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解散國會9月11日大選 李顯龍拉票
關鍵字: 新加坡大選新加坡李顯龍李光耀新加坡解散國會大選首次遇挫
2011年5月,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獲得建國以來的最低得票率,得票率僅為60.14%,在阿玉尼集選區敗給了反對黨工人黨,這是人民行動黨首次在集選區失利,也是新加坡反對派自1988年集選區制度引入以來首次贏下一個集選區。由于集選區制度的保護,該黨仍然獲得了87個競選議席中的81個。工人黨最終獲得6席,這也是新加坡1965年獨立后在野黨在國會選舉中取得的最好成績。這6席也代表著近40%的選民將票投給了反對黨。
這是人民行動黨罕見的一次民意下挫,也是選民對其發出的一次警告。在過去49年里,人民行動黨總是可以在大選中輕松獲勝。這與其優異的政績密不可分,由于其高效和廉潔,而且善于克服各種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困擾,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贏得了大部分選民的支持。
集選區制度為人民行動黨的大選勝利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新加坡的直選議席中,3/4為集選區。在這種集選區里,4-6名議員必須組成團隊參選,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且團隊中必須包括特定民族的成員。這種集選區制度成了執政黨防止反對黨進入議會的有效制度,執政黨可以通過劃分、合并選區,分散反對黨優勢票源,保證自己在絕大多數選區獲得多數。許多勢單力薄的反對黨由于不可能在集選區提出5到6名的成員組成競選團隊,通常在候選人登記階段就自動放棄,就算應選,也由于整體實力的薄弱而敗選。
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對新財富表示,集選區制度是一把雙刃劍,過去有利于力量強大的人民行動黨,但目前由于反對黨在實力和人才資源上逐漸提升,其也可以利用集選區制度獲得大選的勝利;這種制度不是根據支持率按比例分配席位,而是贏者通吃,如果反對黨獲得了51%的支持率,它也可以獲得超過支持率的大比例席位上臺執政。
繁榮之下的社會矛盾
為什么在2011年的大選中,一些選民不再偏愛其支持已久的人民行動黨呢?這與新加坡目前面臨的社會矛盾密不可分。在選民眼里,國會里的反對黨數量太少,以致于不能為其發出聲音,他們迫切需要增加反對黨的力量,以實現對執政黨的制衡。
呂元禮認為,新加坡的社會矛盾主要表現在貧富差距較大,政府親商人不親工友,親資不親勞,親國家不親老百姓,強調經濟的發展,但是對民生幸福的關注不夠。低收入者的民生困難、住房保障不夠、新移民與本地人的矛盾加劇,這些都給執政黨帶來挑戰。
2013年12月8日,一個周日的夜晚,在新加坡南亞裔外勞消遣喝酒的小印度區,一名外勞被旅游巴士卷進了車底喪生。事件發生后,不少外勞借酒發泄不滿,400余人參與騷亂,推翻了警車和救護車。這是新加坡44年來的首次街頭騷亂。2012年11月26日,在新加坡工作的171名中國籍巴士司機因不滿最新的工資變動,早上集體請病假,拒絕開工,這次罷工是新加坡近30年來規模最大的勞工行動。
小印度騷亂和巴士司機罷工,暴露了當地的種種社會矛盾。新加坡人口出生率低,人力成本非常高,不得不依靠引進外勞和新移民來維持經濟發展,當地餐飲、酒店、建筑等行業的藍領工人主要來自占人口1/3的外來移民。新加坡人力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新加坡有約130萬外籍勞工,主要來自南亞、東南亞與中國等。其中,建筑業和貨柜碼頭等重體力活,主要由來自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外勞承擔。
外勞的工作環境較為艱苦,待遇卻通常低于本地人和馬來西亞籍勞工,加之政府對外勞的管制較為嚴厲,稍不小心就會觸法受刑,外勞容易對自己的工作環境產生不滿,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容易發生群體性事件。
與此同時,不少民眾又對政府不斷引進外來移民和勞工產生怨言,認為由此造成了新加坡房價上漲、本土居民就業機會減少、薪資增長放慢、公共交通擁堵等問題。2013年2月,約3000名民眾在芳林公園集會示威,表達不滿。2012年5月,四川人馬馳駕駛紅色法拉利因超速闖紅燈釀成3人死亡的悲劇,更引發對移民政策的批評。
雖然陷入兩頭不討好的境地,不過,新加坡政府并不打算舍棄引進外勞和新移民的政策。2013年1月,新加坡政府公布《人口白皮書》,宣稱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生育率下降等挑戰,將繼續引進外來移民,同時預計新加坡人口規模將從目前的大約520萬人增加到2030年的690萬人。在過去10多年中,引進外來人口對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不僅減輕了當地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一些從事金融、投資等高端行業的移民,也成為新加坡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資本。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隆洋
-
美國公司急瘋了,“人人都在打電話” 評論 19全程空喊口號,她威脅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評論 332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70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70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2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