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華:林彪、彭德懷都反對,毛澤東何以賭上紅軍全部家底,決意東征?
最后更新: 2024-10-25 11:43:26【文/ 王立華】
第一部分:扭轉歷史車輪
二、面對“東西南北中”爭議堅持東征
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主要矛盾的認定不是一個說辭,而是一個堅實的依據和前提。主要矛盾變化是一系列方針政策調整的依據,同時也是確定軍事戰略方向和方針的根本依據。
瓦窯堡會議確定了什么軍事方針?就是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情況下,要把國內戰爭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把紅軍作戰的主要方向,放在東面的山西和北面的綏遠。為什么是這樣的方針呢?因為日本侵略者軍隊在華北,向東越過山西才能去打日本。
但這個方針卻遇到了眾多不理解和反對意見,從會前醞釀和會后實施,甚至一直到紅軍東征期間,不同意見一直存在。為什么?因為,紅軍剛剛擺脫長征中的圍追堵截,落腳后打退剛剛“圍剿”陜北根據地的敵人,毛主席就主張集中紅軍主力東征,向山西發起進攻,能做到嗎?雖然在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但在領導層中分歧很大。
瓦窯堡會議舊址新華社
多數人主張先把根據地搞鞏固再發展,不要冒險進攻,發展方向有的主張往南,有的主張往北,有的主張往西,概括起來就是有東、西、南、北、中(不動)5種意見。
為了更好地理解各種意見的背景,先介紹一下陜北敵我力量的形勢。
中央紅軍到陜北時7000余人,與紅十五軍團會師后,合編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是彭德懷,政治委員是毛主席,參謀長是葉劍英,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下設兩個軍團:一個是紅一軍團,由原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合編而成,軍團長是林彪,政治委員是聶榮臻;一個是紅十五軍團,由從鄂豫皖根據地到陜北的紅二十五軍、陜北的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合編而成,軍團長徐海東,政治委員是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是劉志丹。兩個軍團一共13000余人。
當時,陜北根據地只有三四萬平方公里,就這么小個地方,還被敵人切成陜甘、陜北兩塊,除瓦窯堡這個鎮子以外,大小城鎮都被敵人占領著。還有地瘠民貧,群眾連穿衣吃飯都成問題,有的地方連人畜吃水都無法滿足,根本無法供養大批部隊和機關。根據地的東側是黃河,北面靠沙漠,西面一片荒涼,人煙稀少,南面有唯一一條通往西安的公路,早已經被敵人切斷封鎖。
中央紅軍到陜北前,蔣介石在西安成立了“剿共”總司令部,自己親任總司令,張學良任副總司令代理總司令職務,統一指揮陜西、甘肅、寧夏、青海4省國民黨軍作戰。
根據地周圍一共有多少國民黨軍呢?南面和西南方向,是張學良東北軍約16萬人,還有楊虎城十七路軍6萬余人;東面,是閻錫山的晉綏軍超過20萬人(山西8萬人),其中4個旅在陜西一側,部署在根據地東北方向吳堡一帶;西北面,是馬鴻逵的部隊約4萬人;北面,有“榆林王”井岳秀八十六師,還有高桂滋八十四師一兩萬部隊;蔣介石的中央軍,陳誠在洛陽以西控制著3個軍放在機動位置上,有兩個師已經調入陜西,虎視眈眈。[1]
蔣介石在這個地區的總兵力約50萬人,這是國民黨軍的大概數量(不同的資料數量有些差別),直接用于“圍剿”陜北根據地的兵力10余萬人,[2]敵我兵力對比非常懸殊,而且已經對陜北根據地形成合圍之勢。
在這樣的險惡處境下決策,領導層有些什么不同意見呢?
首先提出不同意見的是紅一軍團長林彪,他的主張是離開陜北,到陜南另謀生路。林彪對陜北到處都是荒涼衰敗的景象很悲觀,瓦窯堡會議召開前征求軍團領導干部對戰略問題的意見時,林彪寫信給毛主席,要求帶領部隊到比較富裕的陜南,依托秦嶺打游擊,認為這比在陜北鞏固和擴大根據地更重要,首先能解決吃飯問題。
他還開列了一個長長的名單,幾乎把紅一軍團主要干部盡數調出,由他率領南下,甚至說寧愿受處分也要離開陜北。瓦窯堡會議后,他還在電報里與毛主席軟磨硬爭,要求中央批準他去。
軍團政委聶榮臻曾是他在黃埔軍校的教員,推心置腹地勸他:你不要看目前這幾個破窯洞,去陜南搞不好連破窯洞也找不到,但他聽不進去。[3]按照他的說法,人的上帝是自己,只要有信心,就會勝利。[4]還有的看不到局勢的變化,認為我們的主要敵人是蔣介石,因此應當南下。[5]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三星堆玉石器“生產車間”又有新發現 已辨認出19種原料材質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頭文化是不是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的“臨門一腳”?
2024-09-15 10:21 -
突破16萬公里!中國鐵路塑造世界鐵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美國人借口拍照偷偷帶走我國文物,重要物證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發現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將面臨重罰
2024-08-26 14:28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朝鮮三池淵將向外國旅行者重新開放
2024-08-15 12: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寧夏一村民駕駛鏟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現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爭沉艦發現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