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旭東:成為“網紅”的魯迅,如何依靠我們“活下去”?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58:48觀察者網:您是否注意到近年來魯迅成為了新“網紅”的現象?互聯網出現后,網絡上的魯迅的形象經歷了起起伏伏,一開始很多網民把魯迅當成“威權”的影子加以嘲諷和詆毀,近幾年來魯迅在互聯網上又成為了“二次元偶像”和“精神領袖”,很多人把他雜文中的句子找出來映射現實,“孔乙己的長衫”“趙家人”等等成為網絡熱詞,被賦予了當代意義。還有年輕人裝扮成魯迅在電視劇里的形象,拿著“不干了”的牌子表達對現實的不妥協……您如何看待這種“年輕人再次發現魯迅”的現象?
張旭東: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在我大學老師那一代人里面有人真的是把魯迅視為精神偶像的,而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說,“網紅化”的魯迅和他的一些“金句”“摘句”只言片語的形象讓他在通俗文化中被偶像化,但并不是真正把他變成傳統意義上的“精神偶像”。
首先魯迅“語錄”在網絡上流傳是碎片化的,但這也未必全是壞事。一個普通讀者在網上看到那些網紅金句,發現“魯迅這家伙好像挺厲害的,竟然能說出這么‘刻薄’的話,我要看看這個人到底有什么東西”。相比于前網絡時代,互聯網時代普通讀者非常容易就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順藤摸瓜,找到魯迅文字中自己喜歡的東西。這總比在生硬的課堂教育和教科書體系下對魯迅產生逆反心理要好,總體上還算符合魯迅自己的“拿來主義”標準,而不是“送來主義”。
成為網絡表情包的魯迅
我前面也提到了,魯迅的形象是非常豐富、非常多面、多層次的,不同的人眼中可以有不同的魯迅:有人喜歡叛逆的魯迅,有人喜歡虛無的魯迅,有人喜歡反抗虛無的魯迅,有人喜歡革命的魯迅,有人喜歡保守的魯迅,有人喜歡的是作為青年朋友的魯迅,有人可能喜歡的是魯迅對于青年的批判。
我想補充一點,雖然魯迅是新青年的導師,但魯迅對年輕人也不是照單全收的。他一方面對年輕人非常支持,認為他們是未來、他們是生命的綻放,但另一方面也說,對年輕人不能太高估,他們也可以很勢利、很浮夸、很虛榮、很市儈,阿Q、孔乙己的弱點也會出現在年輕人身上,留在中國人身上的鬼魂也可以在年輕人身上附體。在1927年的“清黨”后的“恐怖”中,魯迅就說,我對中國絕望的原因就在于這次我看到了年輕人怎么殺年輕人,怎么告密、背叛自己的朋友,殺自己的同學和同輩:“血的游戲已經開頭,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我現在已經看不見這出戲的收場”——這是多么沉痛的話,說實在比他對辛亥革命的批判還要沉痛,因為那時魯迅還天真地以為,只要把“老人”熬死了世界就會好起來。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魯迅的寶庫里尋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形成個性化的對魯迅的特殊的理解,從知識傳播和文學經驗多樣化的角度,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只是有一個小問題,這樣的閱讀有可能會流于表面化,當你找到了一個魯迅的“金句”“語錄”并且引用它來為自己的“代言”的時候,是否了解這句話出自哪篇文章,是魯迅在什么時候、什么語境下寫的?他當時的心境如何,他自己的心病在哪里?否則如果孤立地拿出來,魯迅有些話是有些不對甚至有點荒誕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后備知識,閱讀就可能流于表面,也容易造成誤解。任何一個普通讀者,如果他對魯迅有興趣,不管從哪一點進入都是好的,但是進入之后要進一步了解的話,我們的文學研究就可以給他們的閱讀提供進一步的支持和幫助。
被制作成“周邊”的魯迅
魯迅的“金句”,摘比不摘好,引用比不引用好,知道魯迅說過這句話比不知道的好,但歸根結底我覺得重要的不是我們今天能不能找到魯迅的只言片語來印證自己的觀點,而是要用我們自己對人生、世界、文化、思想的理解重新打開魯迅。
歸根結底,問題不是我們怎么依靠魯迅活下去,而是魯迅要依靠我們活下去。我們今天和未來對魯迅文學閱讀的質量,決定了魯迅以怎樣的方式活在我們中間,活在所有人的中間。魯迅能夠給予我們的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道德權威或文化權威,而是一種“睜了眼看”的認真態度,一種敢于并且善于同黑暗與虛無對峙的能力,一種在最絕望的時候也能保持內心真實和豐富性的能力。這種能力或能量傳遞給我們的唯一途徑或“媒介”,就是魯迅的文字,就是魯迅文學,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東西。
觀察者網:您覺得魯迅身上最有魅力,最值得我們關注的特質是什么?
張旭東:我認為,魯迅有意思的地方恰恰是他顯出自身歷史局限性的東西。他在特殊歷史條件的限制下給我們展示出了無與倫比的真實性和局限性。比如說他寫雜文某種意義上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如果魯迅一下筆就能寫出《死魂靈》《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這樣的小說,他何樂而不為?但當時確實沒有那個條件,這就是真實的情況。如果魯迅硬要做“大文豪”,我們今天就沒有魯迅,只有某種彼時想象中的“大文豪”的仿制品。魯迅是在自身歷史條件或局限下,取得了這樣的文學成就。這是一個不可復制的特例,也是一個顛覆常規的特例。但所有的偉大作者和偉大作品其實都是特例。這就是文學的所謂無法之法,因為它是在不斷的自我顛覆、自我超越種保持自身的連貫性和一致性的。這種規律性其實無法由文學史回答,因為文學史最終只能告訴我們什么不是文學,但對于“什么是文學”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卻無從回答。
魯迅另一個最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他的寫作法。魯迅的寫作就是他的存在的戰斗,而他存在的戰斗就是他存在的詩。所以說魯迅的筆就是他的匕首投槍,是他的攻守的矛和盾,并不是一個形象比喻,而是一種直白的就事論事的客觀陳述。每一個戰士都有屬于他自己的最趁手的武器,對于魯迅來說,無論就客觀條件而言,還是就他的性格而言,小說對于他來說都不是最理想的武器。有人適合用大刀、長槍,有人適合用弓箭,而魯迅就適合匕首、短刀這樣的短兵器——魯迅的長項雜文就是這種短小精悍的東西,他最后也找到了最適合他風格的體裁。武器表現出戰士的內在本質,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里說的這句話,用在魯迅身上再貼切不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導演陳英雄出任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
2024-04-29 15:18 -
網絡短劇,如何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會全場喊退票?官方回應
2024-04-21 15:31 -
熱搜第一!黃子韜就不當言論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會的毒瘤——依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組數據看出行新特點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進中央:建議加大教育捐贈的稅收減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館新館下周開館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來年味在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惱的不是圖案不夠多樣,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太過于豐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國人民,向所有中國游客發出最誠摯的邀請”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貨帶回家,親戚家的小孩都饞哭了
2024-01-30 11:22 愛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
2024-01-29 19:00 -
書生在官場的365天,建了座“不網紅”的圖書館
2024-01-27 14:31 觀察者頭條 -
去年國外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這次,他們要為“男聲”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譯一個字獎10萬元的甲骨文“懸賞令”,公布第二批獲獎名單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統遺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輪訓期間到私企內部食堂違規吃喝,官方通報
2023-11-10 11:40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2“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