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如初:小布什的火神內閣與伊戰爆發
關鍵字: 布什伊拉克戰爭伊拉克局勢小布什內閣小布什火神內閣2015年11月10日,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什的傳記《命運與權力: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美國之旅》正式發售。據《紐約時報》《衛報》等媒體披露,老布什在書中對小布什內閣的兩位高官——副總統切尼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點名批評,稱切尼是“強硬的蠢貨”、拉姆斯菲爾德“傲慢無禮”。正因為他們煽風點火,才誤導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
聯想到日前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接受CNN采訪時承認發動伊戰情報有誤,以及當前俄美為打擊IS在中東拉開對峙態勢,美國的伊戰決策再次成為檢討對象。
雖然老布什有因護犢之心而諉過之嫌,但小布什的內閣官員確實在戰前扮演了幕后推手角色。2004年調查記者詹姆斯·曼出版《火神派崛起:布什戰爭內閣史》, “火神內閣”成為小布什內閣代名詞,注腳為“保守主義鷹派”。
(封面插圖,前排左起:拉姆斯菲爾德、切尼、鮑威爾、賴斯;后排左起:沃爾福威茨、阿米蒂奇)
按照詹姆斯·曼的說法,“火神”是古羅馬“火、貨幣與金屬鍛造之神”,代表權力、頑強、堅韌和耐久精神。小布什政府的火神內閣包括副總統切尼、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國務卿鮑威爾、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國防政策委員會委員珀爾、副國務卿阿米蒂奇。
其中,拉姆斯菲爾德、切尼和沃爾福威茨是這個團隊的核心力量。他們大多具有強有力的學術背景,力求把美國的影響擴大到第三世界。一方面,火神內閣相信自己在越戰失敗后致力于恢復和發展美國軍事實力的中心作用及其效能。沒有什么比一場全面入侵更能展示美國軍事實力上升。另一方面,入侵伊拉克反映火神內閣固持的信念,即美國是一支善的力量。他們將伊戰涂上玫瑰色彩,認為這是在整個中東傳播民主的第一步。
火神內閣
沃爾福威茨雖然在官階上比不上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卻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的下屬。他還是康奈爾大學本科生時,就是以施特勞斯學派二代掌門阿蘭·布魯姆為核心的“碲化物協會”成員,而在博士階段,又得到施特勞斯親授。列奧·施特勞斯是現代保守派運動的一尊偶像。此外,沃爾福威茨還曾師從于核戰略家艾伯特·沃爾斯泰特,并與當代學界炙手可熱的福山是同窗。
沃爾福威茨
作為施特勞斯門徒,沃爾福威茨堅信,一個領袖人物需信仰堅定,敢于與“暴政”作斗爭。推廣至外交政策中,沃爾福威茨強調要推翻暴政、譴責邪惡;他認為專制制度的運作從根本上不同于民主制度。據福山后來回憶,在沃爾福威茨看來,道德原則比穩定或者國家利益更重要。即便推翻薩達姆政權將打破中東政治力量平衡,但重要的是可以追求沃爾福威茨心中的價值觀與政治自由。
拉姆斯菲爾德出身行伍,在美國海軍取得軍銜,幾十年來一直主張保持美國的軍事力量,深深懷疑軍控和其他形式的妥協政策。早在1975年初,拉氏就已躋身白宮決策層,他聯合切尼控制了福特總統白宮工作班子和國內政策,把總統的副手排擠到一邊,個人官至國防部部長;同年,他們開始削弱基辛格及其盟友副總統洛克菲勒的權力。1975年底和1976年拉氏從正面挑戰基辛格,反對與蘇聯緩和政策。伊戰前,拉氏正沉醉在新世紀美國“軍事變革”(military transformation)的振奮階段,急于尋求一個實地戰場操練自己的軍隊。
拉姆斯菲爾德
老布什在書中特別指出,切尼給小布什做副手時“簡直變了一個人”、“異常強硬”。據詹姆斯·曼觀察,切尼的人格特點是“官越高,就變得越保守”。換言之,在官階較低時,隱藏較深。切尼33歲進入福特總統內閣,起初只干些打雜的活兒,如給拉姆斯菲爾德看門、負責郵寄圣誕卡的名單和修理白宮下水管道。但他從瑣碎中獲得信賴,慢慢爬到頂層,最終得勢。
切尼異常保守的意識形態在默默無聞時也有過暴露。1975年,切尼極力主張福特總統接見被流放的蘇聯作家索爾任尼琴,甚至發出一份措辭嚴厲的私人備忘錄,抨擊基辛格取消接見以維持美蘇緩和關系的建議。相比福特與老布什執政時期,切尼在小布什內閣更能放開手腳,也更自由地表達其堅定的保守派觀點。
切尼
鮑威爾因其越戰老兵的經歷,對戰爭態度相對謹慎,但算不上是溫和派。伊戰前,鮑威爾強調原則上不反對軍事干涉伊拉克,重要的是擇機而動、拉攏盟友、避免單干。這與所謂“鮑威爾主義”的戰爭主張一致:戰爭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美國公眾的支持和壓倒敵人的力量。同時,鮑威爾對于走上戰場的都是較貧窮、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美國人這一現象深感不公平。
鮑威爾
火神內閣最年輕的骨干成員賴斯,是唯一的黑人女性、蘇聯問題專家。起初賴斯在小布什內閣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在其第二任期又被提拔為國務卿。賴斯深受小布什重用的很大原因在于她對總統忠誠,善于將總統意志轉為政策。她是推動起草新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人物,該戰略奠定了先發制人戰爭的框架。
賴斯
火神內閣的職業生涯橫跨一個重大的變化:上半部故事是冷戰結束,下半部的主題變成恐怖主義。在過渡時期,他們見證了蘇聯解體與亨廷頓筆下的民主第三波,當科索沃戰爭期間塞爾維亞爆發推翻米洛舍維奇的“推土機革命”時,他們見證了政體轉型的可能。在成功案例的鼓舞下,他們看到對伊拉克施壓促其政體轉型的機會。沃爾福威茨、切尼、拉姆斯菲爾德、日后小布什的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珀爾都是新保守派組織“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 for a New American Century)成員。在此期間,沃爾福威茨在保守派輿論重鎮《每周標準》(Weekly Standard)合寫了一篇關于“如何鏟除薩達姆政權”的文章。1998年,他們又聯合拉姆斯菲爾德、珀爾發表一封致克林頓總統的公開信,建議克林頓將推翻薩氏政權納入外交政策。
1996年,珀爾、日后小布什的國防政策副國務卿費斯、日后切尼的中東顧問烏木瑟爾聯合執筆《徹底決裂報告》(Clean Break Report),向以色列勾勒出推翻薩氏政權的計劃,以此作為促使中東地區更友好的戰略重點。因此,早在火神內閣組建前,他們就已充分謀劃對伊作戰計劃。在克林頓政府時期,他們反復建言對伊拉克的遏制政策無效,保護美國及其盟國不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的唯一方法是推翻薩氏政權。最終,國會通過《伊拉克解放法》,決定向伊拉克流亡分子提供資助,鼓勵這批人去推翻薩達姆。直到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提供由美軍親自推翻薩達姆“暴政”的契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