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多元主義不該是分離主義沃土,與“垃圾”的遮羞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最近,國家民委主任潘岳警示,“受西方民族理論與文化多元主義影響,作家們都從總體、時代性中退卻,更加關注差異性、特殊性”。個人對潘主任的此一觀察特別有感,因此想做些補述。
多元主義牽涉文化、種族、性別、宗教、民族、思想哲學、政治體制等等,近乎涵蓋了人類文明的全部面向,聊起來可以沒完沒了,本文集中討論文化與民族領域——社會在強調多樣性的風潮下,受到了什么挑戰?
多元主義是否無可避免地獎勵了平庸?成了分離主義沃土?
多元主義辯正
所謂“主義”,是為了解決當前問題的產物,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主義的主要挑戰是自身。因為隨著時代變遷,有些主義成了歷史遺跡,有些則不斷修正調整以適應時代,并得以存活。
多元主義目前仍是當代思潮,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礙,而潘岳主任的講稿就突出了多元主義的困境之一:原本是想借由包容來拓寬、豐富一個大封閉系統(本例是中華民族與文化),但此舉難以避免地產生了多個互不隸屬的小封閉系統,違背了原初的行動意義。
必須強調的是,人類文明并不存在絕對開放的系統,頂多只有相對開放的封閉系統。絕對開放意味著所有藩籬都不存在,但人類社會的特征是群居,群居自然會產生各種藩籬。所謂多元主義,就是旨在盡可能消除多一點藩籬,以適應群居生活的變遷。例如移民,多民族間的現代矛盾,社群媒體的興起等等。
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歷史悠長,文明豐富多樣,多元主義也是我們文化基因之一。歷朝歷代,相對開放的時代都是國力強大的時期,因為強大而自信,因為自信而包容,因為包容而創新,因為創新而進步。相對地,當社會與政治趨向保守,就是國力下滑的不自信表征,內外部挑戰叢生,害怕采取包容姿態會進一步削弱自己。
貞觀四年,唐太宗批評隋煬帝“性好猜防,專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謂胡床為交床,胡瓜為黃瓜……”。初唐與盛唐時期,唐朝自信爆表,不忌胡風,推崇多元,社會開放進步,寫下了多元主義在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比如現在我們生活中所離不開的“椅子”(倚子),就是從唐代開始流行的。中國古代椅子的起源,有四種說法,其中3種都是外來說,如上述唐太宗所說的“胡床”,就被學界認為是椅子的起源之一。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盛況
然而,到了中唐與晚唐,唐朝國威頓挫,被視為轉折點的“安史之亂”,其“安”與“史”都是胡人,于是大唐就滑入隋煬帝式的不自信,原本充滿胡風的婦女服飾(窄衣小袖,袒領,女著男裝)開始被排斥。唐之亂源,在某種層面上,其實就是輕忽了在制度上多元包容的弊端。
現在各種“中國元素”在美國本土的遭遇,即能說明美國的不自信正在體內蔓延。另一方面,整個西方興起的反移民潮,也是不自信的表征。
我們身處中國復興時期,國力日強,自信日盛,包容力自然就應愈大。雖然當前內外部挑戰不少,但都不至于傷筋動骨,無法阻礙崛起之勢,因此在文化、民族層面,包容多樣性理所當然。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減少警惕。
個人認為,包容多樣性有五個階段:接受,適應,謹惕,調和,創新。中國現在應處于謹惕階段,因為西方的多元主義發展弊端叢生,可謂觸目驚心,不能不令我們戒慎恐懼。
多樣性愈被高舉,復雜性就愈明顯,融入共同的故事就愈困難,因此,謹惕階段是不能跳過的關鍵流程。
所謂多元主義,四個字足已概括,求同存異。從美國的覺醒文化到取消文化,我們看到的是清教徒式的鏟除異端,而所謂異端,其實是過去的主流思維、觀點、習俗與習慣。誠然,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變革雖然免不了,但美國多元主義已發展到不再“求同”,只想“存異”,往多元主義目的地的反方向走。
馬斯克談起兒子“變性”時,認為是美國的覺醒文化害了他
潘岳主任所提醒的,就是別只專注于“存異”(差異性與特殊性),而放棄了“求同”(總體與時代性)。這樣的警惕是絕對必要的。
多元主義是在一個“共同文明體或共同社會”的框架下包容差異,換言之,多元主義是有邊界的,而且必須有邊界,而不是任由差異無邊無際地發展,直到個別族群(或創作)游離出其原來所屬的共同文明或社會。
因此希望大眾與創作者認知到,多元主義的目的是拓寬大封閉系統,而不是形成諸多壁壘分明,甚至相互對立的小封閉系統。
