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佩:共享經濟的監管思路探討
關鍵字: 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共享自行車公共自行車政府監管共享經濟監管產權邊界【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佩】
短短幾年內,“共享經濟”在我國異軍突起,大放異彩,特別是共享單車,不僅在我國遍地開花,還已經走出國門,也許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發源于我國、壯大于我國、并迅速走向世界的商業模式創新。共享經濟所展現出的商業活力和創新能力,標志著中國經濟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也讓人們對中國經濟又增添幾分信心。
然而,共享經濟解決了一些痛點,也帶來了新的爭議和問題:究竟哪些東西適合共享,哪些不適合?打著“共享”旗號就可以挑戰現有法律法規?單車到處亂停、司機騷擾乘客、“租客毀了我家”,應該誰來管?……如果不處理好這些新問題,共享經濟可能只會是曇花一現;而解決這些問題,無疑需要監管政策及時跟進。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中國談到“監管”二字,很多朋友立馬就不淡定了:“中國的監管還不夠多嗎?政府權力還不夠大嗎?為什么不能交給市場?”
但是,抽象的說監管過多還是過少、政府過大還是過小是沒有意義的。對市場來說,科學設計、審慎有效的監管從來就是好事情而不是壞事情,而且可以說沒有監管就沒有現代經濟。我們真正需要關心的是該管什么、不該管什么,以及為什么要管、怎樣來管。共享經濟作為新生事物,監管政策還是空白,這為我們探討政策設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文將嘗試提出一些監管原則和思路。
首先,共享不是目的,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共享經濟才是好經濟。對好的共享經濟不僅不能管死,還要鼓勵和推廣;反之,沒有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業態,哪怕打著“共享”的旗號,哪怕受到資本的追捧,也應保持足夠的警惕。
“共享經濟”的基本思路是通過打破私有產權的局限性來提高閑置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但是,任何租賃都有這個功能,“共享”的故事到這里遠沒有講完,我們不妨看看共享單車的例子。
我國曾經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然而近些年自行車在一些特大城市卻在逐漸邊緣化:城市道路交通逐漸演變為以機動車為核心,以至于很多孩子不再學騎車了。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怕丟,二是路遠。公共租賃可以部分解決這兩個問題。
事實上,按規定地點借還的“自行車共享系統”(bicycle-share system)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出現在了歐洲,它脫胎于傳統的租賃,滿足了A點借、B點還的需求。前些年我國一些城市也在由政府推動提供這種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以鼓勵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
然而,公共租賃自行車的痛點也很明顯:借還點太少,覆蓋率太低,甚至遠不如公交車站密集;對于固定路線有意義,對于隨時出現的出行需求作用不大。因此,盡管政府花了很多錢推廣公租自行車,效果卻是很有限的。
共享單車利用衛星定位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直接拋棄了停車樁,做到了A點借、X點還,不僅完美的解決了上述問題,還創造了完全不同的出行場景:早高峰,坐公交車上班,最后兩站地特別堵,瀟灑下車換單車,減少了15分鐘的煩躁等待;工作時,要去1km外的某單位開會,以往是步行15分鐘,現在是騎車5分鐘,來回節約20分鐘;下班了,先騎車避開最堵的1km,同時約好網約車,起步價到家,回家時間從50分鐘減少到20分鐘。
區區3元錢減少了1個小時的出行時間,這當然符合“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的原則,而且這種效率的提升不僅源于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還源于人們行為模式的改變。轉眼之間,騎車出行在大城市復興,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這種“好的”共享經濟當然值得鼓勵。
同時,對于某些“蹭熱度”的共享,我們也要冷靜對待。例如,“共享雨傘”的存在價值就很牽強,因為雨傘本來就是只在下雨時才有大量需求,再怎么共享也是大部分時間閑置,更何況還可以租借回家12小時,所以最終結果一定是平時沒人借,下雨天借不到。
其次,共享不等于免費,能看到盈利前景的共享經濟才是好經濟。既然共享經濟以提高社會效率、創造社會價值為出發點,必然有利潤前景,天生不用補貼。然而,目前很多共享經濟打免費甚至倒貼牌,以傾銷的方式占領市場,短期如此無可厚非,但是不應成為常態,因為免費的東西最昂貴,一定會造成濫用和浪費。
“限塑令”要求超市塑料購物袋開始收費的時候,很多人質疑這一政策的意義,認為幾毛錢不會改變人們的習慣;然而“限塑令”實施幾年之后,全國超市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了2/3左右,這就是免費和幾毛錢的區別。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踏上國土這一刻,我們安全了!” 評論 5伊朗對以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90%擊中目標” 評論 690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評論 211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評論 143歐盟想“邊打邊談”?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