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鳴:下一階段經濟增長靠投資還是消費?不如先厘清“刺激消費”的幾個誤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鹿鳴】
老百姓到底是有錢不敢花也不愿花,還是老百姓口袋真沒錢花?這是前段時間社交網絡爭議的焦點。
當然,對普通人而言,不管有沒有錢,都得消費,有錢多花點,沒錢少花點;沒有打折促銷,就再等等;有了優惠或消費券,就趕在到期前花一波。
疫情以來至今,呼吁政府發錢、發券的呼聲不時響起,民間支持或不支持的聲音也非常對立。雖然全民發錢一直沒有回響,但有些地方選擇發放消費券,不是全國性的政策,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上一次領到消費券是什么時候。
2022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要求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隨后,多地緊跟政策,陸續發放消費券,以期提振消費市場活力。據新華社報道,北京發放“綠色節能消費券”,每份券包總金額1500元,可購買符合條件的21類綠色節能產品;成都發放數字人民幣線上消費券,金額共計1.6億元;太原投放5類22種數字消費券,財政總投入4.2億元;山東發放汽車消費券15萬張,預計高達5億元;佛山發放針對家電產品的消費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螞蟻金服研究院研究發現,1元政府消費券能夠刺激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實際中這一杠桿效應或許更大,5倍甚至10倍以上。到2024開年,個別地區又“撒”了一波券:廣東“粵消費 粵精彩”“惠購湖北”、天津“歡樂迎新 暖心購物”。
但是,這波潮流中大多數地區都沒有跟進。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消費券在發放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電子消費券的惠及人群多為學生及中青年群體,銀發族一般拼不過手速,甚至沒法領取消費券。再比如,消費券的使用也面臨各種限制條款和規則不完善問題,部分產品和門店不參與使用,個別商家會提出限制使用等臨時性規定。更甚者,部分地區還存在倒賣消費券情況。
再者,發放消費券其實本該是商業促銷行為,政府不宜深度參與,更何況消費券對消費刺激存在短期效應,這是多地政府不再繼續跟進的重要原因。
換言之,政府更應該著手出臺多樣化政策,通過價格補貼、降息、品質監控等間接調控措施促進消費,通過稅收優化、準入放寬、標準嚴格、產業引導等多方位改革,激發更多企業供應高性價比產品引領消費,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增長促消費,更非驅趕式“發文”促消費。
若仔細回看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重點是“擴大內需”,而非簡單的“刺激消費”。如何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聯系,從而進一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下一階段的經濟增長到底應該靠“消費促進”,還是“投資拉動”?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聯動在于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這些值得思考。
資料圖/中新社
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困擾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兩年的數據顯示: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同比下降0.2%。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同比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商品零售額395792億元,同比增長0.5%;餐飲收入額43941億元,同比下降6.3%。2022年,旅客運輸總量56億人次,同比下降32.7%;旅客運輸周轉量12921億人公里,同比下降34.6%。
2023年是疫情后全面放開的首個完整年度,年度數據統計剛剛發布。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7490億元,比上年增長7.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4005億元,增長8%。商品零售額418605億元,比上年增長5.8%。
由于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略微下降,因此根據連續年度數據可以看出,2023年消費需求一定程度上已經恢復,但消費增長態勢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且存在結構性問題。例如,餐飲、糧油、煙酒、服裝衣帽、體育運動等與居民衣食行高度相關的生活必需品消費占比較高且增長穩定;家電音響類、家具、化妝品等商品的消費增長乏力,文化辦公及建筑裝潢類商品消費下降顯著。2023年金銀珠寶類產品消費同比增長13.3%,也一定程度反應居民消費喜好轉向以保值增值為目的投資品。
數據來源:《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其中原因多且雜。從國內來看,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勞動力價格上升對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阻力,中低端產業向高端、新興戰略產業轉移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政策見效和配套產業完備需要時間;中低端產業向海外轉移,地產軟著陸、壓降地方政府債務等主動調整,加劇了國內產業的坍縮。
從國外來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通過提高貿易壁壘限制中國外貿企業出口,海外市場開拓受阻;通過禁令和針對性審查等手段限,制高端技術產品及服務出口至中國,戰略性抑制中國的科技進步、產業升級;通過美元持續加息,左右國際資本情緒,影響中國股市和匯率異常波動,加速資本外逃。除此之外,外部客觀干擾還包括疫情防控、局部戰爭、地緣政治變化等。
上述種種因素產生的最終表現是中國企業減產甚至倒閉,降薪裁員,導致居民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增大,消費意愿降低、消費降級,悲觀情緒彌漫。因此,對于如何擴大有效需求,各級政府可謂絞盡腦汁,前有淄博燒烤,后有“爾濱”冰雪大世界,春節檔的壓力留給其他傳統旅游熱門城市,但這些爆紅的網紅城市及網紅項目能否成為長久經營,仍需時間和民眾的檢驗。
居民杠桿率高企,阻礙消費形成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已由2012年的33.8%上漲至2022年的71.8%。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布的各期《中國杠桿率報告》則顯示,居民杠桿率從2009的20%左右增長至2022年的61.9%,2023年上半年已達63.5%。
兩家機構的統計口徑存在一點差異,但兩者的數據趨勢基本一致,都展示了這十多年來我國居民杠桿率持續走高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該指標基本保持穩定。
這一指標說明的是居民總負債與GDP的比值,反映居民對借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居民杠桿率的高低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關,那么到底多高才算高?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中國居民杠桿率不算高,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是75%,更低于危機時期的日本和美國。有人則認為,85%是閾值,超過這個閾值就非常危險,容易爆發債務危機。也有研究表明,中國的居民杠桿率盡管略高于處在相似發展階段的經濟體,但比馬來西亞和泰國低多了。無論如何,從這一指標的翻倍式增長可以看出,現階段該數值已經很高了。
十幾年來,我國居民杠桿率持續增長,期限結構中中長期貸款約占七成以上,按揭和消費貸合計也在七成左右。部分群體可能存在助學、旅游、醫美等消費方面的需求,但對于大多數居民而言,房子和車子才是“大件”開銷。因此,居民杠桿率主要被房地產按揭貸款和以車貸為主的中長期消費貸款推高。2020年以來,居民杠桿率穩定在65%以下,這與房地產行業調控不無關系。
房子是每個新婚家庭的“剛需”,車子是中產階層、“成熟”男人的標配,諸如此類的傳統觀念掏空了不少家庭的六個錢包,年輕人為銀行打工,為昨天賺錢,淪為“房奴”“車奴”。再加上“裸貸”“美麗貸”“校園貸”等這些居民加杠桿過程中出現的亂象,遍布街頭的“信用卡套現”和一筆勾銷的P2P貸款,驚魂未定……誰還敢“杠上開花”?
