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回答“李約瑟之謎”,未來科學革命如何推動?
最后更新: 2022-01-13 15:32:47【導讀】 為什么科學革命沒有發生在火藥的發源地中國?歷史上各國各族都打仗,為什么偏偏是歐洲人發明了“數理化”?
對于著名的“李約瑟之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特聘教授文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的最新著作《科學革命的密碼——槍炮戰爭和西方崛起之謎》剖析西方近代史,揭示了西方戰爭資本主義和軍事重商主義的產生,在“國家競爭體系”這個框架內解釋了科學革命的爆發。
以下為采訪全文。
【采訪/觀察者網 劉惠】
觀察者網:文一教授,您之前研究的是宏觀經濟學,為什么會轉向科學史特別是科學革命的研究?您最新的研究理論和成果是什么?
文一:我一直在高校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從事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轉向對科學史和“科學革命”這個李約瑟之謎的研究是緣于一個困惑。
大家知道李約瑟之謎有兩個方面:一是為什么“工業革命”發生在18到19世紀的西方而不是東方;二是為什么“科學革命”發生在17到18世紀的西方而不是東方。
我的《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一書只是探討了“工業革命”這一面,但是沒有回答“科學革命”這個方面的李約瑟之謎。
這個方面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為科學革命是“西方中心論”和新制度經濟學的最后堡壘;它是如此硬核,以至于迄今為止反對“西方中心論”最得力的西方歷史學家和最卓越的“東方主義”學者[包括詹姆斯?布勞特(J.M. Blaut)、唐納德?拉赫(Donald Lach)、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W. Said)、馬丁·貝爾納(Martin Bernal)、貢德?弗蘭克(Andre Gunder Frank)、約翰?霍布森(John Hobson)、阿布·盧格霍德(Janet Abu-Lughod)、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王國斌(R.Bin Wong)、杰克?戈德斯通(Jack Goldstone)、丹尼斯?弗萊恩(Dennis Flynn)、馬立博(Robert Marks)、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杰克?古迪(Jack Goody)、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歐陽泰(Tonio Andrade)]等都盡力回避它。
在我看來李約瑟之問的這個方面必須回答,它的謎底必須揭曉。如果其答案的確是因為西方文明的古老制度基因和文化基因才自然導致了科學革命在歐洲文藝復興以后的爆發,那么非西方文明就不能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虛情假意、搞半拉子工程;而是必須全面擁抱孕育了近代科學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核心要素,才能完成思想啟蒙和現代化,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無愧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成員。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問題就大了。
通過多年的研究,我形成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答案,也就是我在《科學革命的密碼——槍炮、戰爭和西方崛起之謎》這本書所要闡述的。這本書中所引用的浩瀚史料雖然主要是二手資料,其錯誤在所難免,但是我對我的基本判斷和基于這些史料而形成的歷史觀是有信心的,因此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激勵更多的學者投入到這個研究方向來。
《科學革命的密碼——槍炮、戰爭與西方崛起之謎》
目前學術界對于科學革命為什么爆發在西方而非東方的解釋,有好幾種相互關聯的流行“理論”。而我書中的結論與這些流行觀點背道而馳。
比如一種流行理論認為是古希臘公理體系與中世紀歐洲一神教經院哲學刨根問底的理性思維相結合,產生了17世紀的牛頓力學革命。按照這個理論,中國因為自古就沒有產生古希臘數學那樣的公理體系和一神教那樣的宗教信仰,以及中世紀那樣的亞里士多德經院哲學傳統,因此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
這個理論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是:為什么同樣是繼承和吸收了古希臘公理體系與數學知識和猶太-基督一神論傳統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卻并沒有能夠產生牛頓經典力學革命和拉瓦錫化學革命?
另一種流行理論認為,雖然拜占庭的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都具備一神論的特點,但是由于它們都不像路德和加爾文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那樣支持“思想自由”,而是依靠經院哲學和宗教教條壓制思想自由,因此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
這個理論也面臨至少兩大挑戰:挑戰之一是路德和加爾文的新教都是排斥科學的,他們都激烈反對當時的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新思維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挑戰之二是,無論是伽利略的經典力學理論還是拉瓦錫的氧氣燃燒理論,都恰好分別誕生在保守的天主教占統治地位的意大利和路易十五與路易十六統治下的法國,而不是開明的新教占統治地位的荷蘭、瑞典或德國北部的城邦國家。為什么?
還有一種流行的解釋科學革命的理論,基于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53年提出的一個觀點:“西方科學的發展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文藝復興)。在我看來,人們不必對中國的賢哲沒有走出這兩步感到驚奇。人類居然作出了這些發現,才是令人驚奇的。”
這是目前為止解釋科學革命較為“客觀公正”的視角,但愛因斯坦這個觀點所提供的理由仍然很不充分,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首先,18世紀的化學革命雖然與實驗有關,但與古希臘數學沒有絲毫關系。況且物理學巨匠牛頓本人花費整個后半生用實驗方法去研究化學現象,卻一事無成、鎩羽而歸,徒有卓越的邏輯思維頭腦和微積分這個極其先進的數學工具。而化學革命恰恰是由法國火藥局局長和杰出的煉金術士拉瓦錫引爆的,而且比牛頓的經典力學革命晚了整整一個世紀。為什么?
