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
五、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
(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6.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合理確定城市落戶條件。健全以公民身份號碼為標識、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相關政策。建立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健全農戶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相關權益。
27.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群,發展壯大山東半島、粵閩浙沿海、中原、關中平原、北部灣等城市群,培育發展哈長、遼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等城市群。依托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協同發展水平,鼓勵都市圈社保和落戶積分互認、教育和醫療資源共享,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推進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體,有序疏解中心城區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功能和設施,以及過度集中的公共服務資源。推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業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
28.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順應縣城人口流動趨勢和發展分化態勢,立足縣域主體功能定位、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重點發展,防止人口流失縣城盲目建設。夯實縣城產業發展基礎,完善縣城市政公用設施,健全縣城公共服務體系,改善縣城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按照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分類引導小城鎮發展。
29.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完善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改造提升城市存量片區功能,基本完成大城市老舊廠區改造,改造一批大型老舊街區,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
(二)積極推動農村現代化。
30.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綜合考慮村莊演變規律、集聚特點、現狀分布,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半徑,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和規模。推動市政公用設施向郊區鄉村和規模較大中心鎮延伸,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郵政通信、網絡、廣播電視、物流、消防等基礎設施,發展安全堅固、功能現代、成本經濟、風貌鄉土、綠色低碳的新型農房,繼續做好農村清潔供暖改造、危房改造,推進綠色建材下鄉。實施數字鄉村建設行動。實施山洪地質災害民居搬遷避讓工程。加強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推進一站式便民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增加農村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運輸等服務供給。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鄉村綠化美化,建設美麗宜居村莊。加大農村地區文化遺產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力度。
31.完善鄉村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改造提升鄉鎮商貿網點,打造“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村級商貿服務網點。推動農村節能家電等消費,促進農村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建立健全鄉村旅游服務標準。加快鄉鎮影院建設。持續依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規范農村市場秩序。
32.豐富鄉村經濟形態。推動種養加結合和產業鏈再造,提高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壯大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特色產業,提升農產品品牌化水平,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持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完善收儲運體系。健全農村產權交易、檢驗檢測認證等平臺和智能標準廠房等設施。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組織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探索差異化、特色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帶動縣域經濟整體提升。
33.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統籌相關資金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將農業農村領域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保障設施農業和鄉村產業發展合理用地需求,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機制,鼓勵將符合法律規定、產權清晰的農村資產納入抵押擔保融資范圍,發展農業保險,允許入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并享受相關權益。
(三)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34.依托區域重大戰略打造內需新增長級。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緊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實施一批標志性疏解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尾礦庫污染治理“4+1”工程,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深化綠色發展示范,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完善國際科創中心“兩廊兩點”架構體系,深化通關模式改革,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深入推動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調上中下游共抓大保護,統籌沿黃河縣城和鄉村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3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完善內需增長空間格局。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特殊類型地區加快發展。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生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健全區際利益補償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完善區域合作與利益調節機制,推動區域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與共享,支持流域上下游、糧食主產區主銷區、資源輸出地輸入地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利益補償。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六、提高供給質量,帶動需求更好實現
(一)加快發展新產業新產品。
36.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創新體系優化組合,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37.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海洋裝備等關鍵領域,5G、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鏈核心環節,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培育一批集群標桿,探索在集群中試點建設一批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
38.加強創新產品應用。完善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等示范應用。建立重要產品快速審評審批機制。
39.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新興數字產業,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智慧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開展數字化試點示范,大力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加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力度。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數字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數字商務建設,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智慧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40.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選好用好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賦予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推動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培養培訓一大批“數字工匠”。
