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樹開花、水銀瀉地……盤點豐富多彩的足球解說員“黑話”
關鍵字: 足球解說說球解說詞烏龍梅開二度帽子戲法籬笆戰術2014巴西世界杯鐵樹開花、水銀瀉地,籬笆戰術、帽子戲法,魚腩、烏龍,三叉戟、圣誕樹……這些豐富多彩的足球解說員“黑話”,你聽得懂么?觀察者網小編給大家盤點這些詞在說球時的意思前,忍不住先回顧“知識帝”賀煒在2010世界杯英德大戰的幾句經典解說,向語言的藝術致敬:
“我們想想吧,此時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紐倫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無數的德國球迷為之歡欣鼓舞;而在倫敦,在利物浦,在曼徹斯特,在泰晤士河邊的小酒館,也有無數的英格蘭球迷為之黯然神傷。不過,讓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欣慰的是,在生命中如此有意義的時間節點,今天晚上,電視機前的億萬球迷我們能夠一起來經歷,共同分享。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
“如果說魯尼是英格蘭的亞瑟王的話,可惜這個亞瑟王身邊,沒有蘭斯洛特、加拉海德、葛溫這樣的圓桌騎士。”
解說員賀煒
梅開二度
本意指男人離婚后再娶,有時也用在喪偶續弦者身上。自從有了說球的,這個詞轉意為一名球員在一場比賽里打入二球。“梅開二度”的迅速流傳,得益于詞語本身輕盈的意象。
曾經留洋數年的中國球員李鐵司職中場,以幾乎從不進球著稱,但他曾在俱樂部的一場表演賽中打入兩球,隊內一時呼為“李鐵梅”。
曾經有一名解說員說過“本場比賽7號球員大發神威,梅花三弄”,但次年因瑣事與同事爭吵被解職,該語也未獲推廣。
拭目以待
1980—1990年代之交,某地方高校體育經紀系的一篇碩士論文,對比討論了歐洲與美洲足球聯賽的情況,著重探討了聯賽賽程和比賽時間的設計,提出“歐洲俱樂部比賽多在北京時間夜間舉行,系時差所致”的論點,并認為“拭目以待”是國內轉播歐洲聯賽時解說員的最佳結束語。
“拭目以待”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漸為各地解說員采用,少數敬業者在直播時還要以手勢配合。
2000年黎巴嫩亞洲杯期間,某地方臺派了一名足球解說員跟蹤報道中國隊備戰情況,該人面對電視觀眾說的最后一句話“明天大戰就要打響,中國隊上下摩拳擦掌,拭目以待”,遭監制批評:“踢球的人為什么手也亂動。”
風生水起、行云流水
自從有了說球的,這兩個四字詞正式躋身常用成語之列。兩詞以風、云、水這三種自然現象來比喻球員配合的流暢、不間斷,具有視覺美感,但博斯曼法案生效后,球員流動頻率驟增,前一詞逐漸轉變為形容一個球員在一支球隊表現出眾。
部分足球解說員經常會將這兩個詞用混,例如“哈維、伊涅斯塔等中場主力在俱樂部時就踢得行云流水,到了西班牙國家隊也能打出風生水起的小配合”。有一位解說員職業套話過多,一次在賽前分析中說:“高價轉會后的伊布拉希莫維奇在新東家踢得行云流水,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鐵樹開花
此語同“梅開二度”有些相似,字面上和婚姻、生殖有關,使用率不高。自從有了說球的,“鐵樹開花”被用來形容某個很久不得分的球員(主要是后衛)突然進了一個。此外,“老蚌生珠”也被用來指稱老將煥發職業生涯第二春,但生殖意味過濃,使用率始終不高。
2005年東亞運動會上,中國隊一向進球偏少的前鋒郜林面對來勢洶洶的東道主澳門隊,一場打入兩球,次日,澳門的一份華文報紙以“鐵樹開花,而且梅開二度”為頭版標題,半個月后,該報社被兩位退休植物學教授告上法庭。
一蹴而就
從讀音到字形,“蹴”都適合描述一個輕巧的腳部動作。因此,自從有了說球的,這句成語的使用率飆升,但少數解說員曾說“一就而就”,更少數的解說員說過“一鞠而就”,是因為混淆了“蹴鞠”二字,還有一位解說員說過“一俅而就”。
“一蹴而就”的使用率在罰點球時是最高的,90%的解說員都有在球員罰入點球后說出“一蹴而就”的經驗。有些青年解說員被罰球隊員的堅定眼神、自信助跑以及俊朗外表所迷惑,在腳觸球的一瞬間情不自禁地“一蹴”出口,當球打高、打偏或被撲時急忙改口“沒進!”在一場國際比賽中,罰球隊員將球穩健射出后,被守門員撲到立柱上反彈出來,擊中守門員后背彈入網內,直播間解說員當時的話是:“一蹴……啊沒進!……而就。”
水銀瀉地
雖然1994年版的成語大詞典尚未收錄此詞,但自從有了說球的,“水銀瀉地”就成為解說球賽不能不用的成語。它在眾化學物質里采擇了兼具光澤和流動感的一種,形象地刻畫了那些配合嫻熟、技術高超的球隊踢球時,尤其是在前場進攻時的常規表現。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某地方臺解說員有心舉一反三,比照“水銀瀉地”增加用于描述比賽的詞匯量。在巴西隊對科特迪瓦隊的比賽中,他注意到科隊進攻欲望強烈,愛打配合,但受制于技術不突出,便說:“科特迪瓦隊斗志旺盛,前場進攻猶如泥沙俱下。”
三叉戟
往往把前場的三名隊員構成的進攻核心稱之為三叉戟。三叉戟在足球比賽中,還可形容三個前鋒。三叉戟是一種武器,形狀是正三角形(也有倒三角的),形容球隊前場一個影子前鋒(巴喬、博格坎普)或者突擊型前腰(KAKA)加上兩個射門能力很強的前鋒(肥羅、希勒、BATI......)或者一個強力中鋒(BOBO)加上兩個邊鋒(梅西、C羅......)。最大的特點即為前場形成正三角或倒三角。
圣誕樹
一般就是指4-3-2-1陣型:4個后衛,3個后腰,2個前腰,1個前鋒(偶爾也會將一個后腰稍稍拉前,既4-2-1-2-1:4個后衛,2個后腰,1個中前衛,2個前腰,1個前鋒),在場上的樣子像圣誕樹故而得名。陣形強調的是中場的控制,后腰斷球,就地組織進攻,攻防轉換快。