其次,究竟什么是文藝復興以后才開啟的科學實驗傳統?人們喜歡引用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那么伽利略通過反復測量鐵球在斜面滾動的實驗,究竟想要獲得何種力量?是想獲得上帝造人的力量?還是想獲得別的力量,比如精確預測炮彈在重力作用下何時何地按何種路徑準確命中目標的力量?
而且問題在于,雖然培根提出了系統觀察和實驗的方法論,但近代物理學的實驗傳統并不是由培根所在的新教國家(英國)開啟的,反而是在天主教統治下的意大利開啟的,是由伽利略和早他一百多年的前輩(比如塔塔格利亞)這些天主教徒開啟的。那么為什么伽利略和他的前輩們會開啟這樣一個科學實驗傳統呢?這個實驗傳統背后的動機究竟是什么呢?是企圖用數學與實驗證明上帝的存在,還是有某種更加世俗的實用主義動機?
第三,古希臘文化和數學古籍被拜占庭帝國保存得好好的,那為什么延續上千年的拜占庭希臘文明(公元330-1453)卻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而要等到伽利略的出現?伽利略所處的時代究竟為科學發展和科學革命的爆發提供了哪些古希臘所不具備的社會條件?
答案顯然不在于“文藝復興”時期的翻譯運動本身——因為它不外乎將阿拉伯文獻中的古希臘知識翻譯成拉丁文而已,而拜占庭的希臘人卻不需要通過這種翻譯就能閱讀古希臘數學文獻。
答案也不在于北歐的宗教改革運動——因為伽利略并沒有受到新教的影響,而且一直是在天主教占統治地位的意大利生活、工作、學習和研究。
伽利略所畢生關注的焦點之一,恰好是計算和理解不同重量的球體如何在不同傾角的斜面按不同速度滾動,以及鐵球如何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做拋物線運動的彈道學問題,以便從中獲得拋射物體運動規律的認識突破。為什么?
這就迫使我們回到戰爭,回到伽利略所處的充滿戰火的“炮彈(鐵球)滿天飛”的文藝復興時代。
事實上,伽利略在其經典名著《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開宗明義昭示了“科學革命”的“戰爭密碼”:“……威尼斯人在著名的兵工廠里進行的經常性活動,特別是包含力學的那部分工作,對好學的人提出了一個廣闊的研究領域。……生性好奇的我,常常訪問這些地方,純粹是為了觀察那部分人的工作而帶來的愉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一加 10 Pro發布 劉作虎:2021年全球出貨量超千萬
2022-01-11 16:43 大公司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治療新策略
2022-01-10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
2022-01-07 21:48 嫦娥奔月 -
我國科學家發布6G成果:通訊速率較5G提升10-20倍
2022-01-05 19:36 科技前沿 -
航天科技:今年計劃安排4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全面建成空間站
2022-01-05 08:04 航空航天 -
天問一號傳回世界首張探測器與火星合影,誰拍的?
2022-01-01 08:12 航空航天 -
1056秒!中國人造太陽運行時間突破千秒
2021-12-31 13:47 科技前沿 -
2021圓滿收官!長征火箭全年48戰全勝!
2021-12-30 08:27 航空航天 -
最新研究:2019年秋季前,新冠病毒已分別在亞歐緩慢傳播
2021-12-29 22:5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星鏈計劃,“前科”累累
2021-12-28 22:11 觀察者頭條 -
2022十大科技趨勢發布:硅光芯片將突破摩爾定律限制
2021-12-28 14:17 科技前沿 -
重型火箭正在研制,可將150噸重航天器送入近地軌道
2021-12-27 16:16 航空航天 -
中國空間站今年兩次緊急避碰,躲避美國星鏈衛星
2021-12-27 16:03 航空航天 -
嫦娥八號將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1-12-27 13:23 航空航天 -
曙光席位上,坐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2021-12-26 21:36 航空航天 -
“好好的華為設備被拆換……”
2021-12-26 13:29 華為 -
美國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順利發射入軌
2021-12-26 07:59 航空航天 -
月壤正式安家湖南韶山
2021-12-25 10:21 航空航天 -
現役最高火箭長七A出征!
2021-12-23 19:05 航空安全 -
我國25噸級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核心技術取得全面突破
2021-12-23 15:48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104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00“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50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評論 210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
俄羅斯給朝鮮24匹馬,“他最愛的品種”
-
哈里斯下場:特朗普不尊重圣地
-
武契奇:不會對人民撒謊,不太可能在2028年前入歐
-
馬克龍:歐洲AI落后了,得砸錢追上中美
-
巴西對X平臺下禁令,盧拉喊話馬斯克
-
全球AI換臉色情人物一半是韓國人!韓方找法方:要和“電報”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