(二)積極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4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優化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協調,優化種植業結構,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穩步推進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實施種養結合。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加快推動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規范有序發展海洋漁業。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強化動物疫病風險防控,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
42.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有色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一體化推進網絡、平臺、安全體系建設,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應用模式和產業生態。加快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智能制造先行區。
43.優化區域產業產能布局。優化石化化工等重要基礎性產業規劃布局,嚴格控制建設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等,支持引導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依托資源要素稟賦,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基礎上承接國內產業梯度轉移。加強對重大生產力布局的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三)持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高端延伸。
44.發展服務型制造。深入推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從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轉變。鼓勵制造業企業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支持服務等。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由提供設備向提供系統集成總承包服務轉變,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
45.支持服務業向制造端延伸。大力發展面向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提高重點行業信息應用系統的方案設計、開發、綜合集成能力。鼓勵互聯網等企業發展在線定制等創新模式,創新業務協作流程和價值創造模式。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業,發展壯大供應鏈管理、第三方物流、節能環保、融資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售后服務、品牌建設等服務業,提高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能力。
(四)著力加強標準質量品牌建設。
46.健全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管理,優化完善地理標志保護標準體系。健全智能家電、智能家居、可穿戴產品等領域標準體系。繼續推進消費品國內外標準接軌工程。健全旅游、養老、家政、商貿流通、文化等服務業標準體系。優化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大力發展先進團體標準,推進團體標準應用示范。
47.持續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大力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積極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面向中小企業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健全質量認證體系,著力發揮強制性產品認證“保安全底線”和自愿性產品認證“拉質量高線”作用,加大高端品質認證制度供給,完善質量認證采信機制。加大缺陷產品調查力度,推進缺陷消費品召回常態化。健全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實施優質服務標識管理制度,完善質量統計監測體系。
48.深入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持續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傳播品牌發展理念,凝聚品牌發展共識,宣傳推介國貨精品,在市場公平競爭、消費者自主選擇中培育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加快建設品牌強國。培育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和特色傳統文化品牌,健全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管理制度,加強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和保護,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區域品牌。
七、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促進產需有機銜接
(一)提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
49.推動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建立協調銜接的勞動力、人才流動政策體系和交流合作機制,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制修訂國家職業標準,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社保關系轉移接續。進一步推動醫保服務便民高效,加快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落地應用,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服務。
50.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統一交易規則,納入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完善城鄉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的制定與發布制度,逐步形成與市場價格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總量調控制度,健全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機制,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存掛鉤。加快培育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
51.完善知識、技術、數據要素配置機制。深入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和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加大科研單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業單位試行更靈活的編制、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等運營服務。推動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分擔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質押信息平臺。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安全防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
(二)加快建立公平統一市場。
52.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標準制定、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53.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嚴禁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市場準入隱性壁壘臺賬。推進能源、鐵路、電信、公用事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開展招標投標領域改革創新試點,健全招標投標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三)建設現代流通體系。
54.優化現代商貿體系。發展高水平商品交易市場,推動消費品骨干市場轉型升級,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設施。提升城鄉商貿設施水平,改善商業綜合體、商務區、步行街等消費聚集區設施條件。建立完善農村商業體系。推動傳統零售業創新轉型。合理配置社區菜店、超市、連鎖便利店等設施,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55.發展現代物流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骨干運行網絡,完善區域分撥配送服務網絡,優化城市物流配送網絡,發展城鄉高效配送。加快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促進交通、郵政、商貿、供銷、快遞等存量農村物流資源融合和集約利用,打造一批公用型、共配型物流基礎設施,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效能。推動聯運轉運設施、場站合理布局建設,積極發展公鐵水聯運、江海聯運和鐵路快運。優化國際海運航線,強化國際航空貨運網絡,鞏固提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推動跨境公路運輸發展,支持優化海外倉全球布局,加快構建高效暢通的多元化國際物流干線通道。
