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布什、希拉里完不成的事,現在交給科米了
關鍵字: 特朗普通俄門特朗普通俄門聯邦調查局科米民主黨共和黨【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隨著被解雇的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開始在國會作證,各方再度聚焦華盛頓。科米能否單挑特朗普,把川普大帝拉下馬,從而完成杰布·布什、科魯茲、希拉里·克林頓等在過去一兩年間無法完成的任務,似乎又成了媒體,尤其是偏好民主黨亦或者建制派媒體的興趣所在。
被解雇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在國會作證 BBC截圖
科米和特朗普的恩怨,從最直接和最接近的視角看,可以追溯到2017年5月特朗普開除了科米的職務。2017年5月9日,履職4個月不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開除了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出現總統開除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事:上一次是在24年前的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開除了拒絕因為操守問題自動辭職的聯調局局長塞申斯。
相比塞申斯,特朗普開除科米在美國媒體,尤其是那些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持反特朗普傾向的媒體中激起了軒然大波:根據這些媒體的描述,特朗普開除科米的決定是因為科米向司法部申請了更多的資源用于調查特朗普適否涉嫌“通俄”;根據這些媒體的邏輯,開除的決定不僅凸顯出特朗普“心虛”,而且折射出其日趨凌駕于美國政治體制之上的傲慢,也是美國面臨政治危機的象征。
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個被開除的FBI局長,顯然是科米不能承受之重。斷人職業生涯的仇恨,在20世紀70年代促成了水門事件,以及尼克松的去職。毫無疑問,對困惑于要做掉特朗普但又始終沒有致命一擊彈藥的各方來說,科米無疑就成為了天選的勇士,用來屠掉川普大帝這條惡龍,實在是太合適了。
對于倒川陣營來說,科米最大的價值,就是他曾經出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職業身份,這個身份與媒體輿論中的話語權結合,足以形成壓倒性的輿論優勢,不說能達到未審先判的效果,但在媒體中讓特朗普弄個灰頭土臉,在沒有實質性通俄證據的情況下謀求最大化的政治價值,應該還是夠用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討論通俄以及科米和特朗普恩怨的時候,應該關注這樣一些基本的事實:
其一,至少從特朗普競爭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位置起,關于他通俄的調查就開始了。
杰布·布什啟動了這一調查,退選之后,相關材料傳遞到了科魯茲那里;當科魯茲也沒有能夠阻擋住特朗普時,相關材料被傳遞到了希拉里一邊;直到特朗普贏得選舉成為美國總統之后,相關材料被交給了聯邦調查局等相關機構。在此過程中的每個節點,只要有足夠可信的證據,都可以形成對特朗普一劍封喉的效果;但特朗普就這么一路碾壓式的走過來了,調查方證據的缺乏,可見一斑。
其二,到目前為止,不滿特朗普以及擔心俄羅斯干涉選舉的猜疑,已經經過了若干個版本的變化。
其中的實體問題,即俄羅斯政府或者黑客實質性的干擾了選舉的最終結果,已經被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的證詞否定了,即最終投票數據沒有被黑客攻擊修改。
在此之后,基本上相關各方在幾個聲音之間跳躍:一個版本是俄羅斯政府通過黑客攻擊,借助媒體,間接干擾了美國選舉的結果;一個版本是特朗普本人或者其團隊與俄羅斯政府存在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一個版本是特朗普本人干擾對通俄的調查,涉嫌“干擾司法獨立”。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反特朗普的力量,正在表現出不承認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傾向。這當然是非常諷刺的,當初在總統選舉辯論中,特朗普被攻擊的一點,就是他在辯論中宣布可能不會承認選舉結果。現在,可能情況正相反。
其三,到目前為止,科米拿出的基本是充滿細節但缺乏實質性證據。
