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34期:何謂共贏?何謂共輸?從亞洲看歐洲
“中國-東盟這個板塊,在過去數十年都實現了‘雙贏共贏’。”
“半個世紀過去了,中馬兩國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腳踏實地開花結果。”
今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馬來西亞是東盟國家當中第一個和中國建交的國家,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上,《這就是中國》節目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了馬來西亞。
在東方衛視5月21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張維為教授、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的首席顧問胡逸山博士和拉曼理工大學社會經濟研究所的主任葉漢倫博士,就中馬合作與友誼展開對話,深度暢想中國與東盟合作共贏的美好前景。
張維為:
非常高興,《這就是中國》第一次走出國門,就來到了馬來西亞,來到了繁華與歷史交融的吉隆坡,與大家共慶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50周年,共祝中馬友誼萬古長青。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何謂共贏?何謂共輸?從亞洲看歐洲》。亞洲幅員遼闊,國家眾多,中國和東盟的人口加在一起超過20億,大約是歐洲的3倍。所以我僅以“中國-東盟”視角來比較亞洲與歐洲。
2023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了《2024年慕尼黑安全報告》,主題是“雙輸共輸”,英文叫“lose-lose”。這份報告認為后冷戰時代關于和平和發展的樂觀主義已經消散,世界面臨陷入“雙輸共輸”的局面。
其實,這種判斷反映的更多的是由于近年來歐洲的安全和經濟受到重創,歐洲產生了這種深度的焦慮。
我認為用“雙輸共輸”來描述這個世界,其實是不準確的,畢竟比歐洲大很多的“中國-東盟”這個板塊不僅在過去幾年,而且在過去數十年都實現了“雙贏共贏”。
2023年7月13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雅加達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盟使團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歐洲輸掉了什么?我想歐洲首先輸掉的是和平。歐洲曾經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導致無數的生靈涂炭。大戰結束后,歐洲國家痛定思痛開始尋求持久和平。法國、德國兩大宿敵實現了和解,后來又成立了歐盟,形成歐元區。這些成就一度使人感到歐洲似乎真的邁入了“持久和平”。
然而自冷戰以來,歐洲一直在兩種選擇中徘徊,一種是維護獨立自主,推進歐洲整合,最終使歐洲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另一種是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喪失獨立性,心甘情愿地當美國的下屬。
由于種種原因,自戴高樂之后,歐洲獨立自強的力量總體走弱。比方說,盡管歐洲許多人都知道北約不斷地東擴會導致俄羅斯的強烈反抗,但他們的國家還是屈服于美國的壓力,與美國一起推動北約東擴,直至2022年俄烏沖突的爆發。
如果說歐洲做錯了什么,我們就要了解亞洲做對了什么。亞洲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了獨立自主。從政治體制到發展水平,從族群構成到宗教信仰,東南亞地區都是世界上差異化最大的地區之一,也因此經常被形容為最容易爆發沖突和戰爭的“亞洲的巴爾干”。然而,東盟一直堅持“以東盟為中心”的自主性原則,積極推進區域整合,以“亞洲智慧”堅持不選邊站,同時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大國關系的和解和改善。
同樣,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堅決拒絕外來勢力干涉內政,堅定地支持東盟的自主原則,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國在與東盟關系中創造了不少“第一”: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第一個同東盟商談建立自貿區,第一個公開表示愿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等等。
中國與美國的行為方式完全不一樣。美國是“零和游戲”的方式,英文叫做“Friend or foe”,也就是說要么是美國的朋友,要么是美國的敵人。中國是“合作包容”的方式,如果用英文說就是“Friend or potential friend”,要么是現在的朋友,要么以后也可以成為朋友。
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見過大世面,具有美國難以比擬的整體觀和長遠觀,中國不反對任何國家成為美國的朋友,當然這不意味著可以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
不久前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就在澳大利亞批評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他指出:你們不應將自身對華政策強加給馬來西亞,也不應該阻止馬來西亞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不應該迫使本地區國家“選邊站”,他提到任何針對中國崛起的地區和全球應對措施都必須謹慎處理,因為這可能將決定亞太地區局勢究竟是“緩和還是緊張”。
這其實也是整個東盟的立場。正是這種“不選邊站”的立場和中國的這種“合作包容”的立場相互成就,使我們這個地區贏得了長達四五十年的持久和平。回頭看,歐洲屈從于美國,按冷戰思維行事,結果換來的是熱戰;而東盟和中國拒絕冷戰,拒絕選邊站,從而遠離了熱戰,實現了“雙贏共贏”。
