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孟源:中國要崛起,基礎科研需要“講實話”
最后更新: 2021-01-20 15:05:11兩周前我接受《科工力量》的訪問,表面上從“假大空”談起,但實際上是對新時代的中國學術管理做一些具體的建議。新時代是什么意思?我指的是經過中美貿易戰的教訓,中國在2020年推出全新的“雙循環”經濟戰略之后的時代。
“雙循環”戰略的產業管理,自然有中國政府內部的專業人員協調,無需外人置喙。但是它間接地對整個學術界有了全新的要求,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長期問題,因為隨著時間流逝,新科技必然會不斷被發明、新產業必然會不斷涌現,如果學術管理不做出適當的因應,那么中國在高精尖產業上永遠都是被動、追趕的局面。
這個在學術管理上“質變”的新局面,可以簡單歸納為兩個絕對的優先考慮,亦即實用性和獨立性。在實用性方面,被行業利益集團人為扭曲的投資浪費,從來都不是好事,但在當前局面下,更加不能容忍。
在獨立性方面,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歷,主要是在落后西方先進技術好幾代的背景下做追趕,所以有很多近路可抄,例如研究方面絕對確定,合作、交流、引進也始終是效率最高的手段。但是在“雙循環”的新時代,攻關重點都是世界先進的技術,正是外國嚴密保護的機密,只能由中國科研人員獨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正確的技術選擇沒有前例可循,學術管理單位必須將有限的資源,合理、高效地配置到最重要、最有前景的方向上,而這剛好是中國政府最欠缺的經驗。
我在《科工力量》的訪談中,給出了簡單、基本的研究資源分配原則,以及好幾個切實的案例,希望中國的學術管理單位能夠參考。
以下為采訪實錄:
科工力量:王先生您好。今天我們這檔節目是由觀察者網連線王孟源先生,王先生是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在美國已經30多年了,而且他有一個博客叫以事實與邏輯組成,王先生,您這個博客是什么時候開始寫的?
王孟源:我是80年代從臺灣畢業,然后在金門當過兩年兵后到美國求學,到哈佛去念物理博士。到現在三十幾年,原本我很少回臺灣,除了我祖父母過世時回去參加喪禮之外,沒有回去。然后到2013年,我爸媽身體不好了,不能夠再來美國跟我住了,所以我帶著小孩,利用暑假回去。
那時候看到《自由時報》和我老家臺南縣那些親戚朋友的談話,我覺得他們的公共論壇的水平非常低,比美國還要低很多,當時大吃一驚,回到美國之后就有了做些貢獻的想法。
因為當時我關心臺灣新聞主要是看《中國時報》,所以到2014年初,我就寫了一封信——真的是用郵寄的,寄給《中國時報》總經理,跟他說我想要幫忙寫一些文章,介紹一些國際外交、政治、軍事的一些基本事實,這樣子媒體還有大眾的討論,能至少有一些比較真實的根據,而不是完全在想象的空間里面完成。
他后來回信說我們剛好要開一個博客欄目,你可以作為我們的一個博客作者,所以2014年夏天,我就成為他們基本上唯一一個講政經話題的博客作者。
一開始是寫軍事,這倒不是因為我是什么軍事專家,而是因為我認為臺海情勢的這個觀念和政治分析,如果沒有對軍事態勢有正確的理解(就行不通)。當時臺灣的輿論,不分藍綠,都仍然是生活在50、60年代,認為美軍用過的過期裝備可以輕易的比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他們都是這樣的習慣思維,還沒有理解時代已經變了。所以我在2014年剛開始寫的時候,有一半文章是寫軍事,主要是因為臺灣民眾要理解怎樣好好分析臺灣的未來,第一必須要了解這個事情。
然后逐步開始寫其他方面,就是“外交”、政治跟科普。科普的話倒是很簡單,因為我本身是物理出身,學的高能物理。到了2016年我簡單科普了一些高能物理的事情,結果引發丘成桐的不滿。他當時出版了一本書在推銷大對撞機,我批評這個是完全的空話跟謊言,他對著記者反駁了幾句,然后這個爭論就升級了,后來楊振寧楊先生也參與。我想公眾、華語世界第一次對一個大型科研計劃是否值得投資,有了一次公共論壇上的示范,我能夠參與或者其實是始作俑者,覺得與有榮焉。
我加入高能物理的時候,標準模型其實已經做出來十幾年了,高能物理在標準模型完成的1974年之后,到現在46年根本沒有沒有任何進步,那也是我后來離開的原因之一。
離開之后做金融。剛好我加入的是一個做程序交易的,當時沒有真正的程序交易,這家銀行是法國的BNP,當時是美國半自動程序交易的參與者之一,在90年代剛剛開始有數理博士去參與這些金融研究,我是(BNP)第一個過去幫他們做這些金融研究的(博士)。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就是大數據分析,把以往交易結果拿來分析,看看怎樣買賣更賺錢。
到了2000年,我被瑞士聯合銀行挖角過去,因為他們沒有程序交易的經驗,所以我被挖過去幫他們做。然后我跟他們說,其實我并沒有興趣復制我以前在法國銀行的那些交易程序,我是想要創立世界上第一個全自動的程序交易,用一個超級計算機。他們也說好,因為我只要了20個人頭跟1000萬美元的資金,對他們來說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戰略上的投資,所以2001年全世界第一個全自動交易程序在紐約啟動,那就是我的成果。我自己雇的人,然后把它做出來。
