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筱林:研究了20多年翼龍和恐龍,很多人羨慕,我覺得羨慕是應該的
導讀2020年12月26日,“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31期“科學真好玩”演講現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教授、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汪筱林帶來演講:《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以下為演講實錄,觀察者網已獲授權轉載。
汪筱林
汪筱林:
我叫汪筱林,是研究古生物的,我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從我今天的演講題目《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中的有兩個“龍”字,大家就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我是研究“龍”的,研究翼龍和恐龍。題目中的這兩句話出自中國傳統經典《易經》。《易經》是預測未來的,而我是研究過去的。
其實古生物研究也有階段性,也分時代,我研究的就是中生代。中生代的地球,海陸空全是爬行動物,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也是恐龍的時代。
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侏羅紀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有著名的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當時天上飛的是翼龍,陸地上有各種各樣的恐龍,然后水里邊是魚龍等水生的爬行動物。
有些人認為翼龍就是會飛的恐龍,其實不是。不過翼龍和恐龍倒是有個共同的祖先,它們在兩億兩千萬年前左右就出現了。出現以后,一個飛在天上,一個在地上行走,分化成兩支。翼龍的第五指退化消失了,第四指加長變成一個翅膀,附著翼膜飛行。
我們也是骨科醫生和牙科醫生。我們最喜歡的是牙齒,牙齒和頭骨能給我們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巖石和化石是會說話的,我們的一個工作,就是要把它們的語言翻譯成我們聽得懂的語言,所以也是“翻譯家”。
我經常說一句話,地層或巖層是記錄地球演化和生命演化的百科全書,巖石就是文字,化石就是其中精美的插圖。我們可以了解它的語言,可以在時空隧道里面自由穿梭。
好多人都羨慕我的工作,我覺得羨慕是應該的。為什么這么說?
好多不學我們專業的朋友,看山,覺得很好看,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和他們不完全一樣。因為當我們看一座山,它不僅僅是一座山,它還記錄了一段地球演化的歷史。
也有人叫我們“探險家”,雖然我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險家。但我喜歡出野外,我主持了幾十次大大小小規模的野外考察和發掘,進過原始森林,進過戈壁沙漠無人區。我們發現了大量非常重要的化石,據不完全統計,我和我的團隊研究命名的化石,包括翼龍、恐龍以及恐龍蛋等,就有六七十種。
我和剛剛發現的翼龍比腦袋。誰的腦袋好看?當然是翼龍了。
左邊這個姿勢,和我拿了兩個小翼龍拍的演講海報也非常像。我們的工作真的非常有意思。
我研究的第一個翼龍標本,秀麗郝氏翼龍(Haopterus gracilis)| 汪筱林團隊供圖
這是我研究的第一個翼龍標本。從這個標本大家能看出什么嗎?首先,我們能看到這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你看它有兩個長長的翅膀,但后肢非常嬌小。再仔細看,它的身體蜷曲在一起。更有意思的是,它嘴里還叼著自己的一個翅膀。
這說明了什么?它為什么死亡時是這樣一個狀態?
