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中美航母“擦肩過”,背后又是南海新的風起云涌
最后更新: 2024-05-09 02:13:21諷刺的是,當下美軍認為的戰略出路,是在東盟區域等靠近南海的地區建立新的“大后方”,增加兵力裝備,建立類似在東北亞那樣大型的軍事基地群和強大的盟友集團,構建具備“美軍特色”的區域拒止/反介入體系(A2/AD)。
這種新的體系下,美軍依托菲律賓方面的兵力和基地,進可以作為前進基地,干擾我軍在未來祖國統一戰爭中巴士海峽方向的兵力;退可以依托基地,構建導彈和傳感器網絡成為打擊我軍海上兵力的“火力核心”。用“區域拒止”拒止對方的“區域拒止”,這種頗有些拗口的戰略選擇著實是一種“套娃”,但這是軍事競爭的必然結果。不過,正是由于美軍開始推進“菲律賓戰略”,近期南海才突然冒出了種種亂象。
首先,是美國作為域外國家繼續為菲律賓新政府站臺,繼續炒作我仁愛礁等主權爭議。
今年以來,美國多次為菲律賓在擾亂南海問題上站臺,不僅多次派遣軍艦實質上為菲律賓海警、海軍護航,并且發動宣傳機器,跟隨菲律賓方面進行近距離報道,誣蔑我海警正常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的行為。此外在外交場合,美軍已經多次宣稱《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妄圖用這一美菲條約“威懾”我國。作為回報,菲律賓新任政府不斷加深美菲軍事合作,美用菲律賓國防部部長加爾韋斯在馬尼拉與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奧斯汀召開聯合編輯會,宣布達成協議,菲律賓將再向美軍開放4個軍事基地。至此,美軍可以使用的菲律賓軍事基地增至9個。美國這種挑動中菲矛盾和菲律賓民族主義的招數屢見不鮮。
而在歐洲陷入戰火,國際局勢動蕩不安,全球和平發展為主要基調的大好局面受到威脅的今天。美國這種妄圖讓東盟局勢“東歐化”,推動東盟國家內政復刻烏克蘭“邁丹事變”,大搞軍事民粹主義的舉措。這種推動他人進火坑的行為,確實顯現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歹毒和陰謀。
利用南海問題制造矛盾,是美國影響中菲關系最常用的手段。在此之外,美軍還親自下場,不斷通過“賊喊捉賊”的方式干擾世界輿論,為其進一步擾亂南海和平穩定局勢,完成對華軍事準備做好鋪墊。近期,美國大量發布所謂“我艦不專業攔截美艦”的視頻和照片,就在26日,美國還放出其轟炸機不遠萬里來到我國海疆附近,被我海軍航空兵駐島礁部隊的殲-11BS夜間攔截的視頻畫面。如此種種罔顧事實的喧囂,無疑是為其強化軍事部署,重建對南海地區軍事霸權的主導地位進行背書。
畢竟美國人可能無法回答,為何其軍事資產抵近我國領土的時候,要攜帶實戰用途頗為濃厚的狙擊手吊艙。
當然,南海局勢的穩定最終依然是依靠我們的實力作為壓艙石。當下中菲之間的對話機制并未暫停,菲律賓新任政府盡管沒有主觀意愿澄清影響兩國關系的結構性矛盾,但也沒有意愿成為美國在東南亞乃至印太地區戰略的“犧牲品”。盡管菲律賓海警持續的碰瓷令人惡心,但這一切的背后依然是美軍軍事上面臨新挑戰下的無奈舉措,而菲律賓本島的軍事化進程也并沒有因為美軍持續的撐腰而得到明顯的加速。
對于我們而言,南海依然暗流涌動,但只要我們繼續沿著當前的道路強軍興軍,同時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域外國家一起能走上和平和發展的正確道路,那么域外強敵一己私利而進行的興風作浪,總是會有風平浪靜的一天。
B21和B2的變與不變
本周,字面意義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美軍下一代轟炸機B-21,終于被人拍到了尾部視角。當地時間10月24日,美國空軍第一架預生產的B-21“游騎兵”隱形轟炸機目前在帕姆代爾的42號工廠進行滑行測試時,被當地看熱鬧的爬墻黨拍到了側后方視角,B-21自曝光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神秘的機尾結構也得以曝光。
從目前曝光的圖片來看,B-21型機整體外觀沿用B-2型機發動機內埋式布局和背負式進氣,但和B-2相比,B-21把發動機進一步內埋,彈艙和發動機全部塞在了機腹鼓包里。機背機腹曲線相較于B-2更加平滑過渡,進行了徹底的翼身融合,進一步細化了隱身設計。
同時,相較于飛行性能惡劣的B-2,B-21的機翼后掠角有所增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巡航氣動效率。B-21引擎里面有分流板,沒有像B-2那樣是通過引擎上部的兩個打開的額外進氣口來完成的進氣分流,這意味著B-21是一架前所未有的“光滑”的轟炸機,從進氣口到發動機整個飛行動力系統設計幾乎沒有什么縫隙,最大程度上的排除了雷達發射面,加強了隱身性。這說明了美軍正試圖讓B-21朝著“隱身性能堪比大氣層背景輻射”(-55DB)去努力。
外界最關心的依然是B-21轟炸機的動力系統。B-21型機裝備的發動機數量依然無法從外觀上看出來,目前美國社交媒體上的一種推測是根據進氣口隔板推測B-21轟炸機采用了兩臺發動機。
