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人才之爭,美國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觀察者網 鞠峰】
“美國嚴重缺乏數字人才。我們的政府不僅缺乏科技精英,也沒有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米格農·克萊本表示。
自從美國商務部2018年發起“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不少在美華人留學生、學者和科學家遭到迫害與污蔑。執法部門在辦案指標驅動下,大搞有罪推定。這項計劃實施后,許多在美華裔學者開始“重新思考未來”。不少分析人士擔憂,這會削弱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
“美國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位美國學者稱。
“我覺得來美國就是個錯誤”
據香港《南華早報》2日報道,2020年2月27日,52歲的華裔納米技術教授、國際知名焊接技術專家胡安明家里來了一伙不速之客。8名穿著便衣但全副武裝的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將他逮捕。他在美國田納西大學的任教生涯很快宣告結束。求得探員允許后,胡安明服用了糖尿病藥物,然后被拷走。
16個月后,胡的案件于6月初在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開庭審理。對于胡的六項指控,包括三項電信詐騙,三項編造虛假口供——12人陪審團沒有給其中任何一項定罪。美國政府查了3年的“間諜案”以法官宣布無效審判而告終。
值得一提的是,FBI探員庫吉姆·薩迪庫(Kujtim Sadiku)在法庭承認,憑借使用谷歌翻譯的一段中文新聞稿,FBI探員們錯誤地指控胡安明是“中國間諜”。
前田納西大學教授 胡安明 (胡妻子供圖給南華早報)
但這并不是胡安明和家人的勝利。
胡出生于中國,后來入籍加拿大。被捕后不久,他工作了7年的大學對他做了停職處理。數年的通話、郵件記錄被一一篩查,毫無隱私可言。訴訟費用更是高達數十萬美元。這樁被批評人士稱為證據站不住腳的種族偏見案,永遠改變了他和周圍人的生活。
“安明賣掉了諾克斯維爾的一切,他現在住在空房子里,”胡安明的妻子、加拿大華人艾薇·楊(Ivy Yang)表示,“我覺得來美國就是個錯誤,我希望他回加拿大。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踩雷。”
對于在美華裔科學家、學者們,從2018年開始,自我保護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當年11月,美國司法部啟動了“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
美國歷史上,以一個國家的名字命名調查行動十分罕見。這項計劃美名其曰為了找出特朗普所說的“竊取美國貿易和科技秘密”的“間諜”,實則大搞有罪推定。大多數調查對象在檢方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被提起嚴重的刑事指控。且無論結果,被迫害人員有的丟失工作,有的欠下高昂的律師費用,有的名譽受損。
《南華早報》稱,這項行動計劃給美國執法部門帶來巨大的壓力,為了“抓住下一個間諜”以完成辦案指標,他們通常“撒一張過大的網”。美國司法部已經在83起案件中對中國科學家和學者起訴并定罪。FBI探員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去年夏天,FBI每隔10小時就要立一個與中國相關的反間諜案。
中美之間的競爭通常被形容為科技、經濟和軍事等全方位的競賽,但最基礎的就是每個國家吸引和留住人才、培養未來勞動力的能力。許多分析人士擔憂,將華裔的美國科學家集體調查一遍,并限制中國學生赴美求學,將讓美國喪失科技領導地位。
“把和中國的競爭作為美國走向封閉保守的借口,只會讓我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瑪麗·加拉格爾(Mary Gallagher)說,“如果美國對國際學生關門,他們只會去別的國家,最終受損的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非美國本土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美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的數據顯示,2015年在科技領域工作的人中,45%的博士學位擁有者在外國出生,這是有統計的最新數據。
NSF研究顯示,當時在美國科技領域工作的675萬人中,約有45.2萬人擁有博士學位。大約22.4%——即超過10萬人出生在中國大陸。
2015年美國科技領域博士學位擁有者約22.4%出生在中國大陸 (南華早報截圖)
《南華早報》分析稱,前幾年,許多有中國國籍科技領域學生,預計將成為美國科研的潛在“后備軍”。根據一項美國喬治城大學的研究,2018至2019學年,超過14.3萬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各所大學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其中約3.6萬名中國博士生從事前沿技術研究。但隨著一系列迫害中國學生、學者的事件發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未來。
人才是第一資源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中國政治的助理教授羅里·特魯克斯(Rory Truex)說,“現在美籍華人科學界彌漫著一種非常明顯的恐懼感。”
