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青松:北約全球轉型,意在打通“印太”與“北太”夾擊中俄?
最后更新: 2022-07-09 08:28:3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萬青松】
6月28至30日,北約首腦峰會在馬德里舉行。本次峰會通過了該組織的最新戰略文件“戰略概念”,正式開啟北約的第三次轉型,即所謂的全球轉型。
本次峰會正值1997年成立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25周年,以及2002年建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20周年。前者曾標志著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冷戰思維的真正結束”和北約視俄羅斯為“戰略伙伴”,后者則標志著北約與俄羅斯建立新型關系的嶄新一頁。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時隔25年,不僅俄羅斯因俄烏沖突失去了北約這一“戰略伙伴”,而且還被列為“最重要和直接的威脅”。
新變化還體現在,中國首次被北約公開認定為“挑戰北約的安全、利益和價值觀”,“對歐洲-大西洋構成系統性挑戰”。而“中俄間不斷深化的合作”,則被北約新戰略文件描述成企圖“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北約的價值觀和利益背道而馳。”
北約“戰略概念”中的這些新表述,預示國際關系新時代的真正來臨。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領導人將在北約峰會上“表達”對中國的安全擔憂。截圖來自華盛頓觀察家報
拜登的“白手套”策略,推動北約第三次轉型
實際上,從5月開始,隨著俄烏戰場進入膠著狀態,兩國的政治談判也繼續陷入僵局,美西方借“沖突持久化”來鞏固“集體西方”,重點服務于美國推動的第三次北約全球轉型的戰略意圖顯露無疑。
拜登維持“沖突持久化”的策略就是持續不斷地擴大對烏克蘭和北約東歐成員國的軍事援助:一是,5月9日簽署《租借法案》,這是二戰以來(77年后)美國首次恢復軍事租借計劃,為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提供便利。當然,這項法案還隱含著向可能遭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的東歐國家提供武器、軍事裝備和其他具有戰略意義的物品的可能性,以幫助加強這些國家的防御能力。二是,5月19日,美國國會最終批準向烏克蘭提供創紀錄的近400億美元援助法案,加上今年3月已批準向烏克蘭提供的136億美元援助,美國對烏援助累計金額達到536億美元,幾乎相當于俄羅斯去年全年國防預算的80%。同日,七國集團承諾為烏克蘭提供184億美元援助。這些都預示著俄沖突進入持久化階段。
俄烏沖突的持久化,不僅使歐洲的地緣政治局勢繼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使美國主導的北約和歐盟的關系更加密切,還將歐洲“戰略自主”的前景推向了不確定的未來。這些都表明,政治上更加“團結”的“集體西方”正在不斷鞏固。
當然,這一進程并非全是俄烏沖突所導致,拜登對“集體西方”的“整頓”至少可以追溯到其總統選舉期間所提出的,支持跨大西洋和更廣泛的全球自由民主國家團結的戰略目標。而過去一年多,也可以觀察到鞏固“集體西方”僅是拜登的優先任務之一。不過,對美國而言,面向未來的新任務是拉上盟友推進北約的全球轉型,也即第三次轉型。
從邏輯上講,北約第三次轉型是前兩次轉型的產物。第一次是冷戰時期的北約,西方國家聯合起來抵御蘇聯的威脅;第二次是在冷戰結束后,北約不僅存活下來,而且成員國擴大了三分之一,其對外軍事行動也早已經超出了聯盟的邊界(自1991年以來北約對外使用軍事力量達42次)。其結果是不僅打破了歐洲大陸的權力平衡,也使世界處于新戰爭的邊緣(如俄烏沖突所導致的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憂)。
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在峰會合影 視頻截圖
第三次轉型顯然是以近日召開的北約馬德里首腦峰會及其批準北約未來十年的新版“戰略概念”為標志。按照俄羅斯專家的解讀,這意味著北約開始正式轉型為全球主要軍事力量、世界政治中心和安全保障者。
顯然,從推動北約全球轉型中獲益最多的是美國,拜登更是有意借此恢復本世紀初美國構建“單極世界”的企圖。當然,區別于小布什直截了當、“頭腦簡單”的做法,經驗豐富、狡猾老練的拜登傾向于采取“白手套”策略,來試圖構建新版“單極世界”。這種“白手套”策略的內核是:尊重“多邊主義”和重大問題集體決策的原則。但這一策略是模糊的,也不使用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方式,因此更容易被大多數盟友所接受。
北約全球轉型的“南北呼應”
北約推動全球轉型,更加凸顯該聯盟擁有在其邊界之外、以先發制人的方式應對新的全球威脅的專屬權利,也意味著北約走向全球的重點是向亞太地區傾斜。北約主要借助打通“南翼”(“印太地區”)與“北翼”(筆者稱之為“北太地區”,也即“北冰洋—太平洋”簡稱),試圖形成“南北夾擊”中俄之勢。
從“南翼”來看,在北約馬德里峰會前夕,透過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和其他北約成員國高官的一系列表態就可以看出,北約應對安全挑戰的全球責任主要是在“印太地區”。這主要是與中國聯系在一起的。
早在俄烏沖突之前,西方政治精英們就意識到并不斷炒作中國帶來的日益增長的“生存挑戰”,而開始推進整合。如2021年美英澳三國聯盟的建立,美國不斷嘗試將美日印澳四國安全對話制度化,拜登召集全球“民主國家峰會”等,都是美西方適應新時代全球變局而采取新舉措的主要表現。俄烏沖突以及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加速北約全球新戰略的成型。
從“北翼”來看,芬蘭和瑞典兩個曾經中立的歐洲國家,一改其政治和安全戰略,加入北約,不僅使歐洲大陸北部的地緣政治局勢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也是對北約全球轉型及其新版戰略可行性的第一次測試。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司法解剖結束,安倍具體死因公布:動脈損傷致失血過多
2022-07-09 08:16 日本 -
載有安倍遺體的靈車清晨駛離醫院,將送往東京
2022-07-09 07:27 日本首相 -
美國新增感染169592例、死亡573例
2022-07-09 07:25 美國一夢 -
英國前財相蘇納克宣布競選下任首相
2022-07-09 07:21 不列顛 -
安倍遇刺身亡,他的政治遺產會如何影響日本?
2022-07-09 00:15 日本 -
日媒:安倍葬禮將于7月12日舉行
2022-07-08 23:01 日本 -
“這是蘇聯解體后遺癥:中亞要警惕顏色革命”
2022-07-08 22:48 -
與嫌犯同名,日本副教授的個人網頁被訪問到崩了
2022-07-08 22:26 -
拜登:震驚、憤怒、悲痛
2022-07-08 21:57 日本 -
奈良警方:嫌疑人乘電車至現場,使用自制槍支
2022-07-08 21:27 日本 -
當著澳官員面:所總理感謝中國,不提澳大利亞
2022-07-08 20:21 -
趙立堅回應“中國網民議論安倍遭槍擊”
2022-07-08 20:16 中日關系 -
安倍遇刺身亡,多國政要表態
2022-07-08 19:50 -
安倍中槍,日本人開始炒“號外”報紙
2022-07-08 19:49 -
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案最終裁定:判山口敬之賠償332萬日元
2022-07-08 19:45 當代婦女解放 -
印度將為安倍去世全國哀悼一天
2022-07-08 19:36 印度驚奇 -
中國駐日使館對安倍去世表示哀悼
2022-07-08 18:24 中日關系 -
G20外長會現場也驚了:日本可是嚴格控槍的國家啊…
2022-07-08 17:55 -
救治醫院:安倍死因系槍擊致心臟血管破裂
2022-07-08 17:53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