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家建言2023中國經濟”系列| 大衛·戈德曼:美國可以盡情說中國壞話,東南亞沒人聽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2:55觀察者網:謝謝您,我想追問一下,全球芯片產業界將如何適應這樣的局面?如果最終出現了中美兩條平行的芯片供應鏈,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會有什么影響?
大衛·戈德曼:影響可能會非常糟糕。半導體這個行業的特殊之處在于,資本支出占盈利的比率非常之高。我記得在2021年,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大約是6000億美元,而資本支出則高達約1700億美元。這是因為半導體行業的技術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半導體企業投資時要賭上他們的未來,要基于對未來技術發展的預測做企業決策。
全球半導體產業資本支出與增長率變化趨勢 圖自:美國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如今,許多美國的半導體大公司,當然也有中國臺灣的公司,相當大的盈利都來自中國市場,比如高通、英偉達、泛林集團等等。如果對他們關閉中國市場,這些公司將蒙受巨大損失,美國政府準備好為他們提供補貼了嗎?拜登政府在國會推動的《芯片法案》,本身不是一個壞主意,但其中給美國半導體企業5年內提供的補貼資金不足500億美元,平均一年差不多補貼80億美元。這可是一個年均資本投資就接近2000億美元的行業啊,相比之下,美國政府能夠提供的補貼只有杯水車薪,所以掐斷中國市場會令美國半導體業界付出高昂代價。
所以我并不是很理解拜登政府是怎么想的,因為數字根本就對不上。我認為這是一項考慮欠周、執行糟糕的計劃。對此我們知之甚少,但美國政府的行為最終可能會傷害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我個人觀點,當然是希望美國依然保持全世界最強大國家的地位,但美國要贏得光明正大,不是通過壓制競爭對手,而是提升自身的實力。危險在于,壓制中國發展的過程也可能傷害美國,我認為這并非是對美國最有利的政策。
觀察者網:去年,中國國內輿論圍繞有企業將工廠遷往東南亞,產生了激烈辯論。有人擔心這會對中國制造業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工作流失。有人則表示支持,認為是中國實現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必要轉型。您如何評價中國與東南亞經濟合作的前景與挑戰?
大衛·戈德曼:我認為你提到的說法都有道理。這一過程會給中國帶來勞工方面的問題,但也有助于中國進一步攀登科技階梯。中國的勞動力正經歷巨大變革,鄧小平時代,成長于農村和工廠的一代中國人,基本上沒有受過什么高等教育。那一代人受過大專教育的比例只有3%,到這個十年年末(2030年),可能將超過50%。我們已經見識到,今天中國的年輕人不滿足于在工廠從事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中國正同時面臨失業問題與用工荒的問題,這是因為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受過職業技術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年輕人,不再愿意接過他們父母30年前從事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很難在短時間內創造能夠吸納這么多技術勞動力的工作崗位。
此外,用工成本上升也是個問題。中國企業更有動力將工廠搬去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用工成本低的國家。短期來看,這可能令一部分中國勞工感到難受。但從長期來看,我們知道,中國的勞動力總量將會減少,不管未來10年人口生育率有多少,可以預測,未來20年都會持續經歷適齡勞動力總量的萎縮。
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提高勞動生產力。要么提高國內資本的勞動生產率,要么讓這些資本搬遷到有足夠勞工的地方,也就是東南亞、巴西、墨西哥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以我認為,從人口結構變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但顯然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矛盾摩擦,如何盡可能順利地管理這一過程,這對中國政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觀察者網:我們在2020年5月發表過一篇您的文章,您提出我們正見證“亞洲世紀”的開啟。經歷過3年疫情后,您如何評價當初提出的觀點?這樣的趨勢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加速還是遭遇了一定挫折?未來的前景又如何?
大衛·戈德曼:我認為這一趨勢的發展比我兩年前預期的更快。我最近去了東南亞和香港,這是新冠疫情3年來我第一次造訪當地。我在東南亞看到了爆炸式的增長趨勢,幾乎認不出來那些城市,與我之前去的感受完全不同。在曼谷,每天都有新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過去常見的街邊攤販,現在都搬進了有中央空調的大型購物中心。曼谷已經是一座完全不同的城市了,這意味著民眾的收入會大幅提高,創造更多財富。而一旦連接曼谷、老撾到云南昆明的中泰高鐵項目完工,我認為會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中泰高鐵規劃示意圖 圖自:新華絲路
印度也有強健的增長勢頭,盡管他們面臨許多挑戰,但那是另一個話題。是的,我確實認為亞洲經濟的表現超過我當初的預料。亞洲的新興國家,比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度尼西亞,可能會在下個十年成為新的“四小虎”,重現歷史上韓國與中國臺灣的增長表現。
觀察者網:盡管過去幾周因為氣球事件,給中美關系增添了新的波折。但美國財長耶倫依然表達了希望訪華談合作的意愿。我的問題是,中美兩國是否有可能在金融領域合作?