在他的證詞中,用各種細節在暗示特朗普“試圖干擾調查”;但是他沒有提出FBI是否掌握了特朗普通俄的證據。此前去職的特朗普團隊成員弗林,去職的原因不是與俄羅斯的接觸,而是在有關是否接觸俄羅斯的問題上沒有提供足夠準確的信息。
有人試圖用尼克松水門事件的遭遇來預測特朗普未來的發展,但需要指出的是,尼克松首先是確實做出了非法的監聽競爭對手的行為,也就是在實體層面出現了問題;然后才在一系列程序問題和輿論壓力下最終因為面臨彈劾而辭職。今天反特朗普的力量,可能正在相反的方向上運用一套戰術,即先通過輿論對“莫須有”的通俄進行渲染來構建巨大的外部壓力;然后寄希望于特朗普因為壓力作出一些程序上可能有問題的動作,進而抓住不放。
如果將科米和特朗普互撕的事件放在更加宏觀的框架來看,可以認為,這是一場從2016年總統選舉中后期延燒至今的政治博弈進入新階段的象征;如果結合特朗普的另一個舉動,即在5月11日,以總統行政令的方式成立一個廉正選舉總統顧問委員會(Presidential Advisory Commission on Election Integrity),委員會由副總統彭斯任主席,下轄不超過15名由總統任命的精通選舉、選舉管理、競選等事務的成員,副主席由彭斯在總統任命成員中挑選產生;那么,或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特朗普正試圖開展凌厲的反擊,謀求扭轉自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任至今的不利態勢。
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華盛頓上演的這幕大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至于這種反擊是星戰系列的《帝國反擊》抑或者是《絕地武士反擊》,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但可以確認的是,伴隨著這種反擊,以及越來越近的2018年美國國會選舉,某種形式的政治危機烏云正日趨密集的籠罩在華盛頓特區的上空。
特朗普與科米的這一輪較量,綜合各方情況看,是反特朗普力量醞釀的最新攻勢;其攻擊的焦點,可能已經逐漸從在短期內扳倒特朗普,變為施加持久性的政治壓力,進而謀取更多的政治收益,尤其是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的收益。
特朗普與俄羅斯“私通”的問題,目前看基本已經被徹底政治化了。從特朗普參加共和黨內初選時就已經開始,歷經黨內初選、競選以及選后三個階段,從共和黨黨內競爭對手,到民主黨競爭對手,再到FBI、CIA等情調機構,調查不僅在持續進行,而且是累積進行的。考慮到美國情報界的能力,考慮到通俄事件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的致命影響,以及客觀上美國-俄羅斯兩國在相關領域的能力,不是很客氣地說:如果真的有證據,那么早就應該被發現并被曝光;如果沒有,那么可能真相就是沒有。
但諷刺的是,民主黨已經被某種不愿意承認失敗,不甘心承認失敗,不愿意面對現實的執念支配了。當然,從美國國內政治的角度看,這種執念是理性的,因為保持這個調查的持續進行,對民主黨來說,就等于在特朗普以及共和黨身上開了一個瀝血不止的傷口,不僅可以打擊特朗普,而且能夠獲得難以言說的巨大收益。而科米,目前看來,可能是民主黨這個政治游戲中的關鍵人物。
記得此前在競選過程中,微信圈里流傳特朗普與某人在拳擊臺片互毆的視頻,視頻發布者以此來說明特朗普后發制人,不動則已動則一招制敵的性格。如果這種判斷成立,那么特朗普解雇科米,同時成立廉正選舉委員會,或許就是這樣一種表現:他可能已經受夠了民主黨的持續攻擊,同時認為民主黨持續實施攻擊的時間和力度,都超過了正常失敗后心理自然補償期的長度,而到了需要強力反擊的階段。
后續的發展會怎樣,目前看起來還不清楚,但現在已經是2017年6月了,顯然特朗普也比較清楚,必須對通俄門等事件有個快速的止損,必須讓民主黨產生停止政黨斗爭回歸治理的常態,不然,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最寶貴的時間,將被沒有實質意義的黨派斗爭拖入實質性空轉狀態,這不僅是滿懷重振國威雄心的特朗普的噩夢,更可能是一場美國都無法承受其重的危機。華盛頓能否避免這場危機,世界又將因此受到怎樣的影響,值得人們高度關注,仔細觀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70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18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0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8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