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中美軍費分別加7%和9%?看來特朗普不是里根 中國也不是蘇聯
關鍵字: 特朗普外交墨西哥軍費軍費增長印度印度航母中美印兩位數增長本周印度宣布和以色列共同研制防空導彈,熟悉印度和以色列軍事合作歷史的朋友不難想起,短短幾年前,印度曾以推動“印度制造”的原因,否決了本已簽署合同的從以色列購買SPYDER防空導彈的項目,轉用研制已有30年的“阿卡什”導彈裝備印度陸軍。
印度媒體批評“阿卡什”技術落后,射程僅相當于中國紅旗-7號導彈
結果,到2016年,因為射程只有短短20公里,和中國“紅旗-7”導彈相當,而實際作戰能力還遠不如后者,國產“阿卡什”再次被印度陸軍拒絕。最后萬般無奈之下,印度這才在今年和以色列“再續前緣”,而合作的對象,其實依然是改頭換面的SPYDER導彈,只不過這次號稱要在印度本國生產,就算是推行了莫迪的“印度制造”政策了。
印度的“阿卡什”其實就是一個改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蘇聯2K12“立方體”(北約代號SA-6)導彈。
紅旗-5導彈實際上已經脫離了當時我國相關技術水平,從一開始就注定難以成功
紅旗-8號雖然進行了多次試驗,但最終沒有進行大批量仿制,因為其性能不能滿足未來的需要
看看中國歷史上對這種導彈的態度,諸位讀者應該就能明白為什么筆者看不出印度有趕上中國的希望了。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通過某些渠道獲得了一套蘇制2K12“立方體”導彈,當時,這種導彈在1973年中東戰爭中大出風頭,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導彈。對該導彈的研究摸底和仿制工作就被安排給了著名的今天的上海航天科工集團某研究院。這個計劃取代了70年代期間提出的不切實際的紅旗-5號方案,后者是一個采用當時國內沒有研制基礎的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狂想方案”。
紅旗-8號仿制成功后進行了若干次試驗,但很快就被放棄了。原因很簡單,我國經過驗證后發現,沖壓式發動機完全不適合打擊高機動的空中目標,很容易在大幅度機動中熄火。
此后我國新研制的各種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均使用了火箭發動機。我國在90年代引進法國技術研制紅旗-7導彈,21世紀引進俄羅斯技術研制紅旗-16導彈,自力更生發展紅旗-9導彈,引進“愛國者”導彈技術與紅旗-2導彈部分技術相結合,研制紅旗-12、紅旗-22導彈……可以說,雖然我們放棄了一個紅旗-8,但在整個地空導彈領域卻做到了持續投入,毫不放松,這才有了今天中國新一代防空導彈系統的發展和繁榮。
道理很簡單,很多時候,一個國家的技術能力和國家決心,不是看它在一個沒有希望的項目上“堅持”多久,而是看它在整個相關科技領域是否有持續的投入。
相比之下,印度80年代集體上馬的大量軍事工業項目之所以持續到今天仍未能“開花結果”,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們對于項目本身的“偏執”。印度軍方和政府長期“拉鋸戰”導致這些項目研制指導方針變來變去,始終無法取得成果,最后都變成“超級長胡子”,既不能形成最終產品裝備部隊,又懾于輿論不敢輕易下馬。
某種程度上,莫迪如今的“印度制造”模式,雖是用“在印度組裝”當“遮羞布”,掩蓋全面引進國外新型裝備,但好歹總算是給80年代以來印度的一系列“長胡子”項目拉上了帷幕,算是進步吧。雖然,悲劇的是,還不知道這個帷幕以后是不是還會再被拉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真的不必感慨印度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因為中國雖然有大量下馬項目,讓今天的軍迷們感到唏噓“當年如果堅持把這東西搞出來,我們能提前二十年獲得XX能力”,但其實,真心不必如此,需知,“沉舟側畔千帆過”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荀越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