香蕉球
香蕉球即弧旋球。弧旋球又稱“弧線球”,“香蕉球”,是足球運動技術名詞(英語banana ball)。指足球踢出后,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弧線球常用于攻方在對方禁區附近獲得直接任意球時,利用其弧線運行狀態,避開人墻直接射門得分。
魚躍撲球
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接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接球。接球后落地時,雙手按球,用前臂的側面先著地,團身護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接球的范圍,故能接住用其他動作難以接到的球。
清道夫
足球比賽中承擔特定防守任務的拖后中衛之別稱。1966年第8屆足球錦標賽,在“固守穩攻”的戰術思想影響下,為了加強防守,于后衛線后面安排一個隊員,其職責是只守不攻,執行單一的補位防守任務,“打清”攻到本方球門前的來球,因而得名。
自由人
足球比賽“一三三三”陣型中拖后中衛的別稱。防守是無固定的看守對象,可機動靈活地補位救險,從而使其他隊員,特別是3個后衛在盯人時無后顧之憂。是清道夫踢法的發展,不僅要守,而且要伺機插入進攻第一線。根據職責,要求擔當“自由人“的隊員技術全面,戰術意識強,比賽經驗豐富,是組織、指揮防守的核心。
籬笆戰術
也稱人墻戰術。來源于一句諺語“籬笆扎得緊,野狗別想進”,故名,筑“籬笆”的隊員必須挨個靠攏,不留有主球通過的空隙。根據規則規定,在對方球踢出前,“人籬笆”至少離球 9.15米,排“人墻”的人一般為2—6人,在排列的過程中需要各隊員之間的協調,同時由于發定位球的對方隊員所發出的球的運動上的危險性,要求“人墻”中的人員要做好一定的防護。當然,由于這種“人墻”戰術的特殊性,也可能適得其反,導致守門員視線受阻等。
籬笆戰術
烏龍
“烏龍球”源于英語的“OWN GOAL”一詞,意為“自進本方球門的球”,香港球迷根據這個單詞的發音,將其稱為“烏龍球”。“自擺烏龍”是烏龍球的成語說法,它源于廣東的一個民間傳說:久旱之時,人們祈求青龍降下甘露,以滋潤萬物,誰知,青龍未至,烏龍現身,反而給人們帶來了災難。“擺烏龍”引用到足球賽場上,指本方球員誤打誤撞,將球弄入自家大門,不僅不得分,反而失分,這與民間傳說的主旨十分吻合。
魚腩
魚腩部隊,簡稱魚腩,是運動術語,通常指該球隊(多用于足球隊或籃球隊)的實力太低,不足以影響比賽的整體戰績,同時亦是一些稍強的隊伍取分的好機會。
魚腩是魚近肚子的部分,是魚身上最軟弱無力,缺乏防備而且沒有攻擊力的所在,而且無骨,容易食用,用以比喻弱旅像魚腩容易攻擊、容易“吃掉”。相當于“雞肋”。
帽子戲法
“帽子戲法”最早出現在1858年。當年,板球手HH•斯蒂芬森連續3次擊中門柱得分而被獎勵一頂帽子,是第一個獲此獎勵的板球手。“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作為一個專用詞出現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后來,“帽子戲法”被廣泛應用于體育比賽中。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3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但不包括在決定比賽勝負的點球大戰中的進球。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不只限于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形容連續3次的成功。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評論 119“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評論 119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評論 105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評論 368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評論 211最新聞 Hot
-
“全世界眼睜睜看著他被活活燒死”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
“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
以色列要對馬克龍“采取行動”
-
“這是我在麥當勞的第一天,我正在找工作”
-
阿桑奇父親:感謝普京
-
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
“中國日益自信”,美日防長稱:有危機感
-
在加沙北部遭炸彈襲擊,以軍一上校旅長被炸死
-
“房地產越擴張,越能帶動就業”
-
“蘇聯贏了,美國才意識到科技競爭要靠政府”
-
算不算賄選?馬斯克:來簽字,每天抽一人送百萬美元
-
以軍公布辛瓦爾生前畫面,哈馬斯回應
-
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
“辛瓦爾死后,他已成為哈馬斯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
-
“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