第二,歐洲輸掉了發展。隨著俄烏沖突的延續,歐洲的經濟發展遭受重創。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已經普遍陷入衰退,或者是輕度衰退,其背后原因就是俄烏沖突帶來的通貨膨脹、難民危機、能源危機、資本外流等等。
巴赫穆特被摧毀的高層建筑 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網
在“北溪二號”輸油管道被炸掉后,整個歐洲甚至都沒有勇氣直面肇事者。此事后,歐洲失去的不僅是巨大的經濟利益,也失去了自己的尊嚴。
當然,歐洲主要大國現在似乎也開始認識到不能再犧牲自己的發展了。德國總理朔爾茨不久前率領龐大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反復表述不與中國脫鉤,而是要加強經貿關系。法國總統馬克龍不久前的演講也再次強調“歐洲主權”概念,敦促歐洲在能源、防務和經濟等領域內要實現戰略自主。
相比之下,東盟與中國一直在堅定維護主權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互利合作。中國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推動經濟發展。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今天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與貿易國,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和制造業的體系、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和中產階層。中國還以大致上每十年完成一次工業革命的速度,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方陣和最前沿。中國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能夠向全世界,包括東盟國家,提供四次工業革命幾乎所有產品、服務和經驗的國家。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于十一年前發起了“一帶一路”倡議。迄今已有150多個國家參與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數千個項目,“一帶一路”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公共產品和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印尼雅萬高鐵、中老昆萬鐵路、馬中關丹產業園和關丹港,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等項目的成功建設,都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造福這個地區的人民。
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高達5.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七國集團的總和。中國經濟正沿著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的方向,日益邁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
同樣,2023年,東盟國家主要經濟體增速保持在5%左右。東盟經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人口年輕。東盟總人口是6.7億,35周歲以下的青壯年,占比高達61%,勞動力和人力資源非常充沛。數字經濟發展迅速,連續4年,東盟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總額超過6.4萬億元。東盟和中國的經濟合作,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落實,勢頭越來越好。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印度游樂場所火災已致27死,莫迪哀悼
2024-05-26 08:02 龍象之間 -
朝鮮國防省:朝鮮將采取行動應對美韓挑釁
2024-05-26 07:40 朝鮮現狀 -
龔正率上海市代表團訪問美國紐約市,開啟與美地方合作交流新篇章
2024-05-25 22:50 中美關系 -
加沙停火談判將于下周重啟
2024-05-25 21:28 巴以恩仇錄 -
德國警告:貿易戰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2024-05-25 20:52 歐洲亂局 -
美防長將訪問柬埔寨,“想誘使其遠離中國”
2024-05-25 18:56 -
“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匈牙利在北約的角色”
2024-05-25 18:12 -
印度尼西亞國會議長將訪華
2024-05-25 16:43 -
“若這么干,就能連通中國,擁有一條泛亞鐵路”
2024-05-25 16:15 一帶一路 -
遭遇惡劣天氣,亞美尼亞總理所乘直升機緊急降落
2024-05-25 16:08 -
新加坡副總理:孤立或排除中國不利于任何一方
2024-05-25 14:22 -
肯尼亞維和部隊“三周內”抵達海地,拜登長舒一口氣
2024-05-25 12:10 -
“全球科技巨頭都是中國和美國的,這太瘋狂了!”
2024-05-25 10:59 法國見聞 -
駐加拿大大使王鏑抵加履新
2024-05-25 10:59 -
“14個國家支持,俄羅斯棄權”
2024-05-25 09:15 -
“和談應基于當下事實,澤連斯基已失合法性”
2024-05-25 08:53 俄羅斯之聲 -
美國首個 路易斯安那州將兩種墮胎藥列為“危險受控物品”
2024-05-25 08:33 美國政治 -
美防長再次入院治療,職責將移交副防長
2024-05-25 08:12 美國政治 -
英國警方起訴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雇員,我使館回應
2024-05-25 08:11 -
IMF總裁:中國人民需要認識到中國的發展正邁入一個新時代
2024-05-25 07:16 觀網財經-宏觀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