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力| 何為制度?因何發生?
關鍵字: 印度制度體制多難興邦
四、學理意義以及何為制度
我對印度次大陸的歷史了解很少,也從未到過印度,只是查看了些許材料,研讀了地圖和地形圖,憑著腦補,做出的以上解釋肯定不全面,不完整,甚至會有常識性錯誤。就這還拿出來給人看,自覺不踏實;批評者還可以上升到學術道德高度:這就不像認真做學問的樣。我不追求“樣”。我只是覺得,這個分析可能有點意思。學術上謹慎固然需要,但也不必等到確信手中抓住了終極真理后,再拿出來讓別人看。在真理的發展史中,必須給錯誤留下一席之地——至少,這便于真知者、博學者及時糾正我的荒唐之言。
第一,根據已知的一些重要自然地理條件和相關變量來解說一個現象,提出一個有關國家發生和國家能力發生的理論假說,這很有意思。這也比較容易檢驗和反駁。只要有人能指出印度次大陸的一兩個實在變量,就可能從邏輯上否證我在此的努力。也不會傷害讀者,因為即便有人認為我的猜想和解說有點道理,通常也不會有人把我的解說當真,而只會當作一種依據我們現有的知識還能說得通的猜想。另一方面,即便我的分析猜想是錯了,這種分析問題的方式對讀者仍可能是一種有益的思維訓練。這一分析的邏輯,訴諸的經驗,如果有錯,普通人憑著日常經驗或其他閱讀也可能有效反駁和質疑。這種訓練是社會科學的,是經驗的和實證的。
第二,這里解釋與《大國憲制》對歷史上農耕中國的發生在理論邏輯上完全一致,拒絕用某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實體,如文明、文化或精神,來解釋國家的發生。在更大程度上,這里的解釋把國家理解為特定地理區域內的民眾集體為應對重大實在的外部威脅和壓力的結果,而不像典型的社會契約論視國家為同一文化群體內自我化解沖突和矛盾的結果。這兩種關于國家結構和發生從理論邏輯上看就一定結果不同。前者會趨于以中央集權方式來逐步形成多元一體的疆域大國,而后者的邏輯趨于建立文化相對單純的民族國家。
更具體的寓意是:(1)外來威脅必須足夠強烈、足夠頻繁和確定,受威脅地區足夠廣大,受威脅的人口足夠眾多,這一共同威脅才能促使受威脅的人們在政治精英領導下以統一措施來應對;(2)受威脅的人們必須有望通過一兩代人的努力基本消除或至少大大弱化外來威脅,并能長期獲益,這種成本收益才能激發受威脅的人們努力積極應對,否則,就更可能如當年印度次大陸的北方居民那樣,遷徙逃避會是更好的選項;(3)受威脅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也非常重要,必須有足夠數量且相對便于調動和利用的人力財力資源,交通和文化交流足夠便利,乃至在該地區已初步形成了一個足夠強有力的政治組織。
由此反思中國,會發現,鑒于持續面對北方游牧文明的重大威脅,這個對中原農耕區非常不利的條件,反倒是一個最重要的激勵條件,一種觸媒或催化劑,引發了大型政治共同體在中原地區的出現,以及與其相應且必備的其他政治文化制度條件的發生和演化(中央集權、精英政治、官僚政治、量衡和稅收統一、文字統一和官話,以及常備軍,等等)。而印度次大陸的看似得天獨厚非常安全的自然地理條件,反倒非常不利于催生大政治共同體,激發其發展和拓展,不利于文明的延續和展開。與此相關的另一強大例證則是北美印第安人,北美的自然地理實在令人垂涎,幾乎是環繞,南北均無強敵,平原極為遼闊,各類物產資源都極為豐富,北美各地印第安人的經濟生產方式基本相似,因此部落間有沖突,卻并非文化之間的沖突,而且相對于其土地和其他資源來說,當地人口也一直稀少,因此可以說吃穿不愁。但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北美印第安人的“政治”組織一直停留在部落或部落聯盟,并未形成一個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都被殖民者關進了保留區。
第三,對印度次大陸的這個解釋,會同對中國國家構成的解釋,以及古希臘羅馬文明和北美印第安文明的歷史,還進一步證明了,就文明/大國而言,其構成/憲制其實一定非常地方,沒法普遍化。這不僅因為任何具體的憲制要回應的一定是本地問題,而且必須、也只能借助和依據本地的各種條件。換言之,城邦、小國甚至近代的相對單一的民族國家的憲制還有可能借用,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通用,號稱“普世”也不為過,而但凡能活下來的大國的憲制則必須從本土中生長出來,盡管這不排除吸納外來養分,但只是養分,換言之作為肥料,而非物種。
第四,這一分析還有助于我們澄清或是更準確理解中國古人諸如“在德不在險”,以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類的命題。中國古人確實非常明智。他們清楚意識到了再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也替代不了對于人類種群的生物生存及相應的政治文化生存更具決定意義的人的努力,特別是群體的共同努力,包括那些凝聚為制度和文化的努力結果。這一點無疑。但時過境遷,這個“德”太容易為今天身處和平年代的人,無論是社會民眾,還是統治者或政治精英,理解為個人或社會的道德。這會錯了。從以上分析,以及從歷史文獻來看,我覺得,這里的德,仍然應當從“得”或“創造”的層面來理解。不僅講國家政治的努力,國家整合國力組織社會的努力,還應包括“得當”和“適度”,并因此至少包含有明智、有效和有分寸的意味。
- 原標題:蘇力| 何為制度?因何發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1-01 08:16:24
-
俄羅斯抓了個美國“間諜”
2018-12-31 21:37 涼戰 -
這是要復興“大英帝國”?
2018-12-31 19:05 不列顛 -
一起吃頓飯,就不從敘利亞撤軍了?
2018-12-31 17:51 敘利亞內戰 -
這事兒,澳大利亞也非要插上一腳
2018-12-31 17:37 -
塞爾維亞總統:不為取悅西方而棄用俄天然氣
2018-12-31 16:43 -
國父之女勝選當天,17人喪生
2018-12-31 16:12 -
美學者幫華為說話,竟被逼到刪號
2018-12-31 15:02 網絡戰線 -
特朗普:這是美國政治最大騙局!
2018-12-31 14:41 特朗普 -
美邊境收容所這樣對待移民兒童
2018-12-31 13:47 美國一夢 -
荷蘭藏家又稱愿意歸還肉身佛 福建村民:他以前就說要還
2018-12-31 13:27 -
澳前總理“拉仇恨”:謝謝安倍、李顯龍…@特朗普
2018-12-31 09:43 爭議TPP -
黃背心中國工廠:5萬件急單圣誕前發貨
2018-12-31 09:10 歐洲亂局 -
越南擔憂中美過剩產能輸入,工業難升級4.0
2018-12-30 22:23 -
印尼火山噴發后體積縮水2/3 海拔從338米降至110米
2018-12-30 19:29 -
“現在被西方貼上‘威權’標簽是一種榮譽”
2018-12-30 19:28 會診西式民主 -
學霸少女!德國最年輕的市議員是個華裔“90后”
2018-12-30 17:45 海外華人 -
歐洲的“偽善”,他都看不下去了?
2018-12-30 17:15 歐洲亂局 -
美國推"無中國"5G布局 將迫使其歐洲盟友選邊站
2018-12-30 17:12 華為 -
安吉麗娜朱莉要參加2020大選?
2018-12-30 16:57 美國政治 -
多家美國報紙遭“海外”網絡攻擊,發行延遲
2018-12-30 16:55 網絡戰線
相關推薦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76“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71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27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311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