以最近的時事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放棄“求同”的危險性。7月,拜登簽署“解決西藏法案”(Resolve Tibet Act,注1)就是將多元主義武器化,干涉他國內政的惡例。與處理新疆問題一樣,美國也如法泡制西藏問題,意在利用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割裂中國。
因此,若放棄“求同”,或只獎勵“存異”,在外部勢力的分化下,中國有些地方會成為分離主義沃土,平添治理負擔。大唐殷鑒,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
分離主義沃土是怎么一回事,臺灣就是顯例。在“臺灣主體”的要求下,對民族歷史進行解構,變造民族主流敘事,差異性與特殊性受到不成比例的表揚與贊助,使得中華文化成了“異端”,甚至拿DNA說事,凸顯血統差異,以致連炎黃子孫都予以否定。這就是拒絕“求同”的惡果。
總言之,平衡多樣性的方法,就是鼓勵求同存異,而不能過度表揚特殊性與差異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借游戲發布性別對立言論、號召引戰,微博處置138個賬號
2024-08-21 21:13 -
媒體三批摜蛋,新華日報:夸大其詞、論據不足、因果倒置
2024-08-08 14:59 -
百花獎獲獎名單公布,朱一龍、馬麗獲最佳男女主角
2024-08-04 22:37 中國電影 -
明十三陵計劃2030年實現全面開放
2024-07-13 10:35 -
列入“重大科學問題”,古人類研究要回歸初心、糾正錯誤
2024-07-09 13:44 -
“跳過迪士尼、奈飛,把我們的內容直接輸出到海外”
2024-06-28 17:36 直擊上視節 -
“我們像祥林嫂一樣訴苦了這么久,情況依然沒變”
2024-06-27 20:10 直擊上視節 -
“我相信,中國的內容會在全世界大獲成功”
2024-06-27 17:42 直擊上視節 -
“越南觀眾在開發階段就已經盯上了中國的這些劇”
2024-06-26 19:31 直擊上視節 -
“行業亂象在于門檻太低,甚至沒有門檻”
2024-06-25 13:53 直擊上視節 -
上海電視節今日開幕,“電視劇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2024-06-24 16:36 直擊上視節 -
底層人互相殘殺,這部印度電影絕了
2024-06-23 16:01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證監會江蘇監管局局長凌峰被查
2024-06-21 15:21 廉政風暴 -
他找黃曉明來演智障人士,原因是…
2024-06-19 21:29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洪禮和被查,已退休7年
2024-06-19 15:06 廉政風暴 -
為什么很多年輕創作者轉向短視頻?日籍導演竹內亮這樣說
2024-06-18 17:46 -
“不要一心奔著‘出海’去拍電影”
2024-06-18 11:42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中國這類影片太少,希望張藝謀抓住《三體》精髓”
2024-06-17 17:06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還原度最高”,宮廷西洋畫家繪《康熙大帝肖像》來華展出
2024-06-17 08:32 -
“最懂中餐”西方人:老外嫌中國人啥都吃,是不懂奧妙
2024-06-08 13:57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伊朗、沙特將在紅海舉行首次雙邊軍演” 評論 13繞開“金融核彈”打造新支付體系,金磚方案值得期待 評論 120從“枷鎖”到動能,中國走出的最短距離是十年 評論 22“中國引領,金磚國家在這方面將追平歐盟和G7” 評論 67“被騙兩次算我蠢,歐盟準備好回擊”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中國引領,金磚國家在這方面將追平歐盟和G7”
-
“中國、阿聯酋…”,美商務部又開始“拉黑”了
-
她當場怒斥英王查爾斯:You are not my king!
-
看個演唱會,散場時被抓了壯丁
-
“被騙兩次算我蠢,歐盟準備好回擊”
-
“蘇聯衛星上天,美國才意識到科技競爭要靠政府”
-
“中國正超越歐洲,成最大買家”
-
武契奇:只有普京懂我,他還跟我說了這句話
-
印外長稱:中印邊境問題,達成協議
-
“若中國大陸武統,全美國科技行業恐任其擺布”
-
他們開推土機壓過尸體,“創傷”最大?
-
武契奇要見馮德萊恩去不了金磚:我對普京很誠實
-
困于繁文縟節,歐洲臨床試驗落后中國
-
白宮:不予置評
-
以軍被曝強迫加沙平民作人盾,“就像玩具一樣”
-
以色列稱真主黨在醫院地下藏數億現金和黃金,院長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