秀麗郝氏翼龍生態復原圖 | 汪筱林團隊供圖
這是我們根據這個標本做的復原圖。復原圖中,翼龍在湖面上空飛,身后遠處有一座火山。這件標本來自非常著名的化石群——遼西熱河生物群,在這個化石群里,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于火山爆發導致其死亡的。所以這塊化石,它嘴里叼著翅膀、身體蜷曲,其實是反映了它非常痛苦的死亡過程。
從化石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信息。
2000年6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所主辦的“第五屆國際古鳥類與進化大會暨熱河生物群研討會”上,我向郝詒純院士、楊遵義院士和王鴻禎院士介紹野外科考成果。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大家都認為這一套地層是侏羅紀時,我的老師郝詒純院士根據她的研究發現,這其實是白堊紀的。通過我們最近二三十年的研究,也證明了這套地層確實是白堊紀的。因為她為熱河生物群時代的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所以我們把它命名為“秀麗郝氏翼龍”。
“秀麗”是什么意思?我們在文章里面講過,它的腳非常嬌小,非常美麗。另外,這個名字還隱含了我們對先生的崇敬之情。
我之前一直說,自己算半個地質學家。事實上,我的古生物學研究起步較晚,在那之前,我找過鉆石,找過黃金,還找過石油。
是什么促使我最終從事了古生物學研究?我想有三件事情影響了我。
第一件事情發生我上大學的時候,當時我們在魯西南地區尋找金剛石。當我的老師發現沉積巖上的一個現象后,她一下子就趴到地上(現在也成了我的習慣了,野外經常趴到地上),一會戴上眼鏡看,一會又摘下眼鏡看,一會用嘴吹一吹,還把她的一整瓶野外喝的水全部澆在上面,把它清洗干凈。她告訴我們,不同的沉積現象能解釋過去的環境,包括古氣候,水的深淺等。這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后來,我就考取了沉積巖石學專業的研究生。
第二件事情,研究生畢業后,我留在長春地質學院博物館工作,學校現在合并到吉林大學了。當時,我既要在黑龍江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里找黃金,也要在黑龍江江邊挖恐龍。
大家看這張圖,就是這么一只非常簡易的小船,拉著我們逆流而上。
這張照片展示了我們和老先生們一起在江邊挖掘恐龍的場景。天空經常飄著雨,我們就披上塑料布開始工作。老先生們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很大。
挖到恐龍以后,我們還進行了修理、修復和裝架,這促使我堅定了從事古生物學研究的信心和決心。
還有一件事情,機緣巧合,是我和孔子鳥之間的緣分。
上世紀90年代我參加一個石油項目,在遼西一個小村子進行野外考察時,當地老百姓說發現了和鳥一般大小的恐龍。當時,我剛剛從黑龍江發掘恐龍回來,黑龍江的恐龍怎么也得七八米、十幾米長,怎么可能有鳥那么大的恐龍?我就問老鄉,能不能給我們看看標本,但是被拒絕了。隨后,我把這個信息寫信告訴了古脊椎所的老師們。他們收到消息后,當年周忠和院士等來到野外,發現了著名的孔子鳥化石。孔子鳥的發現掀起了熱河生物群發現和研究的序幕,這也是20世紀最大的古生物發現。
后來,我就從事了古生物學研究。
在從事古生物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做了很多事情,組織了幾十次發掘,發現了很多標本。總結起來大致做了三件事情。
- 原標題:研究了20多年翼龍和恐龍,很多人羨慕我的工作,我覺得羨慕是應該的 | 汪筱林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武漢智慧城市“一碼互聯”榮獲2021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一等獎
2021-04-30 13:40 智慧武漢 -
天和入軌!獨家揭秘“太空母港”飛天路
2021-04-30 11:5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2021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排名出爐:vivo第一,同比增長79%
2021-04-30 11:25 -
“留光”1小時!我國科學家刷新世界紀錄邁向“量子U盤”
2021-04-25 22:28 科技前沿 -
中國將論證建設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
2021-04-24 12:21 航空航天 -
祝融號!中國首輛火星車有名字了
2021-04-24 10:08 航空航天 -
第六個航天日 中國深空探測任務都有哪些進展?
2021-04-24 07:54 航空航天 -
茅臺總工落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2021-04-23 12:35 -
“不要覺得互聯網比制造強,制造是根本,互聯網是如虎添翼”
2021-04-20 10:51 博鰲論壇 -
PDF格式發明者查爾斯·格什克逝世
2021-04-20 07:05 -
政策紅利消退,三一重能闖關科創板就能成為“中國第一”?
2021-04-16 18:07 -
中美科研團隊造出首個“人-猴胚胎”
2021-04-16 17:28 醫學 -
全球領先!我國在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1-04-14 13:54 核電 -
發布“云智原生”戰略和“數字大腦2021”,新華三加速釋放數據價值
2021-04-09 19:45 大公司 -
芯耀輝宣布余成斌教授出任聯席CEO
2021-04-07 08:58 -
里程碑!人類首次發現銀河系超高能宇宙線源存在證據
2021-04-03 11:17 科技前沿 -
中醫經絡真實存在?科研人員發現新證據
2021-04-02 19:13 醫學 -
中美航天部門就交換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舉行多次會談
2021-03-31 20:54 航空航天 -
“中國天眼”3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
2021-03-30 18:54 -
中國“人造太陽”將再沖新高:1億度“燃燒”100秒!
2021-03-25 22:36 能源戰略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