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香港大學政治學教授、前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
在美國38年的教授:我為什么辭任美頂級智庫,回到中國?
現在美國決策層有些人對華裔是不相信的,不希望跟中國接觸,更多考慮的是跟中國脫鉤。同時還有一個普遍現象,美國知華派專家也被排擠、被邊緣化,現在美國政府已經很少向他們咨詢。[全文]
-
這個群體,將決定中美關系未來走向?
中國中產階級上升的時候獲益于美國的中產階級,他們是市場,他們是購買者。但現在美國的中產階級并不是這么看待中國中產階級的,雖然他們也不像美國政客說的那樣,認為是中國的中產階級搶了他們的飯碗,但他們至少沒有覺得自己從中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全文]
-
拜登的對華戰略:“聯盟驅動的競爭”還是 “冷戰式的對抗”?
有理由認為,過去幾十年中國在科技上的進步,部分由于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勤奮,部分由于先進國家市場經濟的開放和大學及研究機構的“慷慨解囊”。拜登總統和他的前任一樣,決心挑戰其認定的中國不公平做法。盡管美國可能仍處于領先,但是美國領導人不能自滿。[全文]
-
智庫與國企:招賢納士的“旋轉門”
“旋轉門”是美國政學商圈子里的一個常見現象,這一機制有助于思想和專業知識在政府與非政府機構之間快速傳播。盡管“旋轉門”一詞對中國社會來說還比較陌生,但這一做法實際上早已有之。[全文]
-
華盛頓“知華”學者,如今這樣看中美制度
尹伊文認為,在任何社會中,大多數人的智商接近中位數。所以西方一人一票選舉領導,其優點是不會讓智商很低劣的人當選,但缺點是也無法選出最優的人來,產生了民主制的“趨中化的自弱機制”。她提出了“優主主義”的新概念,其實今天中共的嘗試就頗有這個效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