊貿易協定,對中國施加更嚴厲的條款。”但實現這種條件的前提則需要一個強大而統一的自由秩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各國維持著分裂和競爭的狀態。
米爾斯海默認為,除了在貿易上對中國提出更多要求之外,美國還應該有更激進的追求:建立一個旨在系統性地限制中國經濟增長和實力的冷戰后大戰略。在他構想的與現實完全相悖的歷史中,美國竭力讓中國留在弱小、貧窮和邊緣化的狀態。但是,這種方案是否可取,甚至是否有可能實現,我們仍然存疑。
首先,美國大眾不太可能支持這種向中國施壓的戰略。大多數美國人會認為這項政策在政治上具有冒犯性和不道德性。許多人也會想知道,中國到底造成了什么樣的威脅,以至于要實行這種不自由的現實政治。
即使是當時的現實主義者也并不相信中國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對手。例如,1992年,一份由國防部長迪克·切尼(Dick Cheney)的顧問撰寫并泄露給媒體的典型現實主義報告認為,美國在新時代的使命是確保歐洲或亞洲不會出現任何與其競爭的超級大國,但它將德國和日本,而不是中國,認定為未來美國領導地位的潛在挑戰者。
美國人當年砸的是日本車,圖片來源:News4報道視頻截圖
標簽 中美關系- 原標題:華盛頓對華戰略的爭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烏克蘭總統宣布已簽署特殊時期征召預備役人員法令
2022-02-23 08:24 烏克蘭之殤 -
俄聯邦委員會批準總統在境外動用武裝力量
2022-02-23 08:24 -
日本駐華使館一名外交人員從事與其身份不符活動,被調查詢問
2022-02-23 08:10 中日關系 -
白宮宣布取消拜登與普京會晤
2022-02-23 07:55 烏克蘭之殤 -
美新增確診11.3萬例、死亡2939例
2022-02-23 07:4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法取消同俄外長的會晤
2022-02-23 07:41 烏克蘭之殤 -
韓總理:韓中之間最根本的信任和合作并未動搖
2022-02-23 06:50 三八線之南 -
普京: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2022-02-23 06:50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決定撤回駐烏克蘭外交機構人員
2022-02-23 06:42 烏克蘭之殤 -
俄外長質疑烏克蘭主權權利
2022-02-22 22:58 -
遭指控“欲恢復俄羅斯帝國邊界”,普京回應
2022-02-22 22:12 俄羅斯之聲 -
這都能賣?!
2022-02-22 21:37 -
英國歐盟同時公布首輪對俄制裁
2022-02-22 21:04 烏克蘭之殤 -
德國暫停“北溪2號”項目評審程序
2022-02-22 20:29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召回駐俄臨時代辦
2022-02-22 20:27 烏克蘭之殤 -
前歐洲議會議員:烏克蘭今天如此分裂,歐盟要負責
2022-02-22 19:52 烏克蘭之殤 -
武契奇:普京決定后,塞爾維亞政治壓力空前
2022-02-22 19:40 烏克蘭之殤 -
拉夫羅夫呼吁其他國家承認烏東兩地
2022-02-22 18:30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51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0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2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8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