這一推測有一定的技術邏輯,因為B-2在研制時采用的F118發動機是在B-1B轟炸機裝備的F101-X的基礎上研制的,而當下美軍沒有第二款處于生產狀態的轟炸機,因此采用F-35戰機使用的,但是無加力版本的F-135發動機最有經濟性。而目前B-21的尺寸顯然無法容納4臺F-135級別的大涵道發動機。
如果B-21真的采用了兩臺F-135級別的發動機,那么首先受到影響的是B-21的航程。B-2裝有四臺F118-GE-100型渦扇發動機,實現了洲際航程,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公里。
根據美國方面的說法,B-21型機的尺寸、最大航程,還是掛彈載重等單機性能指標相較B-2均有所減弱,在保持彈倉容量接近B-2,同時基本保持飛翼布局的情況下,B-21很有可能放棄洲際航程。成為一款在常用作戰半徑上更加接近圖-22M,乃至我軍現代化轟-6家族的偏向戰術的核轟炸機。
當然,B-21具體的用法還要看美軍對于B-21的定位。誕生于冷戰高峰期的B-2用途非常單一,常用功能是攜帶大量戰術核武器或者常規精導打擊廣袤西伯利亞平原上游蕩的蘇軍導彈車。在后冷戰時代暴露出了用途相對單一、造價昂貴、維護部署極其困難等諸多缺點。在此情況下,B-21這種與B-2這種設計相似,但在立項之初就強調經濟性和可補屬性,確實有點類似于“海狼”級核潛艇與“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之間的定位區別。
不過,這種長期項目總會碰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問題。B-21立項之初的目的是增加可部署性和戰術多用途性,其具體航程要求以基于英國和美國北部,對俄羅斯的核載具進行打擊為主。但進入本世紀20年代以后,國際政治格局中最大的變數便是美國多了一個在核武實力上和他勢均力敵的對手。而隨著美軍的下一代核載具平臺——“哨兵”井射洲際彈道導彈和“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普遍要到本世紀30年代才能量產,B-21作為當下美軍最為順利的戰略武器項目,在指標上是否會有新的要求和取舍,有待我們進一步觀察。
B-21的項目仍在繼續,就在筆者完稿之時,俄羅斯突然發布了一個不甚嚴肅的消息——俄羅斯下一代核轟炸機PakDa將于2024年2月面世。對于俄羅斯制造新型轟炸機的能力,我們確實可以持保留態度,但經過冷戰50年核對峙以后,誰也不能否認轟炸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超級大國的象征。
中國要建立起與國家利益相匹配的戰略實力,筆者也理解諸位希望研發大型轟炸機的迫切心情,但大型復雜航空器的發展依然要基于國家利益的考量,轟炸機之間的“斗獸棋”沒有意義,其指標論證到研發制造依然有其客觀周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世怡 
-
“他被指控受賄10億盧布”
2024-05-08 23:08 俄羅斯之聲 -
震撼場面!上萬名塞爾維亞群眾走上街頭 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2024-05-08 22:39 中國外交 -
日產CEO:中國車企強大了,我們陷入生存游戲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車 -
“這么對中國,歐盟很快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國事訪問成果文件清單
2024-05-08 22:24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出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宴會
2024-05-08 22:23 中國外交 -
“我們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國家才更愿意找中國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國一夢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樣品被標僅用美國原料”
2024-05-08 21:48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中國外交 -
泰國新衛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關推薦 -
美國公司急瘋了,“人人都在打電話” 評論 19全程空喊口號,她威脅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評論 332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70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70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2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