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益平:經濟面臨重大轉型,如何用金融創新超越“中國奇跡”?
目前看來所謂的金融挑戰,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中國過去的金融運行方式是不是適合支持技術創新。
第二,中國過去沒有金融風險,現在金融風險變得非常大,能不能控制住。這兩個問題混合在一起,就需要金融創新,既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增長、創新,也是為了防范系統性風險。
中國的金融體系現在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體系之一了,廣義貨幣(M2)供應量已遠遠超過美國。現在討論中國經濟問題,很少有人再擔心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談論最多的是杠桿率是不是太高了。杠桿率過高肯定是有問題的,會導致金融困難。
遼寧大連:“信用資本·金融創新 引領東北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啟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中國急需的是對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提供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來看,光靠餐飲外賣的創新或者共享單車的創新無法支撐整體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支撐經濟長期增長的根本力量是技術進步,是產業的升級換代,在這一點上中國還需要做很多努力。
05 未來金融領域的四個挑戰
在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也要控制系統性風險。中國現在系統性風險高,我認為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增長速度下來了,再加上產業要更新換代,意味著微觀層面很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了,所以容易出現金融風險。
第二,產業更新換代意味著相當一部分企業都要被淘汰,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引發新的金融風險,這是增長速度持續下行必然導致的結果。
過去,政府給所有的金融機構兜底,好處是短期金融穩定了,但長期來看金融變得更不穩定,現在就有越來越兜不下去的趨勢。政府兜底導致的直接結果之一是道德風險,反正有人兜底,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就對風險不介意,肆意擴張。
現在的難題是,要釋放局部的風險點,打破剛性兌付,讓市場來決定,“該破產的破產,該違約的違約”,但具體從哪里著手去做,確實很難判斷。在打破剛性兌付這方面,中國做得最成功的是股票市場,但在其他金融市場上,如何打破剛性兌付,之后會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這對決策者來說是很困難的抉擇。
銀行業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前幾年出臺的存款保險制度是用來做什么的?萬一某家銀行出了問題,該破產就破產,該兼并就兼并,每一個儲蓄賬戶只要不超過50萬元,由存款保險制度來兜底,老百姓便不用恐慌了,政府也不用忙著去“滅火”。這是一個很好的機制,但實際上存款保險制度已經運行三年了,還沒有真正處置過一個案例。
是不是中國的所有銀行在這三年里都運行良好,完全不需要處置風險呢?每個人心里都會有個答案。難就難在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雖然還沒發生,但有些運營不善的銀行總歸是要破產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第三,杠桿率太高,也就是市場上的錢真的太多了。
在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比美國都多,如果哪一天人均GDP達到美國的水平,中國的貨幣估計能把全世界買下。為什么中國要發這么多貨幣?主要是因為融資仍然以銀行為主。
中國的貨幣供應還有一個特殊的加速機制,源于政府的兜底行為。哪兒出了問題,政府就出面托住,政府沒有資金又要去托,怎么辦呢?只能請央行幫忙,貨幣供應量便上去了。
假如所有的資金安安心心待在銀行,錢多了也不是大問題,畢竟過去很多年都是這么過來的,由銀行提供資金支持經濟增長。但現在資金太多了,而可投資的資產不多,中央政府就特別擔心出現系統性風險。
這有各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金融風險在不同的領域之間游走,一開始是股票市場,之后又到了債券市場,還有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市場,包括資本外流等。
這背后反映出的根本問題是,社會上有這么多資金以后,總要找到投資的出口。所以,只要資金瞄準了某個市場,無論是金融市場還是商品市場,這個市場馬上就會出現泡沫,因為資金確實太多了。這是系統性的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歸根到底,宏觀的問題是資金很多,而能投資的標的不多,這種風險要逐步釋放和逐步緩解。
最后是金融監管體制。
過去的監管體制是“一行三會”各管一攤,看上去四平八穩,各司其職,新設立的金融機構要拿牌照,只要拿牌照,它就由發牌照的機關來監管。后來發現這種監管方式出問題了,實踐中交叉業務變得越來越多,由誰來監管呢?比如商業銀行銷售保險產品,這事由誰管?保險公司銷售理財產品,又由誰來管?
