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診2024中國經濟】朱天:經濟恢復難,關鍵要認清中國經濟增長的特色和優勢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43:52高儲蓄重教育的文化傳統 是中國高增長的差異化因素
觀察者網:剛才您說高水平的儲蓄率和基礎教育質量才是中國經濟的特色和優勢,那我們的這個優勢是從哪里來呢?您認為這是儒家文化的影響,但是儒家文化都兩千多年了,為什么只是在過去幾十年才成了促進經濟增長的優勢?
朱天:其實不只是儒家文化,猶太文化和基督教新教文化也是很重視儲蓄和教育的。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實現了經濟騰飛,另一個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是越南,其經濟也正在騰飛。
大家自然會問,儒家文化是兩千多年的傳統了,怎么到現在才發揮作用?
這是因為重視儲蓄和教育的文化只是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工業化是經濟增長的前提條件,農業社會是不會有人均收入長期可持續增長的。其次,計劃經濟也不可能實現持續的高速增長,市場經濟是增長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同時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趕超空間的時候,儲蓄和教育的文化才有可能帶來高速的經濟增長。
要明白,我們的問題不是中國為什么過去40多年增長比歷史上快,這個問題當然不能用文化來回答。我們的問題是,為什么過去40多年,中國的增長比其他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快很多,為什么我們在成功趕超西方發達國家,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并沒有在趕超?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找到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不同的東西,或者叫差異化因素。
關于中國40年高速增長,流行的解釋包括基數低、人口紅利、改革開放、全球化、加入WTO、吸引外資、出口導向、政治穩定、產業政策等。但只要做一點全球比較,就能發現這些都說不上是中國特有的東西,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這些方面與中國沒有明顯差別,卻并沒有實現高速的經濟增長。我在《趕超的邏輯》一書中,給出了一些相關的全球比較的數據。
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前提條件,但并不是中國的特色,改革開放的國家很多。在經濟市場化程度上,中國在全球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的,不如絕大多數亞洲和拉美國家,也不如一些非洲國家。改革開放只能解釋為什么中國的增長比改革開放之前快,但是不能解釋為什么中國增長比菲律賓快,比尼日利亞快,比墨西哥快。
中國增長比西方發達國家快,這很好理解,算不上奇跡,因為我們人均GDP的基數低(不是經濟總量低!)。中國增長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快很多,才是需要解釋的,這才是中國增長之謎。通過做全球比較就可以發現,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地方不是人口紅利,不是什么產業政策別人都想不到也學不會,也不是政經體制或政府效率,而主要體現在儲蓄率和基礎教育質量上。
中國創新水平與最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朱天教授認為,這也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高有關。截圖自朱天《趕超的邏輯:文化、制度與中國的崛起》第120頁
長期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力是投資、教育和技術進步,中國恰恰是在這三方面做得比別的發展中國家好很多,原因是我們的儲蓄文化和重視教育的文化,不是我們的政策比所有別的國家都高明。政策都是可以學習的,不可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政策,別的國家都學不會。
如果我們不了解中國經濟的特色是什么,在政策上就可能會犯錯誤,誤把我們的優勢當成了弱勢。過去一些年降杠桿、降投資的政策,很可能就是因為不了解高儲蓄、高投資、高杠桿恰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特色和優勢。
改革開放是中國增長奇跡的前提
觀察者網:海內外有一種流行看法認為,市場化改革是中國經濟奇跡的最主要推動力;當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了,原因之一就被認為是市場化改革停滯了或者放緩了。但是您剛剛提到,改革開放并不是中國奇跡的差異化因素,拉美很多國家市場化程度更高,卻并沒有發展得很好,這個觀點頗為新穎。能不能補充解釋一下,到底市場化改革在我們中國經濟增長當中起了什么樣的的作用?
