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這也許是離你最近的“供給側改革”了
——淺談我國零售業盈利模式如何從“逼良為劣”到“促劣從良”
關鍵字: 零售業供給側供給側改革需求側超市物聯網定位盤點供應商當下中國經濟領域,最熱詞匯莫過于“供給側改革”。2015年11月10號-18號,前后相隔僅8天,習主席和李總理分別在4次中央會議上強調“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簡稱“供給側改革”。
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
“供給側”到底是什么意思?媒體上說的最多的是去產能、去庫存,還有鋼鐵、水泥神馬的,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需要改革的“供給側”——零售業。
零售業還有其特殊性,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它是“供給側”,對于生產者來說,它又是“需求側”。作為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橋梁,地位相當重要。
那么零售業作為“供給側”有什么問題呢?
現在老百姓能買的東西琳瑯滿目,但總也有人抱怨買不到稱心的東西,有時是沒有“高質量”產品,有時是“質高價更高”,甚至還有人買到“低質高價”的。
最近火熱的例子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海淘”,或者萬馬奔騰般出國“狂購”。美銀美林2015年3月出臺報告稱,2014年,1.09億中國人在出國期間共消費1640億美元,超過1萬億人民幣。我國出境游人數和購買力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19年,將會有1.74億中國人選擇出國旅游,消費金額可能攀升至2640億美元。
中國出境游客數大增
2010年時,中國游客在澳大利亞的消費就遠遠超過了美英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生產貿易出口國,世界名牌商品幾乎都在中國生產加工。所以,說中國商品質量差,大家才去海淘,不符合正常邏輯。
比如,德國人在人們的印象中最講質量。德國(除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恰恰是中國。筆者直接查詢了德國統計局2014年數據庫。數據顯示,2014年來自中國的商品占德國總進口的8.7%。在德國99個大類進口商品中,中國商品在其中30個大類所占比例均超過10%。這些商品涵蓋了德國日常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從內衣到外衣、從冬裝到夏裝、從鞋帽到家用電器、從鐘表到運動器材、從工具到家具、從絲綢到樂器,等等。
德國不是特例。歐洲、美國、日本、澳洲等幾乎所有西方發達國家老百姓,都在享受來自中國的“高質低價”商品。現在,連我們自己也不得不跟著made in china的世界名牌或非名牌去國外“狂購”了。讓人心痛!
這一現象背后固然有多種因素的作用,但也說明“供給側”有改進的空間。我們必須問一問:為什么國外零售業可以吸引中國制造的“高質低價”商品?而我們自己卻不能吸引自家生產的“高質低價”商品進店?
盈利模式是重要原因之一:西方發達國家零售商業普遍采用“下游盈利模式”;而我國零售商業普遍采用“上游盈利模式”。
何謂“下游盈利模式”?就是商品買進賣出后,通過中間差價來盈利的模式。由于商品賣不出去自己承擔損失,所以商家必須非常認真地為顧客挑選“生活必需的、高質低價的、買后放心”的商品。這也是亙古不變的商業本質。
何謂“上游盈利模式”?就是商家主要盈利手段不再靠賣老百姓“生活必需的、質高價低的、售后放心的”商品,而是從上游生產供應商收取商品進場費。這種盈利模式必然會導致以下四個“惡果”:
1.商品進店即獲利,顧客是否必需已不再是第一位。
2.商品種類越多越好,表面“琳瑯滿目”,實則“濫竽充數”。
3.管理好壞已與贏利結果分離,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大幅度上升。
4.商家把生產供應商當成“唐僧肉”,而不是同盟軍。所以,零售商業界想整合供應鏈只能是“天方夜譚”。最后,商家只能用“霸王條款”來整合生產供應商了。
“上游贏利模式”的最壞結果還不是供應商與零售業之間關系“劍拔弩張”,而是老百姓必須為由該模式導致的“質低價高”商品買單。何以見得?
還是舉個真實的例子。
三年前,在筆者的參與下,某民族品牌大型連鎖超市公司,率先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了定位盤點。通過定位盤點很快知道,商品在貨架上的分布、快過期的商品在哪、倉庫內商品與陳列商品的比例、以及在倉庫內從未拿去上架的商品,等等。
定位盤點顯示,每店平均有8.4%的品種,根本就沒有從倉庫拿出來上架出售。為什么?因為商品品種太多,管不過來。而商品品種太多,是“上游贏利模式”的必然結果。這些放在倉庫“睡大覺”的商品中,52%是食品,換季商品不到3%,其余的是非食品。很多非食品也是有保質期的。這些“睡大覺”商品的價值每店約50萬。按150家門店粗略計算,僅此一項,就讓公司7500萬元白白在倉庫睡大覺。其中很多商品,將會躺到過期而浪費。
過期怎么辦?通過“霸王條款”退還給生產供應商。
可生產供應商只有兩種方式處理這些商品,一是報廢,二是篡改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重新供貨給商家。不管哪種處理方式,最終都是顧客買單。因為,報廢成本會折算到商品的零售價格中,而過期商品必然成為食品安全隱患。
由此可見,“上游贏利模式”導致“供給側”陷入“逼良為劣”的惡性循環中。
其實,我國零售業也是“上游贏利模式”的受害者。據中國連鎖協會數據統計,我國連鎖百強企業的銷售增幅持續回落,由2010年的21%,下降到2014年的5.1%。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占比,也由2010年的11%降至2014年的8%。
不過,“上游贏利模式”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經濟的“供給側”、是中國老百姓、是“中國夢”。
“上游贏利模式”是歐洲某零售大鱷最早在中國分店率先應用的。由于早期驕人的業績,這種模式自然也就成為我國零售連鎖企業效仿的榜樣。“上游贏利模式”與我國“小農思維”觀念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和力,所以我們不僅能夠很快接受、模仿,而且還讓其遍地開花、發揚光大。
中醫里有句老話,叫做“不通則痛,不痛則通”,這里的“通與不通”是指經絡中的某個穴位。我國目前零售業“供給側”的陣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于盈利模式這個穴位不通,導致“生活必需、高質低價、買后放心”的商品,不能很好地流向廣大顧客造成的。
作為離普通百姓最近、最看得見摸得著的一環“供給側”,不該好好研究下,從“上游贏利模式”向“下游贏利模式”轉變嗎?
山寨剛大木解讀:
豈止是零售業,房地產也是典型的“上游盈利模式”土地,開發,房產和下游消費者其實沒什么關系,買的只不過是房間而已。這在中國中國的商業領域都活多或少的出現。小農經濟或許已經死去上百年了,但是它的余波仍然影響這現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心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