八、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需發展動力
(一)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
56.持續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持續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事業單位改革,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及能夠分離的生產經營部門逐步轉化為企業。建立健全養老機構分類管理制度,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開展公建民營。將更多公共服務項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加大政府購買力度。
57.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健全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探索建立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建立假冒偽劣產品懲罰性巨額賠償制度。健全產品傷害監測、產品質量擔保等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簡化小額消費爭議處理程序。嚴格食品藥品監管,強化重點商品和服務領域價格監管。
(二)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
58.加大對民間投資支持和引導力度。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領域建設。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鼓勵和引導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59.優化投資審批和監督管理。規范有序推廣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區域評估、標準地改革等投資審批創新經驗,加強投資決策與規劃和用地、環評的制度銜接,提高投資項目前期工作效率。貫徹落實《政府投資條例》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完善投資法規制度和執法機制。建立健全投資審批數據部門間共享機制,推動投資審批權責“一張清單”、審批數據“一體共享”、審批事項“一網通辦”。加強投資項目特別是備案類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
60.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健全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大金融機構對生態環保、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等領域重大項目和工程的資金支持力度。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功能,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合理擴大債券融資規模,進一步發展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項目收益債等,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三)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61.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打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著力推動照后減證、并證。推進行政許可實施規范化標準化,推廣告知承諾制等模式。完善工業產品準入制度和企業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擴大簡易注銷登記適用范圍,建立企業破產案件簡化審理模式,開展個人破產制度改革試點。完善并嚴格執行抽查事項清單,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健全營商環境評價長效機制。
62.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的法律保護。完善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制度,完善涉企產權保護案件申訴、復查、再審等機制。對故意侵害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依法執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建立健全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評估管理體系。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確權和保護制度,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規范管理和服務。
63.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社會信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依法依規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廣信用承諾制度。依法依規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應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機制,推廣惠民便企信用產品與服務。
(四)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
64.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已簽文件落實見效,推動與更多國家商簽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等。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推進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高質量發展。有序推動重大合作項目建設。深化經貿投資務實合作,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場,積極發展絲路電商。
65.持續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全面深入落實準入后國民待遇。優化外商投資服務,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支持外資企業擴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術、傳統制造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投資,鼓勵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和參與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
66.打造高水平、寬尺度、深層次的開放高地。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先導示范效應,打造面向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的沿邊開放合作門戶。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積極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序實現貨物貿易“零關稅”、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全面推行“極簡審批”投資制度。創新提升國家級新區和開發區,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
67.穩步推進多雙邊貿易合作。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后實施工作,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工作。促進我與周邊國家地區農業、能源、服務貿易、高新技術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落實促進外貿發展的財稅政策。
68.擴大重要商品和服務進口。支持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技術、設備及零部件進口,鼓勵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進口。擴大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優質商品、醫藥產品等進口。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
九、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厚植內需發展潛力
(一)持續優化初次分配格局。
69.提升就業質量增加勞動者勞動收入。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鼓勵增加高質量就業的技能密集型企業發展,落實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規范勞務派遣用工行為,保障勞動者同工同酬。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劃,統籌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資金,創新使用方式。鼓勵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建設一批公共實訓基地,推動培訓資源共建共享。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著力幫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群體就業。
70.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健全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71.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健全知識、技術、數據等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體制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用足用好股權、期權等各類中長期激勵工具,有效激勵包括科研人員在內的企業關鍵崗位核心人才。完善股票發行、退市、信息披露等制度,推動資本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創新更多適應家庭財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進一步豐富資產管理產品,增加居民投資收益。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
