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45期:印度發展面臨的挑戰
范勇鵬:
前不久我剛和張老師一起訪問了印度,我第一次到印度,第一印象就是人種、種姓、宗教和階級非常的多元和分裂,所以我直觀的感覺到治理這樣一個國家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很敬佩。
其實很多國家都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共存,包括我們中國,但我們是以共性為主,多元之中孕育著一體。為什么印度會出現這種狀態呢?我就講兩點我的觀察。
第一是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有句話叫“地理是歷史之母”,印度歷史上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原住民不斷地被外來民族征服,然后新的民族又被更新的民族征服,所以從來沒有形成它的主體民族、主流文化長期積累和發展的狀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大家知道印度的地圖是一個倒三角形,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那個方向有兩個重要的通道——開伯爾山口和波倫山口,自古以來都是貿易和入侵者的重要通道。
其他民族從這個山口一旦穿過來,就進入到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本地民族就無險可守,特別像我們中國的函谷關,一出來,過了三門峽,就是一馬平川,一路可以跑到連云港,沒有人能擋住。所以歷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大月氏人、塞西亞人、匈奴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阿富汗人紛紛跟走城門一樣,來統治了印度。
最近學術界有學者在探討一個問題:如果印度早期出現了一個秦始皇,建立了一個統一帝國,在開伯爾山口修了一個長城——其實不用長城,這個山口最窄的地方只有600多米,中間還是一條河,只要修兩個堡壘就可以守住。這樣的話印度的歷史會不會不一樣?
歷史沒法假設,但從這個問題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統一和文明的安全是多么重要的一個變量。印度就是因為歷史上長期缺乏這種統一和安全,所以文化產生了很多致命的弱點。
著名的印度裔作家奈保爾曾經把印度文明形容為“受傷的文明”。他說上千年的侵略與征服,注定給印度的智識帶來一種枯竭。因為印度在歷史上習慣于別人一征服就潰敗、就臣服,統治者待不了多久也被征服了或者跑掉了,所以印度形成了一種不崇尚“有為”的文化,這也是種姓制度能夠長期存在的一個心理基礎。
《印度:受傷的文明》作者、印度裔作家V·S·奈保爾(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大家都知道印度獨立運動里邊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叫圣雄甘地,西方人把甘地捧得很高,但其實在印度很多思想家是批評他的,為什么?因為他的斗爭策略是把貧窮和落后給神圣化,其實這就是文明長期被征服的一種自我麻醉。
從這個角度講,印度的歷史和印度的人民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他們長期忍受外來侵略的壓迫和剝削。今天的印度能夠追求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確實是印度人民之幸。所以我也認同張老師的觀點,我們希望印度人民能夠找到自己的成功道路。
中國和印度的歷史文化很多不同,但近代中國也遭遇過類似的殖民侵略,所以我覺得中印人民在這個方面應該團結,共同探索第三世界人民獨立自強之路。
我要講的第二個就是它的制度選擇,也是剛才張老師講到的第五點。印度在獨立的時候,選擇了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客觀地講,它也沒有選擇其他制度的機會,因為英國殖民者不會同意。如果這個制度真的是一個好東西,為什么殖民者非要給你留下來?這種制度,特別是里邊的選舉政治,給印度埋下了一些致命的隱患,導致印度社會和文化的整合難以實現,并且不斷地向分化和分裂演進。如果印度沒有搞這種制度,可能比今天還大。印度搞選舉政治的過程,就是國家不斷地分裂的過程,巴基斯坦、孟加拉紛紛獨立了,內部的社會也不斷分化。
選舉政治以什么為基礎?選票。一個政客想要上臺,就要去爭取一個地方或者一個群體的選票,他的私利和愛好不管合不合理,這個政客都要去迎合。所有的選舉都會放大這種地方性、族群性的問題,一個好的或者合理的選舉制度是需要在上邊有一種統一性的因素來進行制約的。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民主需要集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沒有這種集中,它以選舉為主,所以必然會把地方性、族群性的利益博弈,通過選舉過程一層一層地向上傳導,最后傳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之中,這個問題在印度現代歷史上非常典型。
早在獨立之初,因為追求選舉路線就已經產生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兩大政治力量,就產生了分裂。雙方都希望通過動員自己的草根選民來拿選票,所以強化了印度內部的印度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民族之間的分歧。
國大黨本身的理念對印度教徒是有偏袒的,對印度教的符號、對印地語的宣傳,導致了穆斯林的不滿,英國的殖民政府樂見其成,為什么?因為它可以利用這個問題來挑動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斗爭,分而治之。
1945年到1946年之間的選舉,使印度的政治力量迅速分化成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兩大陣營,雙方都玩宗教政治、玩族群政治,最后的結果就是印巴分治。剛才張老師講到了,這個結局非常慘烈。
印度當時的領導人尼赫魯其實是一個很清醒的政治家,他極端重視印度的統一,但是為了選舉,他要上臺,所以沒有辦法,他又迎合這些。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語言政治,對我們中國來講很多無非是一種方言,但是在印度,他們都要求自己的合法地位。導致印度有20多種官方語言,盧比上印了17種官方語言這種怪現象。大家想想,我們從秦朝就開始搞書同文,而印度到20世紀還在反其道而行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雪瑩 
-
加州伯克利等團隊:美感染數被嚴重低估,或高20倍
2020-09-10 07:33 美國一夢 -
耿爽當場駁斥:美方在安理會傳播政治病毒
2020-09-10 06:50 中美關系 -
“美國成為南海軍事化最大推手和損害南海和平最危險因素”
2020-09-10 06:25 南海局勢 -
美國新增32919例,累計死亡超19萬例
2020-09-10 06:09 新冠疫情與世界大變局 -
俄羅斯加緊換裝洲際彈道導彈,增強核威懾潛力
2020-09-09 22:48 俄羅斯之聲 -
駐英使館:有反華分子惡意攻擊劉曉明大使推特賬號,手段卑劣
2020-09-09 22:06 網絡戰線 -
不只是棉花,特朗普政府還盯上了新疆番茄
2020-09-09 21:33 中美關系 -
沙特將啟動首個全國性社區女足聯賽
2020-09-09 21:10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牦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2020-09-09 20:46 印度驚奇 -
特朗普要失望了,僅4%在華美企愿遷回美國
2020-09-09 18:54 中美關系 -
高下立判:中國在表彰抗疫英雄,而特朗普在…
2020-09-09 18:5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媒:特朗普被挪威議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2020-09-09 18:02 特朗普 -
外交部:澳方突擊搜查我4名記者,迄今未給合理解釋
2020-09-09 16:26 中國外交 -
特魯多對手提“加拿大優先”:若當選,將對華更強硬
2020-09-09 16:17 -
抹黑新疆,英國130名議員又來找茬
2020-09-09 16:13 不列顛 -
不顧地方官員勸說,特朗普堅持不戴口罩集會
2020-09-09 15:27 美國大選2020 -
金正恩:朝鮮不得不考慮修改年底斗爭任務及方向
2020-09-09 14:55 朝鮮現狀 -
澳八校聯盟:留學生不來,近萬名精英研究員將外流
2020-09-09 13:18 海外華人 -
特朗普周三將宣布削減駐伊美軍
2020-09-09 12:00 伊拉克局勢 -
確診數全球第二,印度再陷“漏報死亡”疑云
2020-09-09 11:43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47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51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39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85“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評論 21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