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麥葉的薰籠精: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絲綢之路,半是歷史,半是想象
最后更新: 2023-01-04 13:00:34【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伍麥葉的薰籠精】
拜讀了《裴德思:在西方的中國研究圈子,“親中”就是敵人》一文,很長見識。由此想到阿拉伯世界的特殊情況,在那里,主流精英與重要媒體對西方的“中國研究”深信不疑,但并不是簡單地接受投喂。他們在西方理論的基礎上,按照他們的口味,瀟灑地加工出十分大膽的特色版本。
漢朝在佩特拉設了大使館?
阿拉伯媒體上有一種情況頗普遍,就是對歷史極不嚴肅,學者們似乎是隨心所欲地講那過去的故事。至少涉及到中國史是如此,讓我們中國人難以適應。
埃及《金字塔報》是有年頭的嚴肅大報,2022年9月12日一篇《香料與絲綢之路間的阿拉伯與中國——埃及沙漠里的納巴泰石刻銘文講述了什么?》(以下簡稱“納巴泰銘文”),反復告訴讀者:
“他(埃及考古學家、納巴泰研究專家拉杰)指出,(納巴泰人活躍的時代)中國在東地中海阿拉伯地區(即黎凡特)是在場的,其角色為貿易的領導者和友好國家,并設有大使館和過境路線。”“拉杰強調,中國在阿拉伯國家所設立的第一所大使館,是在納巴泰首都佩特拉,而其時在公元前一世紀”,“中國在位于佩特拉的納巴泰首都設立大使館,承擔埃及的所有納巴泰人和居住在西奈半島、迦南和尼羅河三角洲的人們(的對華貿易事宜),他們跋涉前往中國,并從那里帶回商貿貨物。”
部分相關原文截圖(作者供圖)
佩特拉是位于今日約旦境內的著名古城,按照報道中那位埃及學者的說法,漢武帝派張騫鑿空西域的成果之一,是西漢在佩特拉那里設立了大使館,給有合法護照的納巴泰人發簽證。《漢書》好像漏記了這事兒?
《金字塔報》同很多阿拉伯主流媒體一樣,近年以來高度重視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充滿贊美,但是喜歡夸大其實,甚至有無中生有之嫌。2019年4月27日,《金字塔報》發表長文《歷史在發聲——在馬穆魯克時代的歷史學家筆下,埃及與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是如何呈現的?》(以下簡稱“歷史在發聲”),介紹元朝與馬穆魯克王朝之間的交流,匯集了多方領域埃及專家的觀點。
結果,報道中,隸屬開羅大學知識學系的高級編輯賈米爾博士介紹“伊歷612年(1215年)成吉思汗對中國的宋王國”發動了強力進攻。這一筆再次證明,在伊斯蘭世界,成吉思汗征服了“宋王國”即“中華帝國”,一直是“正史”的一環,被當做“歷史真相”,即使學術界的嚴肅學者也深信不疑。
“歷史在發聲”一文截圖(作者供圖)
“歷史在發聲”充滿激情:
“絲綢之路有能力為自己開辟文明的路線,那些路線植根于歷史,它也有能力超越舊世界的地理界限,為世界各國人民一起合作的未來描繪一幅光明的圖景。”
并且如此介紹:
“這條歷史性的道路從中國延伸到舊大陸(亞、非、歐),面對它的復興,我們需要置身到歷史的旅程中去,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間,那時中國人發明了絲綢制造業,其驚人的紡織和刺繡技藝使古代世界的人民感到震驚,以至于催動他們用黃金和寶石相交換。”
阿語媒體上的相關作者都清楚絲綢之路是德國人李希霍芬首先提出的概念,在中東,也有一種一致的觀點:漢朝的武帝派將軍張騫在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建立了絲綢之路。但是,阿拉伯精英們并不肯拘泥于成說,他們往往認為絲綢之路的歷史更為古遠,而且綿延悠長。“歷史在發聲”便宣稱其為持續了二千五百年以上的貿易路線。
半島阿語官網也是在2019年上線的一篇《中國如何拓展對世界的主導》開篇則曰:
“三千年前,絲綢制造業開始啟動從中國走向世界各地的道路。當然并不僅是絲綢,還有許多其他未經提及的產品,它們從中國及東亞運向中亞、北非和中歐,經過特定的道路,而后者自古以來即以‘絲綢之路’一稱知名(原文確實如此)。”
掐指一算,那是西周時期!
