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前芝:一個基層連長眼中的南昌起義
關鍵字: 南昌起義的意義南昌起義領導人南昌起義共產黨八一建軍節南昌起義八一建軍節90周年【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前芝】
這幾天,以南昌起義為故事題材的主旋律《建軍大業》正在熱映。看著片中一眾小鮮肉的表演,我想到了之前讀到的一份當年參加了南昌起義老兵的回憶錄。這個老兵叫李亞民,起義時也是一枚小鮮肉,任賀龍所率第二十軍二師步兵四團三營六連連長。他的回憶錄,為我們認識90年前那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暴動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從中也看到了不一樣的南昌起義。
一、下層官兵以為是“東征討蔣”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的國民政府形成“寧漢分治”。6月,武漢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分三路出兵“東征討蔣”。7月中旬,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也做出“分共”決定,正式與共產黨決裂并開始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在此前后,中共自己也在秘密計劃發動起義來挽救革命。譬如,6月17日、20日,中共中央兩次召開常委會,討論在湖南實施暴動的可能性,甚至都已經商量好了具體的起義計劃與分工,由周恩來指揮,但由于受到共產國際的反對只好放棄。以上是南昌起義的背景。
南昌起義前夕,李亞民所在部隊駐在湖北黃石港、石灰窯一帶。一天晚飯后,賀龍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第一句話就是“同志們,我們要出發打仗了。”有人問,是去“打南京的反革命蔣介石?”賀龍對部下的提問不置可否,他只是籠統地說:“這次行動只說東征,而究竟到哪里,這是軍事秘密。如果有人要問你們開到哪里去,就請他來找我賀龍!”實際上,對于發動起義這樣的重大決策,當時不僅連以下官兵不知情,連賀龍本人也還不太清楚。
最早決定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的,是在1927年7月中旬的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議上,會議初步決定,以在“東征討蔣”口號下云集九江、南昌一帶的共產黨領導的或接近共產黨的部隊為基礎,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周恩來為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
25日,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決定,以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義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起義成功后,起義部隊迅速南下,占領廣東,取得通道,求得共產國際的援助,再行北伐。這項決定,當時連黨員都還不是的賀龍不可能知道。會后,各路人馬組織部隊向南昌集中。賀龍部應該就是在這次會議后得到消息,前往南昌的。
賀龍真正得知起義消息,是在7月28日,周恩來前往其軍部,告知他中共中央關于南昌起義的決定和具體行動計劃,并征詢他對起義的意見。賀龍態度堅決的表示:我完全聽從共產黨的命令,黨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周恩來代表中共前敵委員會任命賀龍為起義軍的總指揮。
李亞民等人與部隊一起從黃石港乘船東下,經南潯路于7月28日到達南昌的牛行車站。他所在的四團駐在沿江車站附近。他的部下議論紛紛,“東征”怎么跑到南昌來了。李亞民自己也“有些疑惑”。
31日晚,他所在營營長王炳南突然召集全營連長到江邊,神情激動地說:“今晚有情況,各連結合隊伍到江邊警戒,不許吹號,要肅靜。”接著又講了幾條注意事項:不許在木排上洗澡和睡覺;不許城內的軍隊夜晚過江;防止上游來敵人。隊伍按命令在渡口部署完畢后,王炳南與四團團長賀文選來查看警戒線,這次明確告訴了幾位連長:晚上要繳城里反革命軍隊三軍、六軍的槍(屬朱培德的第五方面軍管轄),接著交代,隊伍全部用白手巾系在左胳膊上,十二點行動,并再三強調,行動時不要亂打槍,進城后不許到老百姓家去。李亞民率部潛行到車站附近的巡防隊院外竹籬下,等待城里統一信號。
“趴”,一聲槍響從南昌城頭傳來。李亞民率部立即高呼“沖啊”朝天打了兩槍,士兵們沖進院內,將還在睡夢里的敵人全部俘虜。天亮后,李亞民所在四團全部結合過江,進入南昌城內。大街兩邊商店都緊閉門戶,沒有行人,墻上貼滿“打倒蔣介石!”、“打倒汪精衛”等標語。次日,營黨代表來通報說,成立了勞農政府,賀龍是主席團成員、起義軍的總指揮。全連歡騰,都認為打倒蔣介石,這回是成功了。
據李亞民回憶,8月5日,他們從南昌進賢門出發,按原定計劃向廣東進發,沿途寫有“打到廣東去!”、“殺回廣州去!”等標語。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起義部隊竟然出現了分裂。這就涉及到起義部隊的構成。
參加南昌起義的主要軍事力量構成如下: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朱德領導的第三軍軍官教導員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還有受葉挺指揮的蔡廷鍇的第十師。蔡部中,第三十團全團團長以下軍官都是共產黨員,其余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也有不少共產黨員。
蔡與葉挺私交甚好,故也參加了南昌起義,所部在起義中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解決南長城外老營房一帶的敵軍。在賀龍部教導團、第六團的配合下,他們對敵“發動突然圍攻,迅速解決了戰斗”。蔡廷鍇本人并沒有參加,他在起義后抵達南昌,擔任起義成功后成立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參謀團成員,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下轄第九、第十一、第二十共三個軍,蔡任第十一軍副軍長、第十師師長兼左翼總指揮。第九軍軍長朱德,不過只是光桿司令,底下沒有一支部隊管轄。
起義軍南下后,蔡率部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出發,任務是“三天內占領撫州。”蔡廷鍇抵達離南昌六十里的進賢縣時,即已考慮與起義部隊脫離關系。他認為,如果隨葉、賀返粵,葉是共產黨,他是國民黨,信仰不同,不會合作到底。只有先與共產黨脫離關系,再作第二步打算。于是他決定實行“分共”,對其部隊里的共產黨員,他采用“禮送出境”的辦法,給每個共產黨員發薪餉,安排人護送離隊。隨后,他召開營以上軍官會議,決定部隊開往贛東河口、上饒等處,等待時局變化。會后即發表了分共通電,正式宣布脫離共產黨。
- 原標題:潘前芝:一個基層連長眼中的南昌起義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中國實力增強,美軍在太平洋從霸權轉向分散生存” 評論 42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59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2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9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6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