72.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加大培養力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改善營商環境,減輕稅費負擔,提供更多市場化金融服務,促進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穩定經營、持續增收,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勤勞致富。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合理減輕中等收入群體負擔。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
(二)逐步健全再分配機制。
73.加大財稅制度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研究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做好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財政困難地區支持力度。
74.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省級統籌,鞏固完善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法定人群全覆蓋。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做好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逐步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健全社會保障待遇調整機制。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構建綜合救助格局。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
(三)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75.發展慈善事業和志愿服務。完善慈善褒獎制度,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規范培育發展慈善組織,落實公益性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慈善組織和活動的監督動的監督管理,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和激勵保障機制,壯大志愿者隊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實內需發展基礎
(一)保障糧食安全。
76.推進糧食穩產增產。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穩定農業基本盤,確保穩產保供。推進合理布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
77.健全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場購銷主體,科學確定糧食儲備規模、結構、布局,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糧食、棉、糖等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區域性農產品應急保供基地。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持續倡導節糧減損。
78.推進種業振興。大力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推進國家農作物、畜禽、海洋和淡水漁業等種質資源庫建設。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支持,開展農業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推進育種聯合攻關。在尊重科學、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建設現代化農作物制種基地、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和水產供種繁育基地,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
(二)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
79.增強國內生產供應能力。加大油氣勘探開發投入,保持原油和天然氣穩產增產。做好煤制油氣戰略基地規劃布局和管控。加大重點勘查區、重要礦集區、資源集中區和重要找礦遠景區找礦力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
(三)推動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80.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公共衛生、災害事故等領域應急物資保障,完善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完善國家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升級地方應急物資儲備庫和救援裝備庫,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向中西部地區和災害多發易發地區傾斜。提高應急物資技術質量標準,加大科技含量高、存儲時間長、適用范圍廣的物資研發和儲備。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區域布局,實施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工程,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必要的產能儲備,建設區域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
81.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實施應急救援中心工程,建設6個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完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強化救援裝備、技術支撐及綜合保障,推進新型裝備研發配備,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推動救援隊伍能力現代化。強化危險化學品、礦山、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生命防護,完善配套應急處置設施,提高安全生產重大風險防控能力。
82.推進災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設。實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高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提升能源基礎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油氣管道人員密集型高后果區泄露、油氣開采井噴失控和硫化氫中毒風險。優化國土空間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布局,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加固,加快構建城鄉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加快構建災害事故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通信體系。發展巨災保險。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攜程三季報:營收69億,國內酒店預訂恢復至疫前
2022-12-15 11:3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工信部:明年起,除基本功能軟件外,手機預裝APP均可卸載
2022-12-15 10:3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11月經濟總體延續恢復態勢,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2022-12-15 10:24 觀網財經-宏觀 -
國家統計局:11月房價環比總體延續降勢
2022-12-15 09:45 觀網財經-房產 -
光刻機巨頭阿斯麥CEO:什么是國家安全,完全由美國人自己定義
2022-12-14 20:20 觀網財經-科創 -
蘋果或將允許用戶從外部應用商店下載軟件
2022-12-14 19:01 觀網財經-海外 -
IPO募資額占全球一半,中國為何能一枝獨秀?
2022-12-14 15:48 觀網財經-科創 -
社科院:建議2023年GDP增速定在5%以上
2022-12-14 15:40 中國經濟 -
美兩黨議員聯合提案,欲禁止TikTok在美運營
2022-12-14 11:41 觀網財經-海外 -
原定15日舉行的11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改為網絡發布
2022-12-14 10:15 觀網財經-宏觀 -
美國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商用聚變發電依然相當遙遠
2022-12-14 08:43 觀網財經-科創 -
各地消費券又來了,本輪“紅包雨”有何特別之處?
2022-12-14 07:43 觀網財經-消費 -
納斯達克100指數納新,百度、網易等公司被剔除
2022-12-13 20:37 觀網財經-海外 -
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開放線上處方,330元/瓶
2022-12-13 19:08 醫學 -
為美聯儲放水“買單”!高盛擬再裁至少400人
2022-12-13 14:58 觀網財經-海外 -
完美世界回應是否接洽暴雪:目前無消息
2022-12-13 14:25 觀網財經-海外 -
富力聯席董事長張力在英國被逮捕,公司回應
2022-12-13 08:41 -
11月M2增12.4%創6年半新高,M2與M1增速為何明顯背離?
2022-12-13 08:04 觀網財經-金融 -
中國起訴美方對華芯片出口管制,商務部回應
2022-12-13 07:31 -
華爾街蜂擁唱多中國股票:加倉!
2022-12-12 19:22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