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保障:新中國經驗vs市場化教訓
——瑪雅專訪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關鍵字: 醫療醫療改革私有化醫療利益集團過度競爭以藥養醫與國際接軌免費醫療國家治理體系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
瑪雅:一盒格列衛在中國賣25000元,是通過什么渠道進口的,為什么價格會翻成這樣?既然印度的仿制藥這么便宜,我們為什么不從印度進口呢?
李玲:印度的藥沒有通過我們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準。至于進口格列衛價格為什么會翻成這樣,這是非常揪心的一件事。我跟一些跨國公司談過,憑什么你們的藥在中國賣得那么貴?很多藥專利期都過了還賣那么貴?他說我可以降價,但是在中國的營銷成本非常高,因為你從來不給我量的優惠。你給我量,我價錢就可以降,但你是一盒一盒買的,所以價就高。
你看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9%財政投入這么龐大的費用,但醫藥費不到10%。我問他們管理部門是怎么控制的?他是以國家為主體全球采購,跟全世界大的跨國企業談。英國6000萬人口,他以量來換價:我6000萬人的市場給你,你給我什么價?這實際上也省去了這些藥企的流通成本,藥企還是賺的,就能接受這個價格。所以英國人用的是最好的藥,價格又很低。
瑪雅:以量換價,中國這么大的需求量,我們什么價換不來?
李玲:我們國家誰在算這個賬?現在是各省招標,一個省跟跨國公司是談不下價的。中國30多個省市區,哪怕丟了你這個省他也不會降價,除非是以國家為主去和他談。我跟英國NHS前總裁談,他都不能理解。他說,我6000萬人的市場跟他們談,談成白菜價,你們13億人可以談更好的價呀!你們這么好的討價還價的優勢為什么不用? Why not?過了一會兒又回來問,Why?
我感到非常悲哀,我們國家誰在管這個事兒?誰在對老百姓的健康負責?所以我們的治理體系要變,不能光說為人民,要有切實管事的機構。發改委30多個司局,真正涉及社會的只有社會發展司,其他全是經濟。但是你看國外的機構設置,民生是大頭,經濟是小頭。比如美國勞工部,十幾萬人,衛生和人口服務部也是巨大的。
瑪雅:說到底,是為誰服務的意識問題。就像毛主席說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李玲:實事求是說,毛澤東當年做的事就是打基礎,播下種子,讓后人收獲。真的就是習總書記說的,功成不必在我。中國農村改革從包產到戶開始,這在短期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但是別忘了,是1949年到1978年農業合作和人民公社奠定的基礎——農田的平整、8萬座水庫的修建、先進化肥種子的使用,還有大量人才的培養。人民公社解決了農民的醫療問題、教育問題,1979年是在這個基礎上放開以后,農村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府最該作為的是在民生領域
瑪雅:從“格列衛”仿制藥案,我們得到什么啟示?
李玲:得到的啟示是,國家要對老百姓的醫療衛生負責,遠遠不是建立醫保就完成了,何況我們現在醫保水平還很低。需要做一個制度設計,從醫療、醫藥、醫保全方位入手,幾方面形成聯動,才能為老百姓提供健康保障。現在北京的人均醫保水平已經超過臺灣了,北京大概是7000元,臺灣是5000元人民幣。但是臺灣是高水平的免費醫療,北京很多進口藥都不報銷。為什么花錢多卻不如臺灣做得好?就是沒有制度安排,沒有宏觀把控,太多的錢浪費了。
國家治理不能大撒把,以為只要放開就好,甚至不惜裸放。就像一家人過日子,當家長的心里得有數,錢要花在需要的地方。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事事窮。花錢沒算計,一個家必垮無疑。2014年發明的這個詞——“任性經濟學”,不無調侃,但發展經濟當然不能信馬由韁,走到哪是哪。現代經濟要有計劃、有規矩、有管理,我們的決策者,包括參與政策研究的人,都應該好好想一想,現在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要真下一番功夫去謀劃,去管理,現在下的功夫遠遠不夠。
特別重要的是加強黨的領導。科教文衛都是民生領域,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一定要配備強有力的干部,而不是為了滿足班子的人員構成湊一個人去分管。2009年基層醫改啟動,開始階段起色也不大。當時的李克強副總理親自抓,很好地利用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動員組織各省領導積極推進,基層醫改取得了巨大成績。
瑪雅:就像你說的,關鍵就在用人。把思想好能力強的人放在社會建設的重要崗位上,以我們體制的優勢和力量,就能搬掉新的“四座大山”。
李玲:所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個重要的內容是社會建設。政府最該作為的是在民生領域,因為市場在這里是失靈的,政府必須得管。現在各級政府都在搞經濟,當然發展經濟是搞好民生的基礎,但在議事日程上民生應當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以中國政治體制的優勢,醫改根本就不難;難就難在沒人管,空談。
