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涯、陳靖:金錢永不眠 80年代美國的杠桿收購浪潮
關鍵字: 80年代美國的杠桿收購浪潮香帥的金融江湖中國并購市場中國杠桿收購案例中國美國經濟【保監會終于揮起了大棒,開啟了對門口野蠻人的監管。延續一年有余的寶萬股權之爭、險資大肆舉牌上市公司的爭議,要暫告一個段落。
由險企“萬能險”所掀起的高杠桿并購潮,與美國80年代的桿桿并購潮有類似之處。而中國的萬能險跟美國的1980年代的垃圾債類似。根據方正宏觀任澤平的分析,其共同之處就是,募集資金成本高,為了獲取高收益,就會拉長杠桿,放開擔保,導致資產與債務不匹配、資產風險過高等問題。
美國當時也奉行的是金融管制放松的政策。雖說“資本不問出處”在中國很流行。但畢竟中國不是美國。
本文作者系唐涯和她的弟子陳靖。唐涯長期關注公司金融,是知名微信公眾號“香帥的金融江湖”幕后堂主,財經界愛慕其才者眾。她近期著文回顧80年代美國杠桿收購浪潮的詳細細節,值得一讀。本文首發于“香帥的金融江湖”,觀察者網授權發布】
金錢永不眠。對于資本為王的世界,某個企業的命運只是恰巧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暗流涌動的背后,是一個時代到來的必然。
據Wind中國并購庫的統計,2015年我國共進行6446單并購交易,交易總金額約3.04萬億元,并購數量同比增長55.74%。其中,二級市場收購(含產權交易所)共1083單,同比增長205.07%。
為什么這一切開始發生在中國的當下?
為什么這一切開始發生在中國的2015?如果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我們不妨順著歷史的河流往回溯——代杠桿收購(LBO)業務產生于1970年代的美國,1980年代開始加速,并在1989年達到巔峰。1979-1989年間,美國共發生了2000多筆LBO案例,交易價值2500億美元。
在媒體和政客的筆下,80年代是個貪婪與浮華的并存的時代。資本的野蠻與無情,華爾街的紙醉金迷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然而剝開文藝作品的春秋筆法,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杠桿收購浪潮其實有著最深刻的經濟根源。經濟下行與公司利潤下滑、管理層的代理問題與公司治理問題、公司價值低估和游資流動是幾個最為關鍵的時代因素。
鏡頭中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
二戰后的50-60年代,被稱為美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美國1950年GDP同比增速為8.7%,在隨后近20年間,美國GDP增速多次突破6、7、8的關口。
美好的時光總是留不住。進入7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了一段“動蕩之旅”。
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的研究,美國分別于1970年11月、1975年3月、1980年7月、1982年11月4次經濟觸底。期間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兌換黃金義務,以黃金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霸主地位不保。
隨著戰爭對經濟增長的刺激逐漸消失,美國面臨著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經常賬戶上開始出現赤字:1971年逆差22億美元,1972年逆差68億美元,從此貿易逆差持續擴大。1973年越戰結束后,美國背負巨額財政赤字。
同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石油禁運,油價暴漲,導致美國需求萎縮加劇,建筑、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失業率高達9.1%,企業和銀行倒閉數量均創下戰后紀錄。
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使美國陷入滯脹泥潭。同期美國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從1950年的22%跌至1975年的12%。在經濟下行和企業利潤下滑的催生下,以“敵意收購”為主的兼并潮(hostile acquisitions)開始出現。
此外,經過60年代以“風險分散”(diversification)為目標的兼并潮(mergers),美國產生大量“多元化經營”的巨型公司,比如收購了350多家公司的ITT公司(ITT Corporation)、多元化戰略推動的利頓工業公司(Litton Industries)。
在這些股權分散的多元化企業中,管理層的代理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低效投資,盲目擴張公司業務版圖(empire building),甚至揮霍股東的利潤,公司治理的問題越來越多的被媒體曝光。