大衛·戈德曼:我認為美國的大型金融公司,一直都有在華開展業務的強烈意愿,諸如摩根大通等外資投行已經獲準全資控股。貝萊德作為全美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在中國做公募基金業務。我剛剛看到另一家美國知名私募股權公司華平投資集團,希望在中國發展投資產品。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中國經濟的一大難題是,民眾傾向于投資房地產,而非股票或債券。70%的家庭財富都集中在房地產,只有10%投資股票與債券,余下的大多是銀行儲蓄。在美國,可能有40%的家庭財富被放在股票債券市場。
顯然,中國會樂見更多民眾把儲蓄轉化為對工業和服務業投資,既促進經濟增長又帶來投資回報。中國會樂見民眾通過投資逐步獲利,并承擔他們未來的養老。而中國的資本市場與監管機制,我認為并沒有與實現該目標相匹配。當然,美國在這方面犯了許多失誤,我們遠遠談不上是一個優秀表率。在我看來,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美國銀行業,尤其是監管部門的失職所導致。
我認為,中國要吸引外資公司,當然不僅限于美國公司。如果我沒記錯,瑞銀是第一家在中國獲得全資控股權的外國銀行。我認為,中國向外國金融機構開放國內市場會大有裨益。中國國內的金融市場在許多領域都有提升的空間,比如債券市場曾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尤其是與房地產公司相關的債券蒙受了巨大損失。在市場陷入最低谷時,外國公司購買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公司債券,損失了大約80%的投資,這當然非常難受。
但目前市場在觸底后略微反彈。我依然認為,中國獲得西方金融公司的咨詢會是明智之舉。當然要批判地看待他們,因為這些機構過去的表現絕非滿分。在我看來,中國總是能找到熱切期待參與中國市場的西方金融機構,我認為我們的經驗會對中國有幫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王炸芯片,難再成蘋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觀網財經-科創 -
ST陽光:控股股東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擬罰款2.32億元
2024-05-07 20:57 -
華為蘋果同日對決,背后還有中韓面板之爭
2024-05-07 17:23 觀網財經-科創 -
歷史性一幕!iPhone在華市場份額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觀網財經-科創 -
45億加碼“五五購物節”,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國?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燒身了
2024-05-06 18:47 觀網財經-金融 -
舒適賽道紅利釋放,紅豆股份品牌轉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億人次出游,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
2024-05-06 12:16 觀察者頭條 -
巴菲特股東大會要點來了!回應減持蘋果、巨額現金儲備等
2024-05-05 08:28 -
武廣高鐵、滬杭客專等4條高鐵線漲價,漲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鐵世紀 -
深圳將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區域住房限購?深圳住建局回應
2024-05-04 10:27 觀網財經-房產 -
20張營業執照只有3家實存?央媒:問題在下頭,根子在上頭
2024-05-03 11:21 基層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舊換新”活動
2024-05-03 09:39 觀網財經-房產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最新進展
2024-05-03 09:30 國企備忘錄 -
31省份“一季報”:蘇魯浙增速超6%,山西總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觀經濟 -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納指兩連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觀網財經-海外 -
南京公積金新政:包括宣城、馬鞍山在內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認互貸
2024-05-01 19:50 觀網財經-房產 -
美國當前經濟數據中,也許藏著高官接連訪華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東不再擔任華為終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觀網財經-科創
相關推薦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16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35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17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評論 141“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評論 210最新聞 Hot
-
怕特朗普再次阻撓?WTO想“提前任命”這個重要職位
-
德國提前大選時間定了,“朔爾茨失去了德國人民的信任”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
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
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
“忠誠、對華強硬”…又一批重要人選曝光
-
沙特王儲罕見發聲:這是種族滅絕
-
“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
“反華急先鋒”將成美國國務卿?
-
他不清算了?
-
美國押注這條鐵路挑戰中國地位,但…
-
澳最新民調出爐,“人們看破了‘中國威脅’的迷霧”
-
日本政府回應這一幕:吃了感冒藥
-
評論運動員外貌,美國解說員被無限期停職
-
“俄羅斯與伊朗這一步,值得驕傲”
-
“特朗普還沒上任,美國在這里已落了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