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崢嶸、劉昆侖:美國對華戰略新定位——清晰與模糊
關鍵字: 中美關系特朗普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國情咨文中美競爭中美合作【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廖崢嶸 劉昆侖】
特朗普執政一年來,努力與奧巴馬時期的亞太政策進行切割,不再提“亞太再平衡”、“轉向亞太”戰略,拋棄了對朝“戰略忍耐”,進而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新概念,但是迄今沒有呈現多少具體內容。輿論認為,特朗普的亞太政策、對華政策屬于“問題驅動而非戰略驅動”,專注于一個個具體關切,缺乏整體性、一貫性,呈現出碎片化特征,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政策框架。
歲末年初,特朗普政府完成了《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總統國情咨文》以及《核態勢評估》等重要報告的發布,較為全面地歸納、勾勒出特朗普的政策立場、取向。對中國來講,值得關注的是新報告首次正式明確了當前美國安全的首要關切是大國間競爭而非恐怖主義,而中國則與俄國并列為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地緣、經濟和價值觀方面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將中國視為美國的全面競爭對手和主要安全關切,美國戰略界早有此類認識,但從未在官方重要文件中集中加以確認,可視為對中國的新定位。美國的對華政策一直保持了兩面性,即接觸/交往+遏制/防范,或者競爭+合作。
當它需要中國的合作,或者試圖通過接觸影響中國政策時,可視中國為利益攸關方、合作方,當它不滿中國的政策時,則視中國為需要遏制和防范的對手。美國對華政策一直在這兩付面孔中間來回搖擺,但是從來沒有徹底倒向某一邊,而是努力爭取實現某種平衡。中美關系得以在波折中保持總體穩定,在波動中發展。
但仔細分析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新定位,真的意味著美國的對華兩面性漸漸向對抗性更強一邊收斂嗎?
競爭對手的含義可以相當寬泛。大國間本來就是競爭對手關系。考慮到新報告出臺的背景,它指的顯然不是一般的競爭關系,釋放出美國對華政策趨強的強烈信號。這意味著,經過近幾年內部政策大討論,美國已經完成了對華政策新共識的凝聚。這個共識首先在于否定美國過去的政策。
美國意識到,過去幾十年美國企圖通過接觸政策將中國拉入國際經濟體系促使其自由化的戰略設計“失敗了”;美國覺得,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幫助中國發展壯大,但沒有促使中國朝著美國希望的方向發生政治社會變化,這是一個歷史性錯誤。[1]進而,報告將中國明確為戰略競爭對手,似乎提高了中國在美國政策中的重要性。
但是對美國來說更為重要的對華戰略,這幾份報告體現得并不清晰。美國應該如何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如何將中國作為全方位競爭對手來制定和實施政策?美國的中國大戰略如何調整?這一類的共識目前還看不到。新的系列報告解決了重新定位中國的問題,這只是一個認識問題,但更重要的策略問題卻不太明了,報告遠非一份清晰的對華政策路線圖。特朗普政府如何根據新定位制定新戰略、實施新戰略,需要繼續觀察。
“全面戰略競爭對手”當然散發著對抗意味。隨著中美相對實力的變化,美國焦慮感上升,為維護其在地區的主導地位,更為頻繁地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近年來,中美在南海、釣魚島、臺灣以及東北亞穩定和戰略平衡等問題上出現過尖銳對立,美國對華政策走強是一個大趨勢。但是,中美關系的復雜程度可能超過歷史上任何一種雙邊關系,特朗普的戰略目標和策略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協調困難,多重因素制約著美國政府的對華新戰略朝著全面對抗的方向發展。
中美經貿關系是全球化的一個縮影。全球化造成難以分隔的相互依賴。中美兩國加起來,經濟總量占全球的40%,商品出口占全球的25%,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占全球的30%。在如此大的體量下,雙方的相互依賴程度更深,中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雙方的需求成就了對方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需要,為對方創造了增長和就業。
美國政府正在對中國鋼鐵鋁制品等展開貿易救濟調查,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但是美國政府也在仔細斟酌這些措施的分寸。中國有足夠的條件展開報復性措施,比如中國商務部近期宣布對美國出口中國的高粱進行反補貼調查。
同時美國的懲罰性措施也可能誤傷自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的中國投資項目中,有的項目可能美方才是背后大股東。
中美經貿不但相互交融,而且共同植入全球產業鏈。中美在同一個開放的全球市場上開展經貿往來,本質上只能是互利共贏。這與當年美蘇之間各自建立和經營兩個平行的國際經濟和市場體系完全不同。假想中的中美冷戰沒有任何經濟動機支持。在開放的全球市場條件下,美國無法動員和組織起一個將中國隔絕在外的經濟體系,進而在這個基礎上組織一個全面對抗、遏制中國的國際統一戰線。
當年美蘇采取了全面的對抗性政策來應對對方的威脅和挑戰。中國是所謂崛起中的新興大國,面對美國這一守成大國,中國一直努力防止冷戰格局重現,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邏輯。
一個辦法是積極融入現有體系和秩序,按現有的規則實現和平崛起。當然中國也在積極推動現有秩序和規則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改變,這是規則所允許的。這些策略合情合理,有利于世界和平發展,對美國和世界其它國家不但不形成威脅,反而帶來了發展機遇,美國無法拒絕。美國即使有遏制中國的政策,其它國家也會保持距離。
中國的政策取向是增進合作,而非對抗,因為這符合中國的最大利益。特朗普的新報告突出大國競爭,不提中美合作,視中美競爭為首要國家安全關切,體現出強烈的冷戰思維。但是這更象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定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3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9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4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3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評論 102最新聞 Hot
-
“日企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