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剛:“七七事變”87年后,日本自衛隊將美日軍演引入第一島鏈
最后更新: 2024-07-07 16:24:33從參與救災到參與維和
從憲法的規定看,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因此違背憲法原則創建的自衛隊,不是發生自然災害后就能立即出動的救災隊伍,也絕對不能到國外參加戰爭。
日本“能有”自衛隊已是對憲法的巨大突破,但讓自衛隊存續下去,能夠出動自衛隊(“能動”),讓自衛隊派上用場,需要有一定的理由。日本周邊國家無一個覬覦日本國土,沒有要從四大島中奪走某島嶼的設想,自衛隊在國防方面并無具體需要執行的任務。也因此,在日本政府審議預算的時候,保有巨額的軍事預算,就會困難重重。
但是,隨著日本經濟在上個世紀70年代起飛,軍費很快就膨脹了起來。
圖自《朝日新聞》2024年7月2日報道
從日本軍費支出的推移表可以看出:1970年前后,日本經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軍費開支也開始巨量提升;直到泡沫經濟崩潰的1990年代初,增幅才開始減緩;2022年以后,日本軍費再度躍升到新的巨量增加階段。
1961年日本軍費開支占到了GDP的1.2%,到了1967年開始低于1.0%,日本開始有了將軍費開支限制在1.0%的說法。但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即便有1%的限制,軍費開支也一直在快速增加。軍隊建設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不僅沒有受到1%限制的影響,反而出現了從每年不到1萬億日元,提升到每年5萬億日元左右的翻番態勢。
每年能夠獲得如此高昂的軍費,自衛隊在日本能夠做什么?
日本是個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自衛隊是否可以參加救災活動?在2000年之前,動用自衛隊參加救災活動是件非常大的事情,需要地方向國家提出申請,在中央政府授權后,才能動用自衛隊。
而自衛隊出國,在日本幾乎是件不能想象的大事。1991年美國發動海灣戰爭時,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參與了這場美國主導的戰爭,而日本僅僅為多國部隊提供了13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并未派出自衛隊。日本提供的130億美元,很少被參與多國部隊的國家提及,當然也很少有國家感謝日本的這筆資金。這在日本媒體看來如同奇恥大辱,無視憲法的限制,開始呼吁自衛隊參與多國部隊。1992年日本制定并審議通過了“維護國際和平(PKO)協力法”,讓自衛隊出國成為了可能。
2001年美國發生多起恐怖活動時,美國政治家呼吁日本一起去懲罰恐怖勢力,日本政界、輿論感受到了自衛隊超越維和范圍、正式出國作戰的機會。政界從法律層面以特別措施法的方式,為自衛隊在美國主張的“國際貢獻”旗幟下,出國作戰做好了準備。2011年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巨大核電事故,此時人們已經很容易看到自衛隊出現在災難、事故現場。
安倍布局與岸田的立法讓日本開始“能戰”
安倍晉三在2012年再度成為日本首相后,自2013年開始,日本軍費再次呈現不斷提升的態勢。不僅僅在軍費上提升自衛隊的預算,在法律層面,安倍做得更為具體。
2012年以后,日本自衛隊能夠在自然災害等場合的使用問題已經完全解決,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外不僅僅能夠維和,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日本該如何應對?換句話說,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具有在朝鮮發生戰事時迅速出動的責任,日本與美國在軍事上結盟,美國在日本遭遇侵略時有保衛日本的義務,但美軍在發生朝鮮戰爭、需要日本自衛隊配合時,日本該如何對應。
2003年日本通過立法的形式,將日美軍事同盟中規定的“日本有事”(日本發生戰事、日本國土受到外部侵略)擴大為“日本周邊有事”,為日本參與美國相關的戰爭做了部分準備。但憲法依舊限制自衛隊的交戰權。2014年,安倍通過內閣決議的方式,將“行使集體自衛權”(參加多國軍事行動)作出了新的解釋:日本在一些場合具有這樣的權力。但安倍眼里已經不單單是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時日本參戰問題,他更多地在考慮一旦臺海發生戰事,日本該如何采取軍事行動的問題。
負責對日本法律做出解釋的官員,在日本為內閣法制局長官。曾經出任過內閣法制局長官的阪田雅裕對《朝日新聞》說:“憲法的重要支柱便是不得在國外行使武力,(安倍內閣的解釋)視法律如草芥,讓法理層面出現了破綻。”(《朝日新聞》2024年6月30日)
盡管如此,自衛隊能戰問題依然存在受憲法限制的問題。2022年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后,開始重新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宣布日本保有先發制人的“敵國基地攻擊能力”。如果日本過去采取“專守防衛”,只是在加強“盾牌”的防衛力量的話,保有對“敵國基地攻擊能力”,讓日本保有了攻擊敵國的“長矛”,真正實現了自衛隊的“能戰”。
