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瑩: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的理解與誤解
關鍵字: 傅瑩傅瑩文章中美關系中美互信中美合作中美對話習近平訪美習近平訪美行程南海問題網絡安全普世價值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講話傳播很廣。最近常聽到美國人對中國涉及網絡問題的批評,甚至使用“網絡盜竊”這樣很難聽的字眼。我也是網絡使用者,不了解美國人的指控有什么技術依據和動機邏輯,但是我和許多網民聯想到的是:中國的網絡用戶是否安全?《中國日報》就曾經報道,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抽樣檢測發現,2014年60天內源自美國的2077臺木馬或者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18多萬臺主機。目前中國的基礎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廣泛使用美國的軟件設備、產品和服務。如果美國把中國視為網絡的防范對象而不是合作伙伴,那么,中國廣泛使用美國軟件是否安全?所以,我認為美國應該慎用指責和敵對的語言,因為這是要產生后果的。而在網絡安全問題上,中美其實有著很大合作空間。
事實上,中美兩國人民在價值理念上并非完全沒有共同點,例如都希望國家強大,都重視家庭,有愛國主義精神,崇尚英雄包括偉大的消防隊員,注重專業精神等等。兩國人民都追求世界和平,希望促進發展,中國重視民主建設,并且在不斷發展進步,雖然道路與美國有所不同。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否則何以解釋中國的活力,抑或美國的成功?
中美之間結構性矛盾的新因素源于美國感受到中國崛起帶來的沖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持批判態度,擔心中國要挑戰美國主導的規則和秩序,美八屆政府推行的對華接觸政策現在也面臨一些質疑。我在美國參加研討的時候,幾乎無人不問南海問題,但是沒有人能回答我提出的最簡單的問題:南海有多大?美國人關心的也許并不是在爭議島礁歸屬上的是非,而是擔心中國要把美國勢力從亞洲趕出去。事實上中美在維護亞太的和平穩定與維護南海的航行自由上有共同利益,目前看這里的航行自由并沒有什么問題。比較其他地區,亞洲在過去的20年保持了良好的穩定環境和經濟繁榮,這與中國堅持平等相待、和平合作的周邊政策,以及中美合作而不是對抗有很大關系。中國不是有帝國擴張歷史的國家,我們不認可搞強權政治和勢力范圍的邏輯,我們在周邊堅持的是平等相待、和平合作的政策。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70年前中美站在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共同立場上。二戰結束之后,中國當時的政府根據國際文書收復了南沙群島,美國對南沙島礁的歸屬應該是清楚的。即便一些現在與中國發生爭議的國家,過去也曾經以外交照會和出版地圖等方式承認中國的主權權力。
對于目前存在的爭議,中方完全是出于維護周邊和平穩定的愿望,同意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并且提出擱置爭議和共同開發的倡議。但是中國不能放棄主權,人民也不會答應失去這些島礁沙洲。今年中國對在南沙的一些島礁采取了吹填擴建,不僅將改善中國守礁人員的生存條件,而且增強了中國維護南海穩定、生產秩序和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在中國,許多人對美國感到失望,認為后者不論是非曲直,總是與在領土和海洋權益問題上向中國發起挑戰的鄰國站在一起,人們擔心美國是否要利用自己的盟國體系和中國的鄰國制造麻煩?是否試圖創建遏制中國的包圍圈?最不可理解的是,為什么美國的空軍飛機每年在中國沿海進行逾千次抵近偵查?
美國對中國倡議建立的亞投行的消極反應是一個更有意思的最新案例。這本來不應成為競爭點,但美國視之為在其主導的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之外構建新的秩序。中國的意圖并非如此,而是在現存國際規則的框架內,提供一個新的公共產品,幫助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克服基礎設施建設中面臨的資金瓶頸。美國在亞投行問題上制造困難強化了人們對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的擔心,也讓不贊成陰謀論的人感到困惑。中國的成長也伴隨民族自豪感的提升,而傷害人民的感情則會影響兩國關系的氣氛。中美兩國曾在金融危機中同舟共濟。當前世界經濟還遠沒有完全走出困境,中國經濟進入艱難的結構調整和轉型階段,美國經濟在艱難復蘇中。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事務中有需要也有可能實現全面合作,應共同應對挑戰而不是拆臺。
我認為中國與美國實力轉換的規模和速度被夸大了。在中國,沒人認為美國會垮臺。美國對中國的擔憂更多源于對自己有可能走向衰弱的焦慮不安。中國人所追求的是在現存規則框架內獲得與國家的力量和利益相符合的話語權和空間,阻擋這個自然的進程是不明智的。中國和美國都是復雜的大國,場景也在不斷變幻,很難簡單地去評判對方。我們應做的是更加主動地塑造對彼此的認知,趨利避害,保持雙邊關系的活力和穩定。
當前中美關系處于重要的調整階段,雙方需要通過增加相互理解和人民往來,促進彼此的相互靠近。中美之間已經建立了廣泛關系,例如,2014年兩國間航空旅客達430萬人次,接近于每周8萬人次,預計今后將保持每年15%的增長速度。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來到中國,有的美國人一踏上中國就不愿離開,在這里找到工作,居住生活。我在電視節目上還看到能說流利漢語的美國年輕人。中美兩國之間的巨大合作與交流說明我們彼此相互吸引,一些誤解也許會在相互更加了解之后逐漸發生變化。
許多中國人與美國人打交道之后,都有這么一種印象:美國人的對華認知往往脫離中國現實。中國有句古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F在既然美國人更加關心中國,也許可以嘗試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也需要反思。美國是一個熱衷于和很善于推介自己的國家,而中國在這方面并不那么擅長。所以,中國人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構建自己的敘事,讓外界更多了解我們。
總而言之,中美對彼此的認知和戰略選擇并非單一的線性邏輯,而是要復雜得多。所以中國領導人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理念。我們致力于與美國建立合作關系,不因政治問題或者孤立事件而受到干擾。一個建設性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中美兩國人民更好地相互理解,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受益。(完)
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已多次會見,有力推動了中美關系,期待習主席此行獲得更豐碩的成果
(傅瑩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