所以我說,反腐大快人心,抓民生才能真正獲得人心。抓民生,醫療是個好的突破口,我希望醫療可以作為新一屆中央的一個重點。不夸張地說,改革開放30多年,最大的副產品就是人都病了。生活方式、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心理壓力……方方面面的問題所致,人都病了。老百姓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醫療,政府在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如果能夠讓老百姓看病可以低費甚至免費,就能大獲人心。
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
瑪雅:現在強調“四個全面”,其中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你有一個觀點,要以社會建設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增長新動力。你是怎么認識的?
李玲: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一方面能夠解決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確保初戰告捷,凝聚民心;另一方面又能引領經濟、政治改革,重新凝聚新的增長動力,重構市場經濟的社會基礎,凸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也就是說,社會建設承前啟后,既是經濟建設的延伸和深化,又是民主政治和黨的建設的基礎和鋪墊。
在我看來,“中國道路”與其說特殊在經濟發展道路,不如說特殊在社會發展道路。社會革命先于經濟革命、社會建設促進經濟建設,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共同經驗,是中國道路成功的一個特殊秘訣,是“中國特色”的特之所在。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是新中國后來居上的法寶,是共產黨凝聚人心的旗幟,也是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人間正道。
瑪雅:社會主義制度下,共產黨是中華大家庭的家長。如果過分相信和依賴市場,政府不再以民為本、為民做主,讓老百姓自立門戶、自謀生路,我們的制度基石就會動搖。
李玲:政府是公眾利益的最佳保護者,但中國今天給老百姓的保護應該更多些。現在的社會政策僅僅是托底,但是底在哪里?我們有沒有免除百姓的擔憂?我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講中國醫改,人家問,老百姓看病還要錢嗎?我說要錢。人家一句話就把我問死了:那你們醫改好在哪呢?人類社會已經走到這一步,連巴西、南非等發展中國家都是免費醫療,你們還沒免費,還要那么多錢,你們再改能有什么成效?我無言以對。
什么叫現代社會治理?現代社會治理就是組織起來,建立富人幫窮人,年輕人幫老人,健康人幫病人的制度,給老百姓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并不見得要全免費,前30年也不是免費,是低費。組織起來,大家一分攤,成本就低了。共產黨走到今天,憑的就是超高的組織能力。這些年來中國所有最大的成就——航天、高鐵、奧運會,包括抗震救災,一定是發揮了共產黨的組織優勢。
所以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優勢在哪里。發展市場經濟,市場要利用,但它就是個平臺。不要把市場當成魔棒,它變不出花樣來。中國道路的成功在于有一個代表人民的、有強大治理能力的國家,從而能夠為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公平正義的前提。在今天,如何使這樣的國家不變色,要靠完善的制度體系,也就是國家治理現代化。
瑪雅:堅持中國道路,保證國家不變色,這是關乎中國未來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李玲:現在講紀律,講規矩,紀律和規矩的后面是我們要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這才是最大的政治。官員腐敗成這個樣子,說到底就是一點理想信念都沒有了。紀律和規矩一直在那,他根本沒遵守,就要反思出了什么問題。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那么多偉大勝利,其實就是道路正確。走對了路,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
中國當年創造了全世界至今還在學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今天,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二,我相信只要我們選擇正確的、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醫療就不會是克服不了的世界難題。
2015年8月于北京
(瑪雅,鳳凰衛視出版中心主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