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答案年終秀】施洋:“臺灣主流民意反對統一”?那什么是主流民意?
對中國大陸而言,這種被扭曲的臺灣民意不利于兩岸人民的進一步交流,也難以讓和平統一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順利推進;對于臺灣人民而言,被扭曲的“大陸印象”不僅讓他們無法正確認識周遭世界,也讓他們在兩岸議題中無法做出真正有利于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和臺灣前途的正確抉擇。
而唯一在這種扭曲而對立的兩岸關系中能夠獲益的,只有居間其中的臺灣當局——沒有兩岸高度的政治、軍事對立,它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而這些政客無論要謀得臺灣島內更多的權力和利益,還是要獲得中國大陸的“讓利”或者“實惠”,都需要站在大陸與臺灣人民之間,“建站設卡”,當一個中間商賺取兩邊的差價。
因此,對我們而言,眼下要一個健康發展的兩岸關系的關鍵,就在于不能再依賴于臺灣當局這樣一個為了自身存續和利益,不惜扭曲和破壞兩岸關系的“中間商”,而是通過各種手段實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新狀態,以改變、扭轉當年兩岸關系的不良現狀,實現兩岸人民的平等自由交流與兩岸關系的和諧健康發展。
解放軍在臺灣島周圍進行海空聯合戰備警巡
那么臺灣當局現在在干什么呢?隨著民進黨再度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毫無疑問,之前幾年臺灣當局進一步強化軍事力量,謀求“以武拒統”的行動依然會在繼續,而在這一系列軍事力量的建設中,“不對稱作戰”無疑是臺灣媒體和臺軍提的越來越多的一個詞匯。這個詞背后的直觀表現,就是俄烏戰爭中烏克蘭軍隊大量動員部隊,依托城鎮、居民點和工事陣地,通過巨大的傷亡遲滯俄軍,將俄軍從大規模穿插的運動戰拖入陣地戰、消耗戰的戰爭實踐。
不過“不對稱作戰”雖然在俄烏戰爭之后被臺灣島內媒體大加吹噓,甚至被不少人視作克敵制勝的良藥,但這一思想對臺軍建設的指導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
當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研究副教授威廉·S·莫瑞在《海軍戰爭學院月刊》中刊文《再論臺灣的防御戰略》,最早提出了與后來“不對稱作戰”心意相通的作戰思想。莫瑞在文章中提出,“臺灣必須重新思考和設計自身的防御戰略,發揚其作為防御方的不對稱優勢,尋求拒止中國達成其戰略目標,而非摧毀其武器系統”。
次年9月,時任美國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助理副部長的美國陸軍中將華萊士·格雷格森于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第8屆美臺防務產業會議,討論臺灣戰略融合、戰略創新與軍事轉型時,代表美國官方立場向臺灣提出了臺灣軍事轉型“創新與不對稱”的發展方向。在此之后,臺灣在防衛報告書中開始將“創新與不對稱”作為其建軍思想的轉型方向,開始發展不對稱戰力。
由于“不對稱作戰”構想是美國提出、臺灣付諸實施的一種戰略,因此它在臺灣的執行過程從一開始就帶有非常鮮明的“答題”性質。在這種“答題”中間,最為明顯也是最為直白的回答,便是以臺灣“后備兵力建設”為核心的陸軍地面部隊的擴軍過程。與臺軍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著重建設裝甲機械化部隊、陸軍航空兵部隊,精簡淘汰輕步兵部隊的趨勢相反,如今的臺軍正在想方設法增加各種步兵旅的編制數量,以增加臺軍的兵力規模。
自2020年臺軍提出“提升后備戰力”專案報告,改革強化臺軍后備力量以來,臺軍已經將編制中的甲種步兵旅增加到12個,還新編了3個后備招訓中心。2023年,臺灣宣布兵役改革政策,義務役從現行的四個月延長至一年,2024年元旦開始生效。這些步兵旅每個兵力5000人左右,編制五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沒有坦克,沒有裝甲車,沒有反坦克導彈,也沒有防空導彈和高炮,榴彈炮還是卡車牽引的,無人機巡飛彈這些更是別提,真打起來戰斗力豈止是堪憂,完全是戰場上待宰的羔羊。
至于臺軍正在編制的所謂縣市后備旅,那更是百鬼夜行,千奇百怪。縣市后備旅說起來基本就是臺軍的鄉土部隊,編制上還是五步一炮,但是裝備和兵員上都更加糟糕,不僅步槍機槍型號都要老一號,連牽引榴彈炮有的都是如假包換的二戰美軍用炮,上面還鑄著1942銘文的那種。人員則主要來自本地的“教育召集”,甲種步兵旅是多數現役加一部分教召的后備人員,哪怕現役大多數是一年步槍兵,那也比一年摸幾天槍的后備役人員強。而縣市后備旅一個旅幾千人里只有最多150人是現役,其他都是臨時動員起來的阿伯阿叔,戰斗力可想而知。臺軍計劃全臺組建18個后備旅,做到每個縣市一個,目前已經組建了8個。
這樣看來不難發現,臺軍自己在后備部隊建設上沒有動用太多的軍事資源,核心思路只有一個:美國人不是要我有足夠多的旅和部隊員額么,那我就想辦法湊步兵旅,湊軍人數量。只要達標,美國人就沒理由不幫我臺軍。
相比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動員部隊的時候,幾千發幾千發地援助“標槍”反坦克導彈和“毒刺”防空導彈,美國人對于臺軍的這種“答題”是如何回應的呢?最近的一個新聞可以很好地解答:2023年11月,美方以“國防授權法案”軍援臺軍8萬套美軍現役單兵戰斗裝備,以及1000挺M240B型排用機槍,所謂單兵戰斗裝備就是士兵身上的鋼盔、軍服、防彈衣、戰術背心之類。這兩樣援助基本也和湊人頭差不多,美方對于所謂“軍援臺灣”這事兒的真心能有幾分,想來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其實臺軍自己對于所謂的“不對稱作戰”有多少熱情,從臺軍自己的軍費預算真正花在哪里也不難看出來。2023年,臺軍號稱的“自制潛艦”進行了所謂的下水儀式,歲末年初,臺軍的自造輕型護衛艦的防空型和反潛型先后開工。除此之外,臺灣還向美國采購了70架F-16V戰斗機,108輛M1A2T主戰坦克……不難看出,這些正兒八經的主戰裝備雖然在美國的“不對稱作戰”理論里派不上用場,但卻依然是臺軍重金求購的關鍵所在。
由此看來,臺灣所謂“不對稱作戰”來搞“以武拒統”的成色能有幾分,自然也就能看個一清二楚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字化轉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持續,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
外地車輕微交通違法,多地“五一”期間不處罰
2023-04-28 17:11 觀方車訊 -
進口車一季度暴跌30%,日系車最慘
2023-04-27 18:07 觀方車訊 -
連虧三年后,“路虎”品牌將成歷史
2023-04-27 16:18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