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耘:“外意識”爆發給人類帶來的挑戰
最后更新: 2024-07-03 13:51:30
編者按: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外意識”——由現代電子計算機及人工智能技術所展現的意識性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人類文明。隨著計算能力的飛躍,這一新興力量不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創新,也悄然間對人類自身的意識能力發起了挑戰。
在本文中,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謝耘深度剖析了“外意識”的誕生、發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探討了在智能紀元下,人類如何面對并治理這一新興力量帶來的挑戰,確保科技發展與人類自身的和諧共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謝耘】
一.人類創造的意識性工具
制造工具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起點,不斷更加復雜的工具也是推動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直接動力。
1946年誕生的現代電子計算機,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里程碑,其意義遠超工業革命。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ENIAC 圖源:騰訊科技
在此之前,人類創造的所有工具都是作用于物質之上,為了人類的目的而去改變物質對象的性質或狀態。比如提取能量、合成材料、運輸物品等等。我們可以稱這些技術與工具是物質性技術與工具,那時屬于人類文明的物質紀元。
現代電子計算機則與物質性技術與工具完全不同。它作用的對象是數據或稱為信息,而不是物質對象。至今在標準的大學教科書中一直存在一個錯誤的說法:“信息與物質和能量是構成世界的三個基本要素。”這種表述將信息當成了客觀之物,而且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三要素之一。
反駁這種說法的一個最簡單有力的方式便是反證法:有哪一個描述世界基本運動規律的物理原理方程中,存在“信息”這個參數變量?如果沒有,何來它是構成世界的基本要素的論斷?我們不能因為信息對人類很重要,就把它夸大為構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人類并不代表世界,僅僅是世界的極微小的一部分。不是世界的基本要素,那它是否依然可以是客觀之物?對此著名科學家、控制論創立人諾伯特·維納有句名言:“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
80年代IBM計算機 圖源:pixabay
認真考察就不難發現,數據或稱信息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產物,也是絕大部分意識活動必需的基本要素。它是一種意識范疇的存在。所以,現代電子計算機所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是一種改變物質性狀的過程,而是一種意識類的活動(謝耘,“信息技術的智能本質與人類的外意識”,微信公眾號“慧影Cydow”,2019年5月9日)。
在現代電子計算機誕生之前,人類的意識活動只能由我們自己的大腦來完成。外部工具最多起到記錄的作用。比如算盤,僅僅是一個計算過程的記錄工具,而不是一個可以自己完成計算的計算工具。
現代電子計算機實現了零的突破。通過計算機程序,我們可以把某些類型的意識活動注入到計算機之中,然后由計算機自己來完成這個意識活動。這種意識活動從計算類任務開始,隨著計算機能力的提升,逐步發展出了眾多的類型。
直到2010年“暴力計算”的出現,讓“人工智能”再次復興,導致今天的計算機已經可以像模像樣地與人交流,相當自如地“說人話”了。計算機應用今天所具有意識活動能力和特性在許多方面還遠無法與人相比,比如它還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情感。但是在世界的兩大基本范疇中,它依然屬于意識性活動,而非物質性活動,是人類大腦之外的意識---“外意識”。
與ChatGPT交流 圖源:36氪
所以,1946年誕生的電子計算機不是“電子算盤”,而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個史無前例的“意識性技術與工具”,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空前的里程碑意義。它讓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性地擁有了兩個輪子:分別是物質性和意識性的技術與工具。所以它的誕生超越了工業革命對人類的意義,接近于人類幾十萬年前開始學會制造工具而告別動物界。它開啟的是人類文明的智能紀元。因此,人類今天所面臨的變化與挑戰,比起人類文明從農業到工業形態的轉變,更加全面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外意識”的兩個本質性的作用尤其影響深遠。
二.“外意識”對人類的意識能力的不斷削弱
在2010年之前,計算機或稱芯片的處理能力還捉襟見肘。在許多場合計算能力遠不能滿足需要,所以計算機應用或稱人類的“外意識”尚不發達,沒有顯現出其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作用。2010年后,由于集成電路技術跨過了一個關鍵的發展節點:從32納米邁向了22納米量級,讓計算機進入了“暴力計算”時代。“暴力計算”對于信息技術應用這個人類的“外意識”而言,類似于物質性技術與工具發展歷程中的工業革命。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各種應用自此到處開花結果,催生了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圖源:pixabay
看到這個景象許多人驚呼人工智能將取代人類,至少將會讓大批人失業。其實這種焦慮是有些多余了。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初,社會蔓延著同樣的焦慮。而后來的事實證明,雖然許多工作被機器代替,但是由于機器的出現而產生了更多的工作,吸收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不必過于為失業焦慮并不是說“外意識”的發展不會帶來重大的潛在問題。事實上對于人類來說,問題將相當的嚴重,嚴重到人是否還將會是“人”。
人類物質性技術與工具的發展有一個顯而易見也頗具共識的后果,就是人類的體能退化了。因為物質性工具將大量的體力工作接了過去。所以在一些科幻作品中,未來人類的形象是一個瘦弱的身體上頂著一個碩大的腦袋:人類智力高度發達,但體能嚴重萎縮。
工業人形機器人已進工廠實景訓練 圖源:新華社
