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瑩: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的理解與誤解
關鍵字: 傅瑩傅瑩文章中美關系中美互信中美合作中美對話習近平訪美習近平訪美行程南海問題網絡安全普世價值【習近平主席即將訪問美國,中美關系備受關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長、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9月9日在美國《世界郵報》網站刊文,縱論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的理解與誤解。傅瑩賜稿觀察者網獨家發(fā)布譯文?!?/strong>
有次我應邀在北京一個國際論壇做晚餐演講,提問環(huán)節(jié)有人問:美國有哪些方面讓中國人感到不好或者不喜歡?在場都是熟人,我就實話實說:主要是不喜歡美國人頤指氣使、居高臨下教訓人吧。令我多少有些詫異的是,在座許多美國人很驚訝有人這樣看美國。世上有些事兒,對有的人如此顯而易見,卻會讓另外的人出乎意料。
后來,我給微信多個群發(fā)去這個問題,征詢意見,得到內容豐富的反應。有人寫了很長的評論,也有人表達淳樸的想法,例如Peggy,一位母親:美國人對飲食太不嚴肅,許多餐廳盡是油炸和咸味食品。妤,小學生:美國的動畫片很好看,美國的父母給孩子自由,想做什么做什么。輝,中國西部的生意人:對美國印象最深的是高速公路沒有收費站,生活多么簡單幸福。
在所收集的評價中,既有喜愛和贊美,也有尖銳的批評,大致可以分成兩個方面:
一方面,美國的成就和美國人的優(yōu)點得到很高評價。
銳,資深媒體人:美國擁有發(fā)達的服務業(yè),商業(yè)管理水平高,電影制作和高等教育體系都是一流的。林,學者:美國的危機管理、投資管理、社會分工和協調、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程度都令人稱道。侯,母親:美國人熱情、幽默、具有人文情懷,對大自然和生命充滿尊重與熱愛,富有探索精神。海,資深外交官:美國具有強大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科技和商業(yè)天才輩出,引領并改變世界。似乎讓美國獨霸世界不行,沒了美國也不行。思、勇和昆,都是大學教授:喜歡美國的法治、平等精神、大熔爐文化的包容性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鈞,學者:美國人總是覺得做得還不夠好,不斷奮斗。敏,海外華人:中國人會永遠銘記抗戰(zhàn)中來自太平洋彼岸的支持。
另一方面,不少人對美國的對外政策和做法持保留意見,首先是美國人對中國缺乏了解。
瀾,媒體人:中國這么大,而美國媒體對華報道的關注點翻來覆去只有那么幾個議題和個別人,使得美國民眾獲得的中國信息比較片面。薇,女記者: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不喜歡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把中國看成“鐵板一塊”,實際上中國是個非常豐富和多元的社會。許,浙江生意人:不喜歡美國動不動就對中國的內政、人權指手畫腳,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和發(fā)展歷史都有很大差別。華,退休干部:美國對中國的偏見和批評會刺激對美反感和一些人的民族情緒上升。姚,博士生:美國不把中國當成真正的伙伴,在出口上有許多限制,總是在猜忌中國。Wang,年輕公務員:在美國的概念中,世界只有兩種人,美國公民和非美國公民,對美國公民無罪推定,對非美國公民有罪推定。
再者是許多人認為美國言行不一致,希望美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發(fā)展上承擔更多責任。郭,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美國人非常自大,認為自己總是正確。Misha,資深外交官:美國唯我獨尊,凡不聽我的、不與我為伍的、不符合我利益的,都堅決打壓。陳,退役將軍:美國思維固化,凡是盟國做的都是對的,堅定支持;凡國會通不過的,任何國際承諾都無效。虹和英,公務員:中國人崇尚謙虛禮讓,好面子,不喜歡美國人居高臨下那一套。普、明、雷,年輕外交官:美國人說一套做一套,對國內是一套,對國外又是一套。一方面在其他國家鼓吹民主自由人權是普世價值,一方面又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大搞強權政治。楊,生于1999年的高中生:美國電影中暴力和血腥的場景太多,不尊重人的生命,與它宣揚的價值觀不同。鄭,大學教授:美國既要保持其全球領導地位,又越來越不愿意承擔相應的全球責任。吳,一位大學講師:喜歡美國人,有很多美國朋友,但不喜歡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政策和行為,過于具有進攻性。廣平,退休體育界人士:美國堅信“強權就是真理”,這某種程度上增添國際矛盾和沖突。
盡管我的微信朋友圈未必能包括中國社會各階層的人士,但從這樣一個簡單的調查中,可以看出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具有很強的多元性。我相信,如果同樣的調查在美國進行,也會收獲“對華認知”的多元意見。這就引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對方的了解究竟有多深?能否與兩國不斷擴大的雙邊關系及其對世界不斷增長的影響力相匹配?