另外,美國還出臺了一些政策,使具有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背景的中國人更難在美國生活和工作。皮尤3月的一項研究顯示,超過55%的美國人支持限制在美中國學生的數量。美國反華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去年還叫囂應禁止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理工科,只能學習文科,例如“學莎士比亞和《聯邦黨人文集》”。
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米格農·克萊本(Mignon Clyburn)表示,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嚴重缺乏數字人才”。
“我們的政府不僅缺乏科技精英,也沒有做好人才引進工作,”克萊本表示。他曾在奧巴馬時期負責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科技巨頭首當其沖。今年5月,谷歌、亞馬遜、蘋果、微軟、推特和技術貿易協會在一起聯邦案件中提交簡報,支持H-1B簽證持有人的配偶工作的權利。他們認為美國需要建立移民制度,將技術熟練的外國工人引進美國,以促進創新。
4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警告稱,熟練工人的缺乏,有可能讓亞利桑那州價值120億美元的工廠泡湯。
而另一方面,中國正在積極吸納人才。根據畢馬威的報告,截至4月,上海超過10000家企業獲得政府批準,錄用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外籍員工,對于外籍員工年齡、申請資格等的限制也越來越松。
《南華早報》特別提到,中國將人才的競爭視為科技競爭的核心。中國政府反復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瑞安·哈斯(Ryan Hass)稱,國際局勢緊張時,通常伴隨著激烈的競爭。“當大國競爭加劇時,種族主義往往隨之而來,”他說,“我們需要嘗試打破這個循環。”
“問題是,我們希望下一代(科技人才)出現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哈斯問。
科學網7月2日報道稱,自去年開始,已有多位國外頂尖學者選擇到國內任教并引發關注。
7月1日,南京大學現代生物研究院重磅官宣,國際生命科學領域頂尖學者、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終身正教授帥克已全職加盟該院。就在一周前,清華大學也宣布,曾任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的菲爾茲獎獲得者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正式入職清華。
- 責任編輯: 鞠峰 
-
英財相:脫歐后要加強與中國關系,但…
2021-07-03 22:51 不列顛 -
美玩具商“逆勢”在華投資:518,我要發
2021-07-03 21:50 中美關系 -
“小澳,對華貿易你把握不住,放著我們來”
2021-07-03 19:45 -
發中國國旗,沒搭理美國
2021-07-03 19:2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加拿大,可恥”
2021-07-03 17:43 -
福田康夫:中國領導層重視輿論,這與民主國家并無不同
2021-07-03 16:29 -
1050億美元,這項數據中國第一
2021-07-03 16:1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王毅外長的這聲“呵”,美方聽懂了嗎?
2021-07-03 15:05 中美關系 -
美日正就臺海沖突進行兵棋推演?美國防部沒正面回應
2021-07-03 14:45 -
潘基文:特朗普讓世界陷入混亂,我“很生氣”
2021-07-03 14:21 -
“火之眼”!墨西哥灣又出事了
2021-07-03 14:08 -
王毅正告某些勢力:中國完全統一任何人無法阻擋
2021-07-03 14:03 -
日本靜岡縣發生泥石流致約20人失聯
2021-07-03 13:55 日本 -
因高價采購印度新冠疫苗,巴西總統將被調查
2021-07-03 13:41 -
中方:國際社會在提格雷問題上必須充分尊重埃塞俄比亞主權
2021-07-03 11:56 非洲之窗 -
被曝數據造假或超30年 日本三菱電機社長辭職
2021-07-03 10:21 大公司 -
6名搜救隊員確診,所在搜救隊停工
2021-07-03 10:18 美國一夢 -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中國代表持續輸出
2021-07-03 09:52 中國外交 -
美司法部長宣布“廢死”,拜登表態: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2021-07-03 09:06 美國一夢 -
駐南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斯威士蘭
2021-07-03 08:43
相關推薦 -
特朗普“點兵點將”,新班底雛形初現 評論 0美國公司急瘋了,“人人都在打電話” 評論 115全程空喊口號,她威脅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評論 399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92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72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