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兩會 國家質檢總局:臺灣出口至大陸產品不合格比例高
關鍵字: 質檢總局新聞發布會質檢總局2017兩會新聞發布會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
在本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首輪未予入境的食品和化妝品的名單,共有403批次的產品是被拒絕入境的。我國目前進口的農產品和進口食品,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日益增多,其安全問題也是國內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剛才支局長在表述中也提到了進口食品的質量問題,請您具體講講質檢總局會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我國進口農產品和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謝謝。
支樹平
非常感謝你關注食品安全。我們是主管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大家都說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說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所以食品安全是須臾不可放松的。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四個最嚴”對食品安全提出要求。
我們國家也出臺了《食品安全法》, 而且又進行了修訂。現在我們在食品安全上講“三個嚴”,就是“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我們質檢總局現在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覆蓋“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后”三個環節的全過程監管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大家記住這三個環節,就對進出口食品安全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第一,進口前的源頭監管。境外地區要把食品進到中國,我們要對他們的食品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就是是否能夠保證進到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國際上不管大國、小國也都是這樣做的。我們對境外要進到中國的企業實行注冊,對進出口商進行備案,還要求附出口國家(地區)的官方證書。這樣的話,就把監管的源頭伸到境外去了。
現在已經有178個國家和地區,8大類2000多種進口食品獲得準入。對89個國家和地區共16000多家食品企業實行注冊。進出口商就更多了,對12萬多家境外出口商和3萬多家境內進口商實施了備案。
第二,嚴格進口時檢驗檢疫。進口食品到了口岸要進行現場查驗,要抽檢送實驗室檢驗。發現問題,進行風險監測預警。這樣就筑起了風險防控的“防波堤”。對不合格的食品,該銷毀的銷毀,該退運的退運。
第三,嚴格進口后監管。食品進來以后還要跟蹤監管,把“最后一公里”把住。現在建立了食品進口銷售記錄平臺,僅2016年就已經錄入了55.9萬多條信息,其中對352家境內外企業列入不良記錄企業名單。這樣對進出口食品可以做到“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產品可召回”。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嚴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保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口岸上筑起一道堅強的防線。謝謝。
臺灣聯合報記者
請問支局長,我們注意到最近有大量臺灣商品列入質檢總局不合格名單中,包括今年首輪發布的未予準入的名單中,臺灣的商品就高達4成以上,有不少都是臺灣的知名品牌,而且最后銷毀處理的比例相當高。請問,這是不是意味著質檢總局對臺灣商品進口的審核和執法更為嚴格,原因是什么?兩岸已經簽署食品安全協議,農產品檢驗檢疫以及標準計量的檢驗協議,請問這些協議目前的機制運作情況如何,今年是否會進一步加強落實及合作?謝謝。
支樹平
血濃于水,我看到臺灣同胞很親切。前兩天在兩會的會場上就有臺灣地區的記者,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當時說,有一些數據要查一下。回來以后很負責地讓人把詳細數據查出來。雖然我和他沒有再見面,但是我負責地查了數據。今年公布的一月份未予準入食品、化妝品的信息中,總共公布了403批次,其中有175批次來自臺灣地區,包括167批食品和8批化妝品。
就是你說的403批中,175批是臺灣地區的,不合格率確實較高,不予準入占到43%以上,我覺得你說得非常準確。我也關注到去年的數據。2016年有722批來自臺灣地區的食品和化妝品未予準入,大概占全年總數的23.7%。這樣得出一個結論,臺灣的食品和化妝品不合格率或者未予準入比例確實比較高。所以你剛才的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和我的同事們也在查找原因。
從技術角度來說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臺灣地區進入到大陸的食品、化妝品,特別是食品批次多、品種也多。因為離得近,每批次數額不是很大,但是總批次數量很多。去年輸往大陸的食品中,臺灣地區的食品總額只占到1.3%,但是批次占到5.3%。去年總共從臺灣地區進口8萬多批,檢出了700多批,檢出率不到1%。應該說,99%以上是合格的。因為批次多,數量上也顯得多一些。第二,大陸和臺灣地區有一些企業標準執行上有一定差異。我們發現,未準予入境的臺灣食品中,在食品標準上有差異,大概有30%的食品添加劑或者新食品原料的使用和大陸的標準不太一樣。
說到這里,我就多說兩句。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5.20”以后,現在的臺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我們原來有很多合作,現在確實受到了阻礙,有些信息就無法像過去那樣暢通了,我們的標準可能臺灣地區企業、同胞無法了解。所以標準等信息不互通,就出現了這個問題。
第三,現在臺灣食品監管上還有薄弱和漏洞之處。每次發現一批不合格的,我們都給反饋回去了,但是看來有些整改還是不夠到位。這些大概是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至于你說到是不是我們對臺灣加嚴了,我今天坦率告訴你,事實并不是這樣。今天的直播,相信也有臺灣同胞在看,特別是臺灣的進口商和農民也在看。大陸對臺灣地區生產的食品、農產品,都給予了很多優惠措施,包括通關便利化措施。因為時間關系就不展開說了。但是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一視同仁的,與來自其他地區的產品一樣,不符合大陸食品安全標準的,一律不得入境。兄弟是兄弟,原則是原則,不能因為是兄弟,就放棄原則,安全該守住的還是要守住的。這一點相信都能夠理解。
至于你剛才說到,我們和臺灣地區簽了很多協議執行的情況。兩岸以“兩會”的名義簽署了23個協議,里面有7個協議和質檢相關,特別是你說的食品、農產品,包括計量標準協議等,我們當年都積極參與了。我們當時組了8個工作組和臺灣有關方面開展這些協議的落實,現在我們還是認真地在做。可惜,由于我前面說的原因,現在兩岸關系還是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統一到“九二共識”上來,溝通聯系就會比過去更暢通。