朱天:很好的問題。市場經濟可以說是任何一個現代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前提條件,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通過搞計劃經濟實現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那是質量不高的工業化,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差得很遠,與中國現在的水平也差得很遠。在市場經濟的重要性上,經濟學家可以說是有共識的,大家意見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政府在市場經濟中起多大的作用。
市場化應該說是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但遠遠不充分。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過去的四五十年里都推行了市場化改革的,很多國家的市場化程度比中國還高,但并沒有實現高速增長,因為與中國相比,他們的儲蓄率不高,基礎教育質量太低。
以市場化為方向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條件,所以,如果改革開放往回走,經濟增長當然會受到拖累。近些年有些政策可能事實上造成了某些行業的國進民退,這應該不是政策的本意,但還是對民營企業的信心造成了影響,投資的積極性也確實有所下降。所以,國家政策現在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希望給民營企業家信心。我們都知道,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等等,都是清清楚楚寫在官方文件里的,所以,改革開放的大方向是沒有變的。但可能是各部委出臺的政策之間協調不夠,造成了所謂的合成謬誤,或者沒有做到先立后破,或者有些政策是既要又要還要,使得大家產生了一些困惑。企業家和投資者不只是看政府怎么說,而是要看政府具體怎么做。
習近平: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但市場化改革的進度快慢,還不足以解釋中國經濟增長近些年的顯著下行,也不能解釋2021年(尤其是上半年)的經濟景氣現象和普遍的樂觀情緒。過緊的收縮性的貨幣金融政策和行業監管政策,很可能是導致投資大幅下滑的更加直接的原因。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要實現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僅僅講改革開放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恰當的宏觀調控政策。
人口紅利對中國增長的影響被夸大了
觀察者網:您講到影響經濟長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教育和技術進步。不過,在討論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的時候,一個很主流的說法認為,中國人口紅利優勢沒了,您怎么看?
朱天:的確很多人都在說人口紅利。我在上課的時候問學生,就發現是沒有幾個人懂什么叫人口紅利,都把中國人口多、市場大,以及勞動力多并且相對廉價說成是人口紅利。這些都是誤用專業詞匯。
在經濟學和人口學里,人口紅利指的是勞動力的增長速度超過全體人口的增長速度,帶來撫養比(需要撫養的人口數量除以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的下降,由此帶來的人均收入的增長。即使勞動生產率不變,當勞動力增長超過經濟增長的時候,人均GDP也會增長,由此帶來的人均GDP的增長就是直接人口紅利。由于撫養比下降可能會帶來儲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又會間接提高人均GDP增長率,這叫間接人口紅利。但是直接人口紅利是間接人口紅利的前提。
事實上,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并不大。在1982年到2012年之間,中國的直接人口紅利每年只帶來不到0.5個百分點的額外人均GDP增長,這與中國9%的人均GDP增長率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數據上看,中東北非、拉美、歐洲和中亞發展中國家,都有和中國相當的直接人口紅利,但它們的增長卻差強人意,所以說人口紅利不是中國經濟的特色。
2010年以后,中國的直接人口紅利消失了,但儲蓄和教育水平也都沒有下降,所以也就不可能是近些年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人口因素會影響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長速度,但應該不會超過1個百分點。
觀察者網:談到人口因素,很多人喜歡與日本比,說我們未富先老,會不會像日本那樣陷入長期衰退,尤其是2023年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流行了一陣,這種類比的討論就比較多。
朱天:中國與日本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日本在30年前已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以當年匯率來算,日本的人均收入超過了美國。中國現在人均GDP大約1.3萬美元,只是在發展中國家里比較領先,與人均GDP達到3-4萬美元的中等發達國家和美國的8萬多美元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趕超空間,還是可以增長更快的。而人口紅利既不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的原因,當然也不會成為中國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
以當前美元計價的人均GDP比較。日本經濟泡沫破裂的時候,人均GDP已經超過美國,而中國目前趕超美國的空間還很大。
另外,日本當年的資產泡沫與中國當前的情況還是很不一樣的。中國的股市過去二十年幾乎原地踏步,現在正是最低迷的時候,不存在泡沫問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二十年前就開始有各種調控了,一直就在防泡沫,怕出現日本的情況。
不過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在泡沫破裂后,其處理債務的政策比較無力。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以更有力的措施處理房地產企業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地緣政治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有限
觀察者網:你不覺得地緣政治是一個很重要的負面因素嗎?