回到“歷史在發聲”一文,關于元朝同馬穆魯克王朝的關系,文中有這樣的介紹:
“艾爾邁格來茲在《君主國家賜贈的行為》一書中提及,埃及的一些馬穆魯克埃米爾(也可譯成王子)本是來自中國,他們是以作為禮物的性質,由中國君主(贈送)給馬穆魯克的蘇丹們,從而到來(埃及),而在埃及的埃米爾們當中,他們擁有很高的地位,并在埃及的國家(體制里)擔任了重要職務,例如納賽爾埃米爾即埃爾安(譯者提示,這個名字不是阿拉伯或波斯發音,是奧斯曼也就是所謂土耳其/突厥語發音,與埃爾多安的拼寫很接近)謝赫,他擔任了蘇丹國在沙姆的監察官,而沙姆其時在納賽爾蘇丹穆罕默德·本·加洛萬治下。”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只聽說過送公主和親,難道還有送王子和親的?
絲綢之路幫助阿拉伯恢復文明自信
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阿拉伯人非常蔑視,把他們的過去與現在描成一團黑。然而,絲綢之路的宏大敘事有別于西方中心主義的史觀,在絲路的往昔當中,阿拉伯人看到了先人的身影,看到了本地區在歷史中曾經的重要位置。可以說,絲綢之路有助于阿拉伯世界恢復文明自信。
“歷史在發聲”的優美插圖之一《馬穆魯克時代絲織地毯的售賣》(作者供圖)
同時,古老的記憶一旦被喚醒,便顯露出在歐洲史之外,人類有著更為豐富和廣闊的風云往事,這使人對西方文明不再簡單迷信。因此,新世紀以來,阿拉伯世界對絲綢之路爆發了極大的熱情。
同樣重要的是,那一地區的人們,尤其是精英群體,也很熱衷“復興絲綢之路”的想法,那意味著擺脫西方的控制,在非歐美中心的世界結構中獲得發展繁榮的機會。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嘯云 
-
劉統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時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相關推薦 -
刺激消費,全民“發錢”這招可行嗎? 評論 240美國申訴后奪銅,羅馬尼亞徹底怒了 評論 258“去過中國30次,反對中美敵對”,共和黨猛攻他親華 評論 191“阿克薩洪水策劃人”辛瓦爾被選為哈馬斯領導人 評論 338“中國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國做不到的” 評論 157最新聞 Hot
-
韓國教練哭了:20年了,每次都輸給中國隊
-
美議員聲稱擔心中企當“間諜”,密歇根州州長已讀不回
-
澳大利亞奧運選手涉嫌在巴黎購買可卡因被捕
-
馬杜羅:WhatsApp見鬼去吧,建議改用微信…
-
日本長崎拒絕邀請以色列,G7另外六國不干了
-
美國申訴后奪銅,羅馬尼亞徹底怒了
-
他欲召集拉美17國開會討論委局勢,還請求美國支持
-
共和黨人一看,覺得自己又行了
-
“他建議我主修中文,這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
-
他遭美司法部逮捕,被控受伊朗指使欲雇兇刺殺特朗普
-
“去過中國30次,反對中美敵對”,共和黨猛攻他親華
-
“跟隨歐洲盟友步伐,他計劃訪華”
-
烏軍突入俄境內7公里,俄稱擊退進攻
-
“中巴合作不應滿足于現狀,加入‘一帶一路’是根本措施”
-
員工曝波音工廠亂象,“換問題艙門像換內褲一樣頻繁”
-
“阿克薩洪水策劃人”辛瓦爾被選為哈馬斯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