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殺特朗普“很不美國”?美教授抨擊“漫長黑暗”的美國政治刺殺史
最后更新: 2024-07-19 17:29:13【文/觀察者網 呂義正】
上周六,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遭遇暗殺后數小時,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就此事向美國公眾再次強調:“美國將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政治暴力是違背美國政治傳統和令人憎惡的……我們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美國發生政治暴力或出現類似政治暴力的想法是聞所未聞的。”
然而,歷史學家馬修·達萊克和羅伯特·達萊克7月15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美國漫長黑暗的刺殺史》,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能夠實現和平的政黨輪替,但針對總統的襲擊相當常見,是美國政治文化中特有的行為,也是美國另類的政治暴力傳統的一部分。他們指出,這種針對政治候選人的暴力行動的“傳統”,與美國人普遍持有的所謂“依靠選票而不是子彈”表達政治訴求的政治信仰相矛盾。
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中遇刺 BBC
文章稱:“總統和前任總統在面對政治暴力問題上將會是地球上最親密的政治伙伴,無論是誰遭遇襲擊,他們都將一致的譴責政治暴力,并將其描述為當前和平的政體中出現的反常現象。”
例如,1950 年,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試圖暗殺美國總統杜魯門,前總統胡佛寫信給杜魯門說:“暗殺不是美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 1981 年遇刺后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說,美國民眾為他的死里逃生而歡呼,正反駁了那些試圖證明美國是病態社會的少數聲音。
然而,文章在認同大多數情況下美國能和平實現政黨輪替的同時,也直言不諱地指出政治暗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文章中統計了美國歷史上的45位總統中,有4位被謀殺,僅在20世紀,就有至少6次針對現任總統的嚴重未遂暗殺,還有一次針對前任總統的暗殺,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總統被暗殺者殺害或險些被殺害。
從1865年到1901年,共有三位總統遇害,進入20世紀,1912年,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以第三黨候選人身份競選總統時,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胸部;赫伯特·胡佛乘坐的火車差點被炸毀;當選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差點被一名反精英的意大利移民勞工槍殺;杜魯門、尼克松、福特和里根都曾是暗殺的對象。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遇刺后留下的襯衫 紐約時報
很多政客將刺殺和襲擊歸咎于精神病人,然而一個精神病人可以隨意行動、輕易獲取槍支顯然不是一個良好社會的表象。文章指出,美國是所有工業化民主國家中政治暴力程度最高的國家。
此外,文章的作者還認為,并非所有政治暗殺都會像政客期望的那樣引起公眾的同情。
作者列舉了杜魯門遇刺后1950年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慘敗,老羅斯福遇刺后將刺殺事件歸咎于媒體煽動、隨后競選失敗,福特兩次遭遇刺殺后一次差點輸給里根、一次敗給卡特,唯一的例外只有演員出身的里根……可見,總統候選人遇刺后取得公眾支持更多是例外而非常態。
最后作者則對上周六特朗普遇刺事件表達了態度,盡管刺殺事件讓“MAGA”的支持者們對特朗普產生了同情,甚至一度讓批評者們也對他產生了同情,但作者們強調,這次襲擊也可能讓一些美國人想起特朗普作為混亂和暴力制造者的角色,尤其是在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事件中。
經歷了這一次對總統候選人的刺殺后,美國社會的政治極化恐怕已經難以被彌合了,連兩位作者都想盡辦法,在批評美國暗殺史的同時,不忘“陰陽”特朗普。而政治極化衍生出的政治暴力,無論是媒體輿論還是現實行動,恐怕都會在之后的美國政治中愈演愈烈。也許真的像這兩位作者所言,在美國人看來,暴力政治或許是“很不美國”的事情,但絕非不常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呂義正 
-
日方時隔52年首次同臺灣地區實施海上聯合訓練,我外交部回應
2024-07-19 16:54 臺灣 -
為破解他的新款三星手機,FBI求助這家以色列公司
2024-07-19 16:49 美國槍擊案 -
馬爾代夫外長扎米爾將訪華
2024-07-19 16:29 中國外交 -
歐爾班建議歐盟就烏和談問題與中國溝通,外交部回應
2024-07-19 15:58 烏克蘭之殤 -
林劍:美國靠欺騙在國際社會‘帶節奏’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2024-07-19 15:56 中美關系 -
北約討論“收回中國在歐基礎設施項目”,外交部:毫無道理
2024-07-19 15:48 -
“特朗普勝選幾率加大,美盟友考慮重調對華政策”
2024-07-19 15:46 觀察者頭條 -
特朗普正式接受提名,演講高呼“贏!贏!贏!”
2024-07-19 14:55 美國大選 -
搞氣氛還得看特朗普…
2024-07-19 14:48 美國大選 -
七年來首次訪華,加外長最新表態
2024-07-19 14:39 中國外交 -
“我為了所有美國人”、“我能站在這里全靠上帝”…
2024-07-19 11:49 美國大選 -
美駐特拉維夫辦事處附近傳出爆炸聲:1死7傷,胡塞武裝宣布負責
2024-07-19 11:31 -
“中國偷走美國人工作”?回旋鏢飛了8年…
2024-07-19 11:30 美國大選 -
俄羅斯副防長率團訪朝 金正恩會見
2024-07-19 10:56 朝鮮現狀 -
中方對美國進口的丙酸征收反傾銷稅
2024-07-19 10:48 中美關系 -
菲方扣押至少79名中國公民,我使館發聲
2024-07-19 10:23 中國外交 -
馮德萊恩:歐洲鐵娘子,還是“芭比娃娃”?
2024-07-19 10:17 -
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在108醫院向阮富仲授予金星勛章
2024-07-19 10:15
相關推薦 -
刺激消費,全民“發錢”這招可行嗎? 評論 81美國申訴后奪銅,羅馬尼亞徹底怒了 評論 245“去過中國30次,反對中美敵對”,共和黨猛攻他親華 評論 186“阿克薩洪水策劃人”辛瓦爾被選為哈馬斯領導人 評論 340“中國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國做不到的” 評論 157最新聞 Hot
-
澳大利亞奧運選手涉嫌在巴黎購買可卡因被捕
-
馬杜羅:WhatsApp見鬼去吧,建議改用微信…
-
日本長崎拒絕邀請以色列,G7另外六國不干了
-
美國申訴后奪銅,羅馬尼亞徹底怒了
-
他欲召集拉美17國開會討論委局勢,還請求美國支持
-
共和黨人一看,覺得自己又行了
-
“他建議我主修中文,這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
-
他遭美司法部逮捕,被控受伊朗指使欲雇兇刺殺特朗普
-
“去過中國30次,反對中美敵對”,共和黨猛攻他親華
-
“跟隨歐洲盟友步伐,他計劃訪華”
-
烏軍突入俄境內7公里,俄稱擊退進攻
-
“中巴合作不應滿足于現狀,加入‘一帶一路’是根本措施”
-
員工曝波音工廠亂象,“換問題艙門像換內褲一樣頻繁”
-
“阿克薩洪水策劃人”辛瓦爾被選為哈馬斯領導人
-
“美印擔憂:更親華的派別可能要上臺…”
-
CNN感慨:中國又有“突破性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