朱天:從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開始到2022年之前,地緣政治對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
事實上,中國無論是出口占比,還是外資占比,從2006年之后就一路往下走。我們出口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最高位36%,降到疫情前2019年的18%,外商直接投資占GDP的比例也同樣從2006年的4.5%,下降到2019年的1.3%。這些比例的下降當然與地緣政治無關,而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內資企業越來越強的自然結果。
2020年疫情爆發之后,雖然西方國家有些人鼓吹與中國脫鉤或者去風險,但中國的出口事實上反而上升很快。中國出口占GDP的比例從2019年的18%,上升到2022年的21%。外商直接投資在疫情期間的2020和2021年都有顯著上升。但這不是正常的趨勢,而是疫情期間的特殊現象。即使沒有地緣政治的影響,中國的出口占比也還會繼續疫情之前不斷下降的趨勢,而外資占比應該會穩定在1%左右。
事實上,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出口占GDP的比重是全球最低的,每年雖有波動,但在過去40年里,都在10%左右,沒有大的變化,2022年是11%。美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占比一般也就是1-2%,2022年是1.5%。我們不能因此說美國閉關鎖國,它事實上很開放,美國的出口和外資之所以占比不高,正是因為美國經濟體量最大,經濟發展成熟。
所以,自2006年以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的依存度是不斷下降的,今后還會繼續下降,但世界對中國出口的依存度在同一時期卻是在不斷上升的。除非中國主動脫鉤,世界經濟與中國脫鉤幾乎是不可能的。
總之,地緣政治對中國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是很有限的。如果有影響,那也是從2023年剛開始。
西方對中國經濟“卡脖子”的地方主要是尖端科技,但這在整個經濟中的占比很低,另一方面,中國自身的研發能力也在迅速上升。所以總的說來,美國及其盟友的科技封鎖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不會很大。能夠顯著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不是世界經濟,也不是外國政府,而是我們自己的政策。
當然我們還要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因為閉關鎖國肯定是很危險的,一個國家再發達,它都不可能什么技術都有。
國家安全很重要,但是歸根結底,國家安全來自于經濟實力,經濟越發展,國家才越安全,所以即使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第一要務還是要發展經濟。
中國未來增長潛力依然很大,有條件實現中高速增長
觀察者網:總的來說,您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信心如何?
朱天: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還是很有信心的。當然,這個潛力能否實現,還取決于我們自己的政策。
我在《趕超的邏輯》中有過判斷,中國未來20年仍然可以實現年均5-6%的增長,即便是把人口的因素考慮進去,這個增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
與我們文化相似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40%之前,年均增長速度多數時候都是超過7%的。在人均GDP達到美國的40%之后,增長速度才顯著下滑。
但是我們的人均GDP與美國40%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才是美國的16%。即使未來20年每年增長5%,20年后還只達到美國人均GDP的30%的水平。我們的沿海地區相對說來已經比較發達了,但是中國還有很多比較落后的地方,發展潛力依然很大。
有些人說,我們現在經濟總量已經120多萬億,基數大了,增長一個點都有1萬多億,所以增速肯定要慢下來。這就是個笑話,經濟總量跟增長速度是沒有關系的。如果這個說法對的話,美國過去一百年應該是全球增長最慢的國家,中國每個省的增長速度也都應該比整個國家更快。
總而言之,中國是可以增長更快的,中國經濟的下行不是必然的。我們應該加大市場化改革開放的力度,調動所有市場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以更強有力的措施處理好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債務問題,實施更加寬松的宏觀調控和產業調控政策。如果做到這些,中國在今后20年仍然可以實現中高速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前景將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昔日頂流基金經理蔡嵩松行賄、受賄案已當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難再成蘋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觀網財經-科創 -
ST陽光:控股股東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擬罰款2.32億元
2024-05-07 20:57 -
華為蘋果同日對決,背后還有中韓面板之爭
2024-05-07 17:23 觀網財經-科創 -
歷史性一幕!iPhone在華市場份額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觀網財經-科創 -
45億加碼“五五購物節”,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國?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燒身了
2024-05-06 18:47 觀網財經-金融 -
舒適賽道紅利釋放,紅豆股份品牌轉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億人次出游,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
2024-05-06 12:16 觀察者頭條 -
巴菲特股東大會要點來了!回應減持蘋果、巨額現金儲備等
2024-05-05 08:28 -
武廣高鐵、滬杭客專等4條高鐵線漲價,漲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鐵世紀 -
深圳將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區域住房限購?深圳住建局回應
2024-05-04 10:27 觀網財經-房產 -
20張營業執照只有3家實存?央媒:問題在下頭,根子在上頭
2024-05-03 11:21 基層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
2024-05-03 09:39 觀網財經-房產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最新進展
2024-05-03 09:30 國企備忘錄 -
31省份“一季報”:蘇魯浙增速超6%,山西總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觀經濟 -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納指兩連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觀網財經-海外 -
南京公積金新政:包括宣城、馬鞍山在內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認互貸
2024-05-01 19:50 觀網財經-房產 -
美國當前經濟數據中,也許藏著高官接連訪華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