電視劇《小歡喜》劇照/資料圖
擴大內需要靠“消費力”
所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消費意愿。當支付能力不足時,強烈的消費意愿會呈現“降級”態勢,出現“反向消費”或“口紅效應”,消費者以物美價廉取代對品牌的追求。數據顯示,耐克、阿迪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顯著下降,國內品牌則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潮牌、國貨、折扣店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這一趨勢可能成為未來的消費主流。當然,這其中的影響因素也包括國貨品牌自身的崛起,以及國人民族情緒的推波助瀾。
可以預見,未來國內消費品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動輒百分之幾十的利潤率時代一去不復返。市場更加細分,產品品質更優。這不僅利好消費者,更利好中小微企業。每每看到某國的“小產品”賣上“大價錢”,不少人對國貨既有期許,又“恨鐵不成鋼”。
在精細化時代,高科技、創意等高大上的詞匯,不應只和“大國重器”捆綁在一起,“產業升級”也不是遠離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大事件。食品安全可以更嚴苛,玩具附加藝術審美,家具多用安全材料,諸如此類的案例不也稱得上創新、升級、高質量?
同時“挑剔消費者理論”表明,想在這些層面得到提升,意味著普通消費者要變得更加挑剔,更加愿意表達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多方助力才能促進產品及服務品質的提升,這是普通人能為產業升級做出的巨大貢獻。
從支持民族企業和回歸理性消費的角度來看,這不啻為一個好現象,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內需不足和高質量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升“支付能力”才是當前擴大內需的關鍵。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世界老三換人:“日本自尊心受損,德國也笑不出來”
2024-02-17 11:34 日本 -
1月上海新房成交3786套同比降58%,業內:小陽春行情值得期待
2024-02-14 19:06 觀網財經-房產 -
券商原副總裁違規炒股,被罰沒近1.2億元
2024-02-12 22:34 觀網財經-金融 -
1783萬元!證監會公布2024年“1號罰單”
2024-02-11 22:37 觀網財經-金融 -
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中國證監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4-02-09 13:33 -
證監會發布首批重要貨幣市場基金名錄,共13只
2024-02-09 13:10 -
虛增利潤1246萬余元,上海思爾芯因欺詐發行被證監會處罰
2024-02-09 12:08 股市 -
證監會集中處理多名從業人員違法炒股
2024-02-09 11:30 股市 -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3月1日起正式封關運行
2024-02-09 07:35 -
深交所:公開譴責恒大地產!
2024-02-08 22:24 觀網財經-房產 -
三連陽收官:近4800股上漲,北向資金連續8日加倉
2024-02-08 16:26 經濟晴雨表 -
9個月出售17億美元非核心資產,阿里接受“斷舍離”
2024-02-08 15:4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被列“涉軍清單”,長江存儲:駁斥任何威脅美國家安全的指控
2024-02-08 14:25 觀網財經-科創 -
三大指數齊飄紅,近4000股上漲
2024-02-08 10:32 觀網財經-金融 -
國家統計局:1月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3%
2024-02-08 09:49 中國經濟 -
營收同比增長44%,海外市場扛起阿里電商高增長大旗?
2024-02-07 23:0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官宣再回購250億美元,阿里美股盤前漲超5%
2024-02-07 21:02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阿里發布三季報: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
2024-02-07 21:0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傳SHEIN正尋求中方批準,將造美股近年最大IPO?
2024-02-07 18:05
相關推薦 -
孟臨時外長:或將重新審查孟印諒解備忘錄 評論 20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評論 86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403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47“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朔爾茨:令人痛苦
-
0.5m影像超90%,中國民企發布世界首張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
-
美媒改口:烏空軍F-16墜毀可能并非“友軍誤擊”
-
人命都不管合理嗎?“總理想干什么都行!”
-
特朗普賓州集會,突發這一幕
-
波蘭怒了:烏克蘭人還想不想入歐?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