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東勃:“五四”之后,更多人才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讀顧頡剛文有感
關鍵字: 五四運動現代文教奠基【文/ 曹東勃】
前些時校報同事約稿,要我談談五四百年。思慮再三,終是婉拒。一來最近要么是開會,要么是下鄉,靜下心來想問題的時間實在太少;二來這個題目太過宏大,深恐表達不周,有所誤導。不過,這倒不妨礙在這樣一個“大日子”即將到來之際,在這里向各位朋友匯報一點個人記憶的片段和閱讀思考所得。
五四運動的意義,是在歷史的延展中逐漸清晰和凸顯的。五四運動,作為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分水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是我們從小到大主流史觀的定論,也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看法。
可是,五四之前,辛亥革命前后,盡管規模未必達到這種席卷全國的地步,類似抗爭性運動也還是有的。何以五四的意義就如此特殊呢?
一個常見的說法是,五四運動是以青年學生為先鋒、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參與、工人階級首次以獨立姿態登上歷史舞臺并發揮決定作用的一次徹底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這一帶有些許“庶民勝利”性質的廣泛政治參與,何以可能?
1942年的《世界學生》雜志有一期五四特刊,邀約了羅家倫、許德珩、王蕓生等五四的參與者或見證者撰稿。其中,顧頡剛先生《我對于五四運動的感想》一文給人印象最深、啟發最大。顧先生五四前后是北大的學生,五四當天雖不在北平,但對運動的觀察獨具慧眼。
顧先生開宗明義地點到:
“五四運動究竟有它的特殊成就,那便是文化建設的奠基。在五四運動以前,反抗強權是一件事,文化建設又是一件事,兩者不生關系。大家只覺得別人以堅甲利兵來攻我,我們也只有用堅甲利兵去對付;可是在文化方面,我們自有歷代祖宗相傳的一套,不應該遷就別人,所以他們喊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但在五四以后,大家知道要反抗強權,這個基礎是要建筑在文化上的,必須具有和列強大略相等的文化,無論是物質的和精神的,方可抵得住列強的侵略,于是激起了‘創造新文化’的呼聲。”
(顧頡剛:《我對于五四運動的感想》,《世界學生》1942年第1卷第5期,第4-7頁)
在顧氏看來,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的發生,實際上也是破舊與立新兩條路徑的交匯,而運動所反映出的兩條路徑各自的幼稚病(照搬西方、食洋不化)和復古病(唯我獨尊、天朝本位),在五四之后其實經歷了進一步的碰撞與中和。
顧頡剛認為,五四運動之所以能城鄉并起、婦孺皆知、全國動員,新文化運動中的白話文運動當居首功:
“五四運動所以能配合文化運動,并不是參加運動的人都有這個明顯的目標,乃是文化運動比五四運動早了一二年,正當它順利推進的時候適有五四運動的發生,既有運動不能沒有宣傳,宣傳的工作以白話文為接近民眾的利器,而白話文運動乃是這個文化運動的核心。當五四運動在北京發動之后,各處罷市罷課,所有的大學生和中學生都成了這個運動的中堅分子,而這種中堅分子即是這一二年中涵泳于新起的白話文中的人,他們一發動,白話文就推進到每個城市和鄉村里了。”
(顧頡剛:《我對于五四運動的感想》,《世界學生》1942年第1卷第5期,第4-7頁)
今天,《中國詩詞大會》受熱捧,《朗讀者》受熱捧,一些以文成名的“平民明星”也受到熱捧。這些現象明白地提示人們,目下并沒有什么古今中西之別、文言白話之爭,倒是有一點共通之處:人們內心中那些最柔軟的部分,很容易被樸素的語言和靈性的生命體驗激活。當我們見證各類以文字為生的平民明星橫空出世、“一戰成名”時,應當感謝的絕不是什么“祖師爺賞飯吃”,而是新文化運動的各位先賢干將。沒有他們整整一個世紀前的艱難推動,就不可能有現代文學革命,更不可能有這類文化領域的“庶民勝利”。
- 原標題:五四運動對現代文教的奠基之功——讀顧頡剛文有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03 11:20:15
-
西藏考古大發現:發現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現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英雄 -
發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相關推薦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179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13“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56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評論 215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
俄羅斯給朝鮮24匹馬,“他最愛的品種”
-
哈里斯下場:特朗普不尊重圣地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