我觀察,中國人對美國的贊賞可能主要是沖著美國的發(fā)展經驗去的,在肯定美國的同時也把自己對中國未來發(fā)展的希冀寄予其中。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引進了大量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這一進程沒有也不會終結。與此同時,中國人對美國不喜歡的方面往往與兩國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有關,恐怕也是所謂中美“戰(zhàn)略互疑”的重要原因。
這種結構性矛盾最突出的表現是美國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成見和否定,影響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判斷。各國文化傳統(tǒng)和政治經歷不同,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去考察和判斷對方。在許多美國人看來,中國注重集體利益,缺乏民主和人權,因而“不正確”。而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美國人推崇自己的價值觀,傾向于在其他國家搞政治演變,需要保持警惕。這類簡單化的觀念使兩國相互看法大相徑庭,也影響到對彼此和對許多問題的看法。
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我作為英文翻譯陪同一個來自西方國家的代表團去上海訪問,參觀游覽中,一位外賓與我聊起來,說:你是否認識到中國人缺少自由、沒有人權?你看,上海這么好,你很喜歡,但是你不能搬到上海來居住,中國人沒有遷徙自由。我當時似懂非懂,晚上回去琢磨。第二天又碰到他時,我說,你講得對,我是不能搬到上海來住,因為我們吃飯是憑糧票的,我的糧票只能在北京使用,換成上海糧票不那么容易。另外,來上海的火車票也比較貴。
不過這個情況很快改變了,中國最后印刷的糧票是1993年,當時糧食供應已經非常充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部分年輕人成長時已不再受饑餓的困擾,他們學習和了解世界的空間和維度都很不同,行動和遷徙更加自由。當然,想去美國時辦理簽證還是要排長隊的。2014年底美方對中國人赴美簽證延期10年的新政策,推動了赴美旅游和留學的新熱潮。我從這件事學到的是,凡事都有緣由,也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調整,不能隨意地政治化?!白杂伞笔莻€偉大的詞匯,但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中國人享有的自由和人權是在擴大中,當然可以、也會更好。2004年“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被正式寫入中國憲法,中國的所有立法和法規(guī)都要符合憲法的規(guī)定。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
“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
美眾議院委員會著急:對華得想想辦法,不然就自掘墳墓
-
“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找上門”
-
澳國庫部長將訪華,“中方想要一個保證”
-
反華情緒蔓延,“美國方向錯了”
-
大眾:我們比不過中企,你們要犧牲
-
“去年中國拿下1500個新船訂單,美國才5個,想當年咱們…”
-
“澤連斯基,我要求你立即炒了她”
-
我軍向太平洋發(fā)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
開戰(zhàn)在即?真主黨“史無前例”動作,以軍緊急動員…
-
特魯多終于挺過了這波,但…
-
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
《黑神話:悟空》支持率離奇暴跌,IGN又搞“小動作”?
-
瑞士“自殺膠囊”首次使用,相關協助人員被捕
-
匈牙利明確表態(tài):將投反對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