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對兩岸和平關系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嚴重影響了兩岸質檢協議、機制的正常運行。不管臺灣政局如何變化,兩岸同屬一中,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感情不會變,我們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臺灣同胞辦好事、辦實事的政策也不會變。謝謝。
消費日報記者
剛才我一直聽到標準這個話題,近年來,“塑膠跑道”、“酒店白床單”和“快遞三輪車”等熱點背后,常常引發對“標準缺失”和“標準滯后”的議論。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國家正在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力圖解決這些問題。請問,進展怎么樣?效果如何?謝謝。
支樹平
這個問題請標準委主任回答。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 田世宏
謝謝您的提問,也感謝您對標準化工作的關注。我們經常說標準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可以說,我們在經濟社會各個方面處處都有標準,處處都講標準,處處都用標準。剛才您談到這些問題確實存在,在生活中或者遇到您剛才點的這些典型事件中,往往就會問,有沒有標準?很多也反映出標準缺失,甚至標準制定滯后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中國標準化“成長中的煩惱”,更是我們標準化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
田世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標準化工作作出了深化改革的部署,改革的重點就是要重構中國標準體系,重建標準化管理機制,提高標準化科學管理水平。您剛才談到,現在改革進展情況和效果怎么樣,我想有幾個方面可以告訴記者朋友們。
第一,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把過去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和強制性地方標準整合為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已經完成了對13200多項強制性標準的清理評估,其中有超過50%的強制性標準需要廢止或者轉化為推薦性標準。
第二,優化完善推薦性標準。目前,對大約10萬多項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進行了集中復審,從復審結果來看,近30%的推薦性標準需要更新修訂。
第三,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在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的領域,特別是針對國內空白、國際上領先的一些重點項目,我們鼓勵社會團體來制定團體標準。經過一年多的試點,目前有466家社會團體制定了737項團體標準。
第四,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全面推動實施企業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取消了過去的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原來企業備案1項標準平均需要14天,現在企業標準自我公開,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應該說,簡政、減負的效果十分明顯。近一年多時間里,大約有7萬多家企業公開了28萬項標準,覆蓋的產品達到了46萬種,企業創新的活力得到了極大釋放。
第五,改進和完善標準的制定方式。加快標準的立項頻次,縮短標準的立項周期。從去年開始,國家標準立項頻次由過去一年2批增加到現在的一年4批,立項周期由8個月縮短到3-4個月。
第六,不斷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從2016年統計數據來看,中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交的國際標準提案達到160項,同比增長了113%。中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注冊的專家數已經接近5000名,同時中國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首次突破了國際標準新增量的50%。再有,我們在很多領域處于國際領跑,比如中國標準在高鐵、網絡通信、民用核電等高技術領域,還有家用電器、中醫藥等傳統優勢領域,中國標準都處于國際領跑水平。
針對您剛才談到的標準缺失滯后問題,我們將在深化改革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要優化標準的供給結構。打破政府單一供給標準的格局,構建新型標準體系,使政府標準、市場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二是要提升標準的供給水平。大力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發布一批企業標準排行榜,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
大力實施標準提檔升級工程,用先進的標準來支撐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實施新產業、新動能標準領航工程,用標準助力新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們還特別注意實施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的“接軌”工程,進一步提升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的一致性水平。
三是要提高標準的科學管理水平。我們主要是以“三同步”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就是推動科技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在新產品、新材料等方面,做科技研發的同時就研制標準,確保產品在投入生產、投放市場的時候就有標準可依。我們還要以“三化”來提高標準的制修訂效率,標準制修訂工作做到無紙化、專家投票電子化、標準編審一體化。
同時,加強對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管理,我們共有1278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這些都是中國標準的“生產車間”,只有讓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更加公開、公正、透明,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標準。
- 原標題:2017兩會 國家質檢總局:臺灣產品不合格比例高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珩
-
“朔爾茨對波蘭總統怒吼,在場領導人都驚了” 評論 30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3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58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