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昂山素季不需要符合西方的圣人形象
關鍵字: 1【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特朗普的亞洲行結束了,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還有一程——緬甸。
這時候去緬甸,羅興亞問題是繞不開的,昂山素季恐怕是不得不見的。
緬甸那些事兒,在西方輿論里已經沸沸揚揚。但是具有國際聲望的西媒,在討論非西方事務時,其主要毛病就是西式偏見與受眾誤導。西方俯視他們心目中文明落后,或是非西式自由民主體制的地區,西方媒體的慣性就是“價值凌駕真相”。舉凡一切不符西式的“自由、民主、人權”的,都是妖孽,批評隨意,反之,則是圣人,吹捧隨性。
這一點在涉華報道上,觀察者網的朋友肯定領教過很多,央視主播劉欣在十九大后批評西方媒體時說:西媒在報導中國時,總是出現某種謬誤,沒有說謊,卻也沒有說出全部事實。
昂山素季現象,大概是近年最典范的西式套路了,給她戴桂冠的,再潑她硫酸的,都是同一批西方輿論。
關于羅興亞人事件,如果你想在西媒里找到兼具深度與全面的報導,真的是浪費時間。相對地,這位曾被西媒譽為“亞洲曼德拉”的東方女性,如何“墮落”成如今的低俗政客,這類的新聞剪裁與評論,充斥于西方主流媒體。
臺灣媒體自然也有樣學樣,占據西方受眾與臺灣這種“次西方”受眾思想版面的,是“諾貝爾和平獎是否不該再頒發給活人”的熱烈討論,以及“羅興亞人被迫害得多么凄慘”的片面新聞剪裁,而不是羅興亞事件的全貌。
我想了解事件全貌,卻總是被“西式人權價值”擋住了視線。
處境,才是最該關心的事
看現在昂山素季身上的兩個標簽,“圣人”與“冷血”,如果可以量化,昂山素季本身的改變幅度,肯定遠小于西媒給他的兩種極端評價。真實的她,從來都是介于兩種評價的中間點,與其說她變了,不如說是西媒一開始就看錯了圣人,現在仍然看錯了冷血。
紐約時報最近的一則評論《圣人的墜落:世界是否看錯了昂山素季》,引用政治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Comfirmation bias)來反省西媒常常錯看其偏好政治人物的現象:“你對某個結果或者這種情況下的某個人是好是壞,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講得那么學理,不如簡單講,西媒對非西方事務,常常充滿“圣母”視角下的偏見吧?
西方媒體曾經大力“吹捧”昂山素季,圖片來源:見作者簽名
新聞的產生方式,與歷史敘事的產生方式,有一定程度的類似:觀點是編修素材的剪刀,立場是什么,被剪輯出來的成品就是什么。
當我們閱讀秦始皇嬴政的“焚書坑儒”事件時,讀到的主要是儒者觀點下的敘事,但若我們想深入探討,追尋事件全貌,首先應確認的是,焚什么書?坑什么儒?然后再考察當時的政治大環境,嬴政的政治習性、執政危機、政敵動向,儒者為何站在當權者的對立面,有沒有偽儒者?或嬴政整肅的主要對象究竟是儒者還是方士?等等等等。
換言之,了解決策者的處境,才是真正的重點。但在西媒解讀下的羅興亞事件與昂山素季,一如“焚書坑儒”的儒者敘事: 焚書就是不對,坑儒更是令人發指,嬴政是萬惡之淵藪,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
《紐約時報》回頭檢視昂山素季的圣人建構現象,赫然發現,其實這位自由民主價值的典范人物,早在2013年接受BBC專訪時,就露出了“馬腳”:(昂山素季)頗為唐突地駁斥了關于羅興亞人遭遇不斷升級的暴力的提問,說佛教徒也被迫流離失所,雙方都感到恐懼。被問及為什么受暴力影響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穆斯林時,她轉移話題,說佛教徒生活在“全球穆斯林力量”的恐懼之中。
評論指出,由于這段話與昂山素季當時的圣人形象不符,所以基本被忽略了,這就是確認偏誤。如果從此評論所探討的“浮夸的圣人化”觀點來看,觀察可謂細微,然而,昂山素季這段話,在緬甸國內族群沖突問題上是非常重要的線索,也是她想要澄清出一個更真實自己的表白。
昂山素季可能早已察覺,她無法如實地繼續演出西方給她的圣潔扮相,因為國際社會對緬甸國內問題的了解也非常片面甚至偏頗,她的現實處境將與自身形象嚴重沖突。
尤其,羅興亞問題,根本是吹捧她的西方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羅興亞問題
沖突事件的緬甸若開邦地區,曾經是獨立王國阿拉干(Arakan),1785年為緬甸的貢榜王朝兼并,1826年因緬甸戰敗而割讓給英國,1948年緬甸獨立后回歸。