在內部治理乏力的情況下,兼并收購的壓力被視為外部公司治理的手段。70年代以后,部分巨型企業被重新拆分,重新回到主業。比如1987年艾樂吉公司(Allegis Corp)就被迫出售先前收購的赫茲汽車租賃(Hertz)、威斯汀酒店(Westin)以及希爾頓酒店(Hilton)。
利潤的下滑、公司治理的惡化使得企業的市場估值越來越低迷。1979年道瓊斯指數為838.74點,相比1969年底的800.36點漲幅幾乎為零,市場整體市盈率僅為7.5,估值達到近30年最低點。
許多上市公司市凈率接近于1,股價被嚴重低估——這些優質又廉價的企業毋庸置疑進入了資本的視野,成為目標企業(target)。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杠桿收購在這一時期嶄露頭角,不斷上演小魚吃大魚的資本游戲。
與此同時,宏觀信貸環境也為杠桿收購的盛行提供了土壤。70年代的滯脹導致信貸持續擴張,貨幣政策極度寬松,1974至1981年里根總統上臺前夕,共有55個月的實際利率為負,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通脹率一度倒掛近-5%。
到70年代末期,垃圾債券市場急劇膨脹,資金四處尋找機會。
1986至1988年間,投資者往垃圾債券市場投入了180億美元的資金,讓杠桿收購之王KKR公司大受其益,其13個大型收購中均有垃圾債資金的參與。
最有名的,是1989年KKR以1比12倍杠桿成功收購了RJR納比斯科(RJR Nabisco)。這筆250億元的交易中,除了銀團貸款的145億美元外,德崇(Drexel)和美林提供了50億美元的短期過橋貸款,其中有30億元靠發行高收益垃圾債融資。
市場低迷之時期,高收益的杠桿收購成為市場游資競相追逐的目標。[1]
電影《華爾街》
“金錢永不眠”、“貪婪是好的”——影帝道格拉斯在《華爾街》中的精湛表演、暢銷書《門口的野蠻人》多年的熱賣……對這個時代的批判和反思成為一時之風潮。
美國證監會(SEC)的法律顧問、并購大律師Marty Lipton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對于1976年到1990年間高達35000的并購事件,Lipton認為美國的收購活動帶來了短期利潤的最大化,卻犧牲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投資,這不利于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增長力。
這種觀點得到了媒體和影視作品的青睞。但在隨后的幾年中,學者們基于大量的實證數據進行深度研究,發現對于杠桿并購潮的批評過于膚淺,流于表面。
美國最頂尖的學者(SSRN創始人,JFE創始人),哈佛大學的Michael C.Jensen在他1993年的論文中指出,活躍于80年代的收購活動解決了一系列美國公司治理的重要問題,在公司真正在產品市場上遭遇到嚴重沖擊之前,讓公司健康地進行調整,為世界范圍內的過剩產能問題,提供了非常早期的預警機制。
細致的學術研究表明,在35000個收購案例中,只有364件受到爭議,而其中只有172件是惡意收購。
Jensen更進一步指出,來自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容小覷。1980年代的并購交易得益于垃圾債券市場的發展,當資本不再成為收購的阻礙,目標公司的體量不論大小,都有可能成為被收購標的。
直接的后果,不僅使得美國大型公司在資本市場中進行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還幫助為新進入者提供了資金,讓產品市場競爭加強。從某種意義上說,垃圾債市場(high yield bond market)的興起,是美國經濟活力的源頭之一。
中美GDP增速對比
- 原標題:金錢永不眠 | 80年代美國的杠桿收購浪潮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新聞 Hot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
“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
美眾議院委員會著急:對華得想想辦法,不然就自掘墳墓
-
“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找上門”
-
澳國庫部長將訪華,“中方想要一個保證”
-
反華情緒蔓延,“美國方向錯了”
-
大眾:我們比不過中企,你們要犧牲
-
“去年中國拿下1500個新船訂單,美國才5個,想當年咱們…”
-
“澤連斯基,我要求你立即炒了她”
-
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
開戰在即?真主黨“史無前例”動作,以軍緊急動員…
-
特魯多終于挺過了這波,但…
-
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
《黑神話:悟空》支持率離奇暴跌,IGN又搞“小動作”?
-
瑞士“自殺膠囊”首次使用,相關協助人員被捕
-
匈牙利明確表態:將投反對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