分業監管出現了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新的金融業務出來,沒人給發牌照,或者根本不想發。比如說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相關部門本就不想給它們發牌照。這都是分業監管的問題。對于金融領域的交叉業務、新興業務和全能性的銀行,這種運營模式變得越來越多,過去的監管方式不太有效,所以金融監管的轉型變得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中國奇跡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想著過去10%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中國經濟在未來仍有可能發展得很好。即便經濟增速降到6%甚至5%,只要是高質量的增長,對中國來說也非常好。
中國經濟正在走向新時代,但轉型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真正走到未來,還存有疑問,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新舊動能轉換,而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在于政府千萬不要一見經濟表現疲軟就忙著去托底,否則又走回了老路。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新經濟和舊經濟經常是反向運動的。
舊經濟無非就是由投資拉動,比如基礎設施、房地產等,政府一托,這些行業一起來,經濟就平穩了,但新經濟又下去了,原因應該是社會的資源就那么多,新舊經濟在資源的使用上是有競爭關系的。
在新經濟的培育過程中,金融創新已變得必不可少,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金融創新,首先是產業升級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其次是很難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所以,下一步中國能不能成功地超越奇跡,能不能進入較低速度但更高質量、更平衡的增長階段,“金融創新”至關重要。
(本文摘編自書籍《金融的價值:改革、創新、監管與我們的未來》,作者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12月出版。觀察者網已獲授權發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實探海花島:未看到拆除跡象,房價幾近腰斬
2022-02-15 20:11 中國房市 -
雪藏“醫藥女神”,支付寶操縱基金銷量排名?
2022-02-15 18:09 觀網財經-金融 -
特斯拉遭韓國調查:對續航夸大其詞
2022-02-15 18:05 觀網財經-汽車 -
積極信號?至少6家中企重啟赴美上市申請
2022-02-15 16:23 觀網財經-海外 -
中企擬1.8億收購澳稀土公司,澳媒:中方控制力增強
2022-02-15 16:12 觀網財經-海外 -
三部委提醒告誡部分鐵礦石貿易企業:不得惡意炒作囤積居奇
2022-02-15 15:57 觀網財經-宏觀 -
三部門召開“提醒告誡專題會議”,鐵礦石跌停
2022-02-15 15:47 觀網財經-金融 -
“專家”薦股實為殺豬盤,當事公司攔都攔不住?
2022-02-15 15:43 觀網財經-金融 -
寧德時代起訴蜂巢能源不正當競爭
2022-02-15 15:29 新能源汽車 -
紫光展銳更換董事長,能否接棒海思沖擊高端?
2022-02-15 14:03 觀網財經-科創 -
烏克蘭局勢緊張,美歐股市全線重挫,原油天然氣大幅提價
2022-02-15 09:37 觀網財經-宏觀 -
一些快遞為何就是不送貨上門?
2022-02-15 07:33 觀網財經-消費 -
網傳知乎裁員,卻炸出提供“監控員工離職”軟件的上市公司?
2022-02-14 21:55 觀網財經-科創 -
未披露全部實驗結果,九安醫療董事長、董秘被監管談話
2022-02-14 21:06 -
俄烏局勢+供應缺口,國際油價漲至7年來新高
2022-02-14 20:26 -
給“薇婭們”打工的廣州服裝人:困在產業鏈的最底層
2022-02-14 18:15 -
薇婭3月復出?公司否認,但她的助手們已經回來了
2022-02-14 17:59 觀網財經-消費 -
退換貨風波后,加拿大鵝中國銷售額還在大漲
2022-02-14 17:20 觀網財經-消費 -
閉環里這幕,美媒記者也說“甜”!
2022-02-14 16:40 -
券茅注冊“關燈吃面”商標后暴跌,網友:求面得面?
2022-02-14 16:36 觀網財經-金融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27“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79“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2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2“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