圖片來源:搜狐
若開邦有兩大族群: 若開族與羅興亞族,前者為佛教徒,操緬甸方言,后者為穆斯林,操孟加拉方言。羅興亞人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八世紀阿拉伯商人、波斯商人與孟加拉人、緬甸原住民的混血種族,二是英國殖民時期為了便于統治,鼓勵孟加拉地區的穆斯林大量移入。
從1872年到1911年,若開邦的羅興亞移民從近六萬增加到近18萬,2013年,增加至130萬。在英國殖民以前,兩大族群雖文化宗教語言都不同,但尚能和睦相處,直到殖民政策將兩個族群以宗教信仰區分開來,英國人直接統治緬甸原住民,而給予穆斯林族群自治權力,借此培植親英勢力。換言之,殖民政府拉拔穆斯林,壓制佛教徒這種族群分化政策的結果,就是愈趨激烈的族群沖突。
二戰時,英軍組建了一支孟加拉穆斯林部隊“孟加拉V支隊”,在印度與緬甸邊界活動抵擋日軍入侵印度。英國人利用穆斯林,日本人就利用佛教徒,在緬甸本土進行英日斗爭。V支隊在對日軍的戰爭中貢獻并不多,但在1944年日本開始撤軍后,槍口對向了若開族佛教徒,展開一次種族清洗大屠殺以搶占土地,燒毀上百個村莊,眾多平民佛教徒受難,或流離失所。V支隊的后裔,也是現在羅興亞人的一部分。
二戰后,V支隊拒絕英國要求將搶占土地還給若開人,并組建了“穆斯林圣戰黨”(MLO),聯系印度穆斯林領袖真納,欲與印度分離建立“東巴基斯坦”。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戰爭后“印巴分治”,東巴基斯坦決定并入巴基斯坦,又引發了另一波羅興亞人躲避戰禍而逃至若開邦的移民潮。
1948年緬甸獨立,雖承認羅興亞人為少數民族,但需要在緬甸居住八年以上才能申請歸化入籍,于是那些在二戰前后移入若開邦的羅興亞人成了無國籍者,緬甸人顯然無法忘懷V支隊在若開邦的屠殺行徑。
穆斯林圣戰黨在要求自治而被緬甸當局拒絕后,又一次發動搗毀佛教徒村莊的“圣戰”,控制若開邦北部時,又引入了大量東巴基斯坦的貧民進入相對富裕的若開邦。從此便開始了緬甸政府軍與穆斯林圣戰黨的長期斗爭。
1962年,由于羅興亞問題,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奈溫將軍推翻了許諾羅興亞人公民權的吳努政權,并開始建構緬族主義,在若開邦大量修筑佛寺,將大量緬族移入,以排擠“世仇”羅興亞人。
1971年,東巴基斯坦宣布獨立,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隔年就成立了孟加拉國,這場戰爭再一次引發從孟加拉到若開邦的移民潮。緬甸軍政府一方面接受了超過五十萬的孟加拉難民,另一方面則再一次推出排擠若開邦穆斯林移民的政策,將之劃歸為外僑,與穆斯林圣戰黨的矛盾再次深化。
軍政府此后數度清剿若開邦的穆斯林武裝勢力,其中以1978年與1991年的戰爭最為慘烈,終于在90年代收回了原屬若開人的大量土地,許多穆斯林農民則因失去土地而淪為貧民。所以現在所謂“羅興亞難民”,是90年代才開始見諸于穆斯林媒體,再為國際社會所使用的稱謂。
明白了以上的歷史簡述,就知道為何昂山素季在BBC專訪中談到“佛教徒也被迫流離失所,雙方都感到恐懼”的緣由了。
在這次專訪的前一年,3名羅興亞人搶劫并奸殺了一位若開女性,若開人展開報復,導致10名羅興亞人死亡,而引發了雙方的大規模沖突。結果29人傷亡,2528棟房屋被燒毀,30000人因此沖突而流離失所。
當時的緬甸總統登盛提出了遣散羅興亞人到孟加拉的計劃,遭孟加拉拒絕,也遭聯合國反對。一個月后,沖突再度爆發,造成82人死亡,21700名穆斯林與1200名若開人失去家園,4665棟民房遭到毀壞。
表面上,若開邦問題是穆斯林與佛教徒的文化沖突,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個新住民與原住民爭奪土地資源的古老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120“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14“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507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87“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234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