在人類體能不斷退化、各種曾經的老年病成為了中青年甚至是青少年的疾患之后,由于良好的食物與醫學的進步,人類的預期壽命大幅提升。所以人類并沒有太在意這種退化,因為我們本來也不是靠體能取勝而成為萬物之靈的物種。
與此類似,意識性的技術與工具的大規模普及與應用也會帶來人類的退化,但這次不再是體能,而是智能。問題的性質變了。
當“外意識”可以代替人類做越來越多的本來需要我們自己去勞神費力做的腦力工作后,我們的腦袋就會逐步退化。或許很多人會說,機器不過是代替我們做一些相對簡單的日常性工作,重要的復雜工作不是還要靠我們自己做嗎?何來退化一說?
遠古時期人類由于生存需要,體能相對充沛。網易
如果我們認真思考就不難理解,當我們放棄那些看上去“簡單”的腦力勞動后,我們幾乎必然會逐漸失去做復雜的腦力勞動的能力。除非你經常在做復雜的腦力勞動,否則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我們不僅不再能從事復雜的腦力勞動,連簡單的也已經做不好了。這將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退化過程,就像堅硬的巖石最后風化為塵土那樣。
如果這種退化現象大規模發生,它對人類的意義必然完全不同于體能的退化。因為人類正是靠智能而區別于其他物種、成為萬物之靈。如果智能大規模退化,我們是否將逐步喪失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而轉頭向動物界回歸?
我們必須承認,懶惰是人性中很難克服的弱點。但凡有工具可以依賴,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不再自己勞心費力。高度自律是少見的品德。所以隨著各種智能應用的出現與普及,人類中絕大多數的人的智能退化恐怕很難避免。其實這個現象在互聯網上已經開始顯現出來,許多人已經理直氣壯地沒有了掌握一些基本常識的能力。這種智能的退化不僅僅涉及到社會人們之間的公平與公正,而將是一個侵蝕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基礎的重大問題。
人類里程碑式的創造,給自身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是否還會繼續作為“人”而存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史岱君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銀行再度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戰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天兵科技就火箭墜落致歉,針對周邊受損房屋勘查、鑒定與賠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難題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華為這些國內頭部企業,對產業鏈貢獻不夠好?
2024-07-02 08:30 -
嫦娥六號總師:這點成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龍三號火箭試車發生事故:學費必須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長七改火箭成功發射中星3A衛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國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樣?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專稿|任正非說的“鹽堿地”,中國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終止對中國提供API服務,周鴻祎發聲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國科學家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祝賀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專稿|不顧一切的脫鉤:美國國會為何瞄準這家中國企業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這個問題,但仍發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國家最高科技獎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國科研人員在月壤樣本中首次發現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國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首次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純度達99.9%!中國團隊實現海上風電驅動海水制氫
2024-06-23 08:07 觀察者頭條 -
全球首臺!這一重要裝備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國精造
相關推薦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評論 119“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評論 119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評論 105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評論 368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評論 211最新聞 Hot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
“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
以色列要對馬克龍“采取行動”
-
“這是我在麥當勞的第一天,我正在找工作”
-
阿桑奇父親:感謝普京
-
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
“中國日益自信”,美日防長稱:有危機感
-
在加沙北部遭炸彈襲擊,以軍一上校旅長被炸死
-
“房地產越擴張,越能帶動就業”
-
“蘇聯贏了,美國才意識到科技競爭要靠政府”
-
算不算賄選?馬斯克:來簽字,每天抽一人送百萬美元
-
以軍公布辛瓦爾生前畫面,哈馬斯回應
-
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
“辛瓦爾死后,他已成為哈馬斯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
-
“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8000元”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