后來這個美國的程序交易在股票方面被砍了,我一直沒有搞清楚是誰在幕后搞的鬼,但是SEC在2003年改變規定,把股票界的程序交易一天就全部打倒。到了2007年,SEC又準許了,但是因為有4年空白,結果美國的程序交易都是由芝加哥的公司成功控制,現在美國最大的程序交易公司就是每年幾十幾十億的賺,都是芝加哥來的,原因就是2003年SEC把股票公司的程序交易都砍倒了,芝加哥是做期貨的,期貨在美國有一個不同的監管單位叫做CFTC。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圖片來源:CoinDesk)
CFTC沒有砍倒這些程序交易。我的程序交易在2001年成功之后,在2002年跟2003年就有一大堆模仿者,包括芝加哥的模仿者,到2003年SEC把做股票的都砍倒了,就變成只剩下芝加哥這些做期貨的人能夠繼續發展,等到2007年,他們已經是幾十億幾十億地賺,每年的投資額已經漲到1億美元左右。那個時候你要再(作為)一個新的玩家入場,已經有一個不可跨越的壁壘。
到了2010年,我還記得那些人投資了3億美元重新挖了一條光纜,從芝加哥連到紐約。以前的光纜因為是繞了一個直角,會延遲幾個微秒,他們覺得那幾個微秒值得花3億美元重新挖一條直線的光纜。后來有人拍了電影,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我不記得電影叫什么,是過去這兩年拍的(The Hummingbird Project)。
我自己成為Billionaire的希望破碎之后,到2010年,我覺得要回去跟這些已經很成功、每年上億美元科技投資的公司競爭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就退休了。退休以后,有三四年沒有做什么事,就在家帶孩子。然后到了2014年開始寫博客,過去這6年基本上是專職的博客作家。
我的興趣很廣泛,我在轉行做金融之后,經濟跟金融的研究自己下了很大的苦功,相信至少達到一般博士學位的階段。事實上我能夠開發全世界第一個全自動程序交易,就可以告訴你,我一直到現在,(應該)仍然是世界上對所謂的市場微結構(Market Microstructure)研究頂尖的幾個人之一。
后來我寫文章就開始從科普一直談到政治跟“外交”,不過有一個主軸是對于美國的認識,因為我在美國這三十幾年,轉行過兩三次,也認識了一些政商界的精英,聽過一些內幕消息,所以對他們的真相是了解得比較清楚。后來這也是我博客上常常舉的議題,就是美國實際運行的真相。我想很多讀者是因為這一系列的文章而被吸引來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一鳴 
-
習近平:高鐵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
2021-01-20 11:33 新時代之聲 -
中國科研團隊在牛筋果中發現抗阿爾茨海默病先導化合物
2021-01-20 09:05 醫學 -
2021宇航首飛!長三乙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021-01-20 06:39 航空航天 -
治療精神分裂癥,首個純“國產藥”來了
2021-01-19 07:43 醫學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2021-01-15 10:39 海外華人 -
10萬畝“海水稻”畝產超400公斤,已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
2021-01-15 09:48 聚焦三農 -
科技日報:固態電池尚未走出實驗室,蔚來電池仍是“半固態”
2021-01-14 08:46 新能源汽車 -
世界首臺!設計時速620千米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2021-01-13 10:48 -
我國首次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比國際提升6000多倍
2021-01-13 10:22 科技前沿 -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與國際數字經濟合作
2021-01-12 10:43 中國論壇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
2021-01-12 09:39 科技前沿 -
華龍一號福清核電6號機組冷態性能試驗成功
2021-01-12 08:49 核電 -
國內首條稀土納米斷熱材料生產線籌建 目前由美日歐壟斷
2021-01-11 10:44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嬰兒
2021-01-07 11:19 醫學 -
4600公里!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01-07 08:13 科技前沿 -
“餓了么”把“餓了嗎”告了,法院這樣判…
2021-01-06 16:03 大公司 -
尋求5G芯片“供血”,榮耀與高通恢復合作
2021-01-06 15:49 華為 -
“向陽紅01”在印度洋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
2021-01-03 16:18 科技前沿 -
華中科大研制并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2021-01-03 15:30 科技前沿 -
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中國天眼,感嘆“核心裝備”
2021-01-03 14:12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