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揚:《使女的故事》除了“政治正確”,還有其他
關鍵字: 美劇《使女的故事》69屆艾美獎頒獎典禮艾美獎2017美國政治正確好萊塢政治正確好萊塢 女性主義【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卓揚】
在今年第69屆艾美獎上,《使女的故事》一舉拿下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5項重量級獎項,成為本屆最大的贏家。
流媒體hulu可能沒有預料到,孤注一擲押寶的新劇,竟能力壓巨頭Netflix與HBO,讓同樣獲得多項提名的《西部世界》和《怪奇物語》辛苦陪跑。
自播出以來,《使女的故事》點燃了媒體對女性權利和女性題材作品的熱烈討論——這部現象級劇集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呢?
美劇《使女的故事》在豆瓣、IMDb上均獲得高分評價
《使女的故事》講了什么故事?
《使女的故事》改編于加拿大知名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于198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反烏托邦的背景下,故事的女主瓊(June)在一個女性被極端物化的未來掙扎著尋找希望。當她身為一個在出版社工作的獨立女性,和丈夫女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她不曾預料到暗中滋生的極權主義將奪走她的一切。
面對社會動亂、環境災難和暴跌的出生率,原教旨主義的極端政權“基列”推翻了美國政府,篤信奉行《圣經》便可解決威脅人類的一切問題。當《圣經》成為了一切法律的依據,瓊因身為女性而失去了工作,失去了自己的銀行賬戶,甚至失去了自己。
政教的獨裁者給予她的新身份是國家財產——她被剝奪了名字,成為大主教弗雷德(Fred)的“使女”奧弗雷德(Offred)。這些少數還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被送往統治者們的家中,代替其夫人為他們誕下后代——她們是國家的“行走的子宮”。
《使女的故事》劇照(圖/IMDb)
如此看來,《使女的故事》涉及了多種“政治正確”題材的相關討論:女性主義、宗教改革、美國的政治環境變化……況且,本屆艾美獎一掃近年來獎項的陽剛之氣,天平也看似傾向于“政治正確”地發現女性和多元文化。
與前三年的艾美獎大贏家《絕命毒師》、《美國犯罪故事》、《權力的游戲》等相比,本屆的熱門除了《使女的故事》之外,還有同為女性題材的《大小謊言》,和講述非裔美國人說唱歌手之夢的《亞特蘭大》。“政治正確”,看似已經成為了影視作品在獎項競爭中的一張王牌。
《故事》背后的故事
在我看來,本屆艾美獎對女性和多元化影人的頌揚,不僅是因為觀眾意識到了白人男權主義籠罩多年的陰影,更是因為業界發現多元化的角色和故事依然可以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只有當觀眾和影人穿過偏見的帷幕,我們看到的作品才能反應出真實的現在與未來。
男性在銀幕上的霸權根深蒂固,讓普通觀眾已經習以為常,潛移默化地認為女性角色必然是柔美的花瓶。即便在今年夏天,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神奇女俠》票房與口碑齊飛,但實際上在去年全球票房前百的電影中,只有三分之一以女性為主要角色。
不僅如此,在圍繞女主展開的故事中,女性角色的發展也經常離不開男性的幫助。多少年來,迪士尼公主只能等待著被王子拯救——從白雪公主到睡美人,從小美人魚到貝爾,無論是多么聰明獨立的人設,都免不了以美好的愛情為生命中心,對邪惡反派毫無還手之力。直到近年,我們才終于等到了《冰雪奇緣》里的姐妹情深,和《海洋奇緣》中的野性冒險。
- 原標題:卓揚:《使女的故事》除了“政治正確”,還有其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37“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94“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481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80“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22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