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共同訓練日本自衛隊官網
從歷史看,日本的能戰分兩個側面:一個是能夠對朝鮮半島,對中國臺灣、大陸發動殖民戰爭;再一個是能夠與其他工業先進國家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如今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復存在,日本的能戰也僅剩下對周邊國家的戰爭——用日本最常用的詞匯是“朝鮮有事”、“臺灣有事”。
日本在并未修改憲法的前提下,實現了自衛隊性質的轉變。“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軍事)同盟有事”,安倍的這句話,日本民眾十分熟悉,而在今天的日本政界已經成為國家行動中的一個必然。換句話說,日本不管是否存在“臺灣有事”,都將中國定為最大的敵對國,與中國在軍事方面徹底對立。這樣的中日軍事對立,不僅僅是這些年發布的《防衛白皮書》的最重要的內容,也是輿論近年來鼓吹的重點。
自衛隊參加“勇敢之盾”的重要意義
今年的“勇敢之盾”軍事演習,美方除了出動海陸空三軍外,宇宙軍、網軍也參與其中,并成為主要看點之一。美方動用的軍力為1萬人,而初次參加軍演的日軍則有4000人。在美國航母“里根”號駛入菲律賓東側沿岸,靠近臺灣一側時,日本的直升機航母“出云”號、潛水艇“迅鯨”將與美國航母編隊進行訓練。
“勇敢之盾”過去只在第二島鏈進行軍演,但此次日本的參加,讓軍演范圍擴大到了第一島鏈。本次將在日本領土上有9個都道府縣的自衛隊基地參加軍演,在這些地區實驗地對艦導彈。日本媒體報道說,這些地方還會“進行以中國艦艇為目標的戰斗訓練”。
到了7月16日,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霧雨”將參加到軍演中,與美國、菲律賓及加拿大的海軍進行海上救助的演練。
將“勇敢之盾”軍演拉入第一島鏈,日本預測的“周邊有事”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實戰。
1937年7月7日,一名日本士兵的失蹤,一次在北京周邊的軍事演習,挑起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當年日本內閣、輿論尚有呼吁停戰談判的聲音,但實際上則是全日本進入到了戰爭狀態,支持了整個戰爭過程。
2024年7月7日,日本參加美國軍演時,全日本上下九成的人對中國沒有好感,對中國的厭惡程度甚至要大大超過1937年七七事變前后的日本。岸田內閣與中國對立的策略、戰略也比“七七事變”前的日本更加明晰。
中日關系將在今后數年、數十年內發生何種變化?從自衛隊能有、能動到能戰,以及日本對中國的定位,這些細細思來,讓人不寒而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被傳“叛逃西方”的俄前副防長,現身克宮附近
2024-07-07 16:03 俄羅斯之聲 -
他訪俄同日警告北約:如果選擇戰爭,將會是自殺
2024-07-07 15:43 歐洲亂局 -
3.2億英鎊打水漂?英國新首相宣布取消這計劃
2024-07-07 15:03 不列顛 -
印尼解釋:此舉不針對中國
2024-07-07 13:24 -
“美國同事跟中國合作要交報告,做很多工作,這種環境下很困難”
2024-07-07 11:39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意大利對中國發起魅力攻勢”
2024-07-07 10:48 -
“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要拜登退選”
2024-07-07 09:24 美國大選 -
法國前總理:極右翼一反常態想留歐,是要從內部改變歐盟
2024-07-06 23:45 法國見聞 -
以軍襲擊加沙地帶多地,造成8人死亡
2024-07-06 22:52 巴以恩仇錄 -
勒龐回嗆姆巴佩:你沒資格說教
2024-07-06 22:00 法國見聞 -
普京三拒通話?武契奇回應
2024-07-06 19:37 歐洲亂局 -
“看到拜登,G7領導人們都驚了:比去年老了很多”
2024-07-06 19:18 美國一夢 -
匈牙利突然取消,德國“震驚”
2024-07-06 17:37 德意志 -
習近平向伊朗當選總統佩澤希齊揚致賀電
2024-07-06 17:32 -
168名商界領袖“逼宮”
2024-07-06 17:30 美國大選 -
“民主黨高層想讓她上”
2024-07-06 16:09 美國政治 -
美歐圍剿下,中國電動車“繞道”了
2024-07-06 15:56 -
英新首相要“重建國家”,把中英關系帶向何處?
2024-07-06 14:14 不列顛 -
鳩山由紀夫:充當中美之間的橋梁最符合日本利益
2024-07-06 13:35 -
習近平結束對塔吉克斯坦的國事訪問乘專機離開杜尚別
2024-07-06 12:5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