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麥葉的薰籠精: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絲綢之路,半是歷史,半是想象
最后更新: 2023-01-04 13:00:34早在2010年,半島的談話欄目《檔案》就制作了一期《中國與阿拉伯——由絲綢之路到絲滑外交》,制作方非常敬業,在錄制現場特意擺了一道中國屏風作為背景,并廣邀各類人物參與發表意見,包括中國公使、埃及前駐華大使、中阿友誼協會負責人,也包括普通的埃及商人、毛里塔尼亞女商人。節目播出后,還把全部發言整理成文字稿,上傳到官網,至今可以讀到。
半島官網“由絲綢之路到絲滑外交”節目截圖(作者供圖)
該節目透露出的一些看法很有意思,例如,至今還有人相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經準備派大規模軍隊去幫助阿拉伯聯軍對抗以色列;主持人注意到,有西方專家認為,美英入侵伊拉克,是為了阻止中國直接與海灣國家展開石油貿易。
那位主持人將“中國是否在對阿拉伯實行‘軟入侵’”設為議題,但參與者大多都肯定了中阿貿易的益處。《今日中國》阿語版副主編侯賽因·伊斯梅爾博士更是強調,“中國是大國列車中的最新一列,是阿拉伯該上的車”,中阿友誼協會負責人馬蘇德·達赫則認為,世界上存在兩種全球化模式,第一種為基于暴力的歐美模式,總是通過武力改變世界,一如他們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所為;第二種為人道化的中國模式,基于共同利益而促進貿易交流的全球化,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以防止戰爭。
正是如此的思潮激發阿拉伯人格外關注古代中國之于絲綢之路的意義。不幸的是,帝國主義思想的熏染、近代遭受殖民的經歷,對阿拉伯精英的影響浹髓淪肌。他們普遍地產生幻覺,以為古代的絲綢之路是一項實體工程,類似英國治下的蘇伊士運河、印度大鐵路,也類似美國對中東石油國家的控制方式。在他們的幻覺里,絲綢之路由“中華帝國”建造,并由“中華帝國”擁有,那一“帝國”通過絲綢之路,向外輸出絲綢等先進產品,然后將世界各地的貴重物品引流回來,由此形成一種獨特的“主導”世界的方式。
“納巴泰銘文”中,埃及學者宣稱,公元前一世紀,中國在黎凡特地區設有“過境路線”,顯然,他是認為,西漢建立了一條獨家控制的商道,以長安為起點,穿越中亞,再經過地中海東岸沿路地區,一路直達埃及和阿拉伯半島,再伸入非洲;另一路則通向地中海北岸。兩條線路都與羅馬帝國的商路直接對接,在如此漫長的商道上,西漢沿線設置了各種官方機構,包括大使館,對絲綢之路施行有效管理。這明顯是對張騫鑿空西域的誤解。
該假設反映了目前世界上普遍犯的錯誤,很多專家學者也不能避免,那就是以今日的高度工業化狀態去想象過去的歷史,忽略了工業化、現代化的力量。這種錯誤無視歷史上各個階段的技術水平對人類能力的限制,仿佛飛機、汽車和鐵路都是自古以來。按說不難明白,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公元前一世紀,任何力量都不可能修建一條從長安輻射到歐洲和非洲的完整道路,再設立機構去控制它。
也許,阿拉伯人是按照羅馬帝國來想象中華帝國,可卻忽略了中國與中東、非洲、歐洲的地理距離。羅馬帝國的富庶區域就在黎凡特和北非,當然要對該地區著意加以控制,可是,在彼時的物質水平下,中國實在太遙遠了呀,那不是普通的過不去,那是絕對的過不去。不然怎么會有蘇武牧羊的悲壯呢!
偽史內涵的意識形態交鋒
阿拉伯人對絲綢之路產生誤解,原因是多重的。
其中之一是,近代西方人無法自拔的“帝國迷信”里,有一條基本信條:“帝國是沒有邊界的。”中東精英遭這樣一條教條徹底迷惑,就幻想中華帝國的“勢力范圍”一定與羅馬帝國接壤,還就有人在當地的古代石刻里去找證據。——實際上,明白了那一教條,也就能明白,為什么中東人會產生中國該派兵去敘利亞之類的看法。
使阿拉伯人產生幻覺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西方右派打造的“中央國王論”牢牢控場。中東追隨西方,存在著關于中國的一大謎案:為什么中國不搶在英國和美國之前,對世界發動征服,建立英國那樣的日不落帝國、美國那樣的全球化帝國?
該謎案又細化成三個謎案:
為什么在怛羅斯之戰與扎魯特泉戰役之后,中華帝國就不再對歐亞非展開征服?——這是阿拉伯精英最感興趣的謎案。
為什么明朝不堅持保有元世祖——他們習慣稱為忽必烈汗——名下廣大領土的世襲繼承權,收復和統治蒙古帝國的廣大領土?并且,明朝以后,中國人一直是同樣的態度?——這是西方人和中東人同樣感興趣的謎案。以埃爾多安為代表的土耳其狂人們冒充是蒙古人的后代,從而宣稱對包括中國北方在內的廣大歐亞土地都有統治權,在我們看是瘋子,但阿拉伯人就覺得他們精神十分正常。相反,對阿拉伯人來說,倒是中國人的腦子很古怪。
為什么鄭和下西洋之后,明朝沒有展開對海洋的征服,把印度洋白白送給了其時力量弱得多的歐洲人?——這是西方人最感興趣的問題,據歷史學家阿布—盧格霍德看來,這個問題“在過去至少一百年內令許多嚴肅的學者困惑不已——實際上已經在他們當中引起了絕望情緒”。那一謎案也傳入阿拉伯知識分子當中,他們一談印度洋的海權,往往要引入鄭和下西洋的往事,然后分析一番。
對上述所謂謎案,阿瑞基等優秀學者已然提供了有力的答案,但卻無法說服“帝國”的崇拜者們。
西方的中央王國論進行了另一番全套的解釋:
歷史上漫長的時期內,中國的文明都高度先進,與中國之外的地區形成了絕對落差。因此,中國對世界充滿了輕蔑,沒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在中國人看來,中國以外一體是可怕的野蠻人,于是,中國人從來都畏懼同外界的沖突,進而畏懼戰爭。最重要的是,中國人自古享受著文明,特別文雅,結果是完全不會打仗,也不敢打仗。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嘯云 
-
劉統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時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