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伊朗日記一| 中國制造的德黑蘭地鐵
關鍵字: 伊朗德黑蘭地鐵中國波斯文化大巴扎一帶一路伊斯坦布爾伊朗地毯下了飛機,伊朗人都入關提取行李去了。我們需在機場邊檢外辦理落地簽證。大廳空蕩蕩的,我們來到辦簽證的小窗口,里面坐著三個無所事事的男子。其中一個走過來,問我們的人數,然后開了張付款單,讓我們到隔壁的銀行小窗口付錢,一個人要付一百歐的簽證費。我們把護照遞給窗口里面的伊朗官員。“你們坐在那邊的凳子上等著吧,”他說,然后就拿著我們的護照走了,我們就坐在外邊的長條凳子上耐心等候。來迎接我們的老周一定不耐煩了,他是要我們在北京辦好簽證來,但是伊朗北京使館告訴我們到德黑蘭辦落地簽證更容易。
終于拿到了簽證。簽證官要我們再去交15美元辦理一個健康保險。這時候,一架來自巴格達的航班到了,出關處又排起了大隊人馬。我們前面站著幾個披黑紗的伊拉克年輕女人,她們瞪著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我們沖她們微笑點頭,她們仍然目不轉睛、面無表情地盯著我們看。
我是最后一個出關的,我沖警官微笑說了句中文“你好!”他也笑著回了聲“你好!”老周帶著他的伊朗司機侯賽因在門口迎接我們。
出了機場,老周的日本三菱車駛入了機場公路。長達70公里的機場公路路邊廣告牌不多,僅見到華為Mate7手機廣告、三星手機、索尼手機和美的電器廣告。看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沒有約束住中國、日本和韓國的高技術企業。韓國還跟伊朗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路上多是日本車,也有韓國車和少量歐洲車。車快進城時,路邊出現嶄新的地鐵站建筑。那是中信幾年前幫助修建的地鐵。車進城經過一個長長的隧道,那也是幾年前中國人修建的。“但伊朗人很驕傲,從來不說是中國人建的,”老周說。
今天來伊朗旅游的中國背包客都是通過中國旅行社安排的。“伊朗旅行社接待的德國游客最多,伊朗人和德國人都認為自己是純正的雅利安人吧,”老周說。“近來美國游客也來伊朗了,但多是老年游客。此外,CNN、BBC、美聯社和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在德黑蘭都有記者,但伊朗政府對外國記者管理很嚴。外國記者每天見什么人,到哪里去,都要向伊朗政府外國記者司報告。”老周是名老記者,在穆斯林國家做記者已經十多年了。我是5年前在另一個穆斯林國家認識他的,發現他是國內少有的中東和穆斯林國家地緣政治研究者,我聘他擔任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今天的伊朗因為自己的民族和歷史很高傲,但沒有朋友,只有也門胡賽武裝這樣的奴仆,敘利亞的阿薩德也是它的奴仆,”老周說。
擁有一千八百萬人口的德黑蘭處于伊朗高原,海拔一千多米,在阿爾伯茨雪山腳下。我們住在德黑蘭最高的酒店自由酒店,酒店29層,我住在19層。這座酒店是瑞士、意大利和中國建筑師設計,兩年前中國公司重修的。夕陽下,從酒店大窗子遠眺伊朗北部的阿爾伯茨雪山,想到山那邊的阿塞拜疆,再次感覺到伊朗當年作為蘇聯和英國的緩沖地帶的地緣價值。
2015年5月1日
早餐時,發現用餐的外國人多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商人,以及來自中東的富商和他們的女人們,也有三三兩兩濃妝艷抹的女子不顧伊朗女子服裝的嚴格規制,衣著希臘化服飾走進餐廳。
早餐后,在酒店內轉悠,發現一個大廳里全是身穿黃色運動衫的年輕人坐在電腦跟前。門口的一個工作人員走過來問我“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住在酒店的客人。你們在搞什么活動?”
“計算機國際比賽。”
工作人員跟一個領導模樣的人用波斯語說了幾句,又走過來遞給我一張表和一個掛在脖子上的記者證說,“你填寫一下這張表,你就可以在這里拍照。還有一個中國學生來參賽呢。”
21歲的鄭曉舟(音)來自東北師范大學,瘦弱的他坐在大廳中間的一個電腦前。他在網上參加伊朗組織的計算機軟件編程國際比賽(中國區)獲得第三名。第一名和第二名沒有敢來伊朗參加比賽,曉舟不顧同學們的擔憂,自己花四千元買了張單程機票從北京直飛到德黑蘭,碰巧跟我住在一個酒店。“伊朗組織者會報銷我的機票,”曉舟說。我給他拍了照并留了張名片,讓他在比賽后找我要照片。
打開我下榻的這家酒店電視,二十幾個頻道中,沒有中文頻道,只有一個伊朗國家英語新聞頻道Press TV,剩下全是阿拉伯語頻道。英文頻道里,幾個伊朗學者正在和美國學者連線,辯論美國宣傳機器是如何制造伊朗恐懼癥的。接下來的新聞節目里,國家電視臺報道伊拉克摩蘇爾附近伊拉克政府軍與伊斯蘭國的戰斗。頭披綠頭巾的波斯美女記者正在前線采訪伊拉克將軍。接下來,一個披著紅頭巾的波斯美女報道沙特戰機攔截伊朗援助也門的運輸機,她猛烈抨擊沙特對也門的侵略行徑給當地百姓帶來巨大傷害。接下來,伊朗電視臺在烏克蘭事件中報道中毫不含糊地支持俄羅斯。大部分頻道是娛樂、電影、談話、動漫、體育和宗教頻道或欄目。有一個頻道在教韓國跆拳道,另一個頻道在播放中國古裝電視劇,電視劇有阿拉伯語配音。體育頻道在播乒乓球國際比賽,畫面上是兩個中國選手在對打。西方頻道只有BBC,沒有CNN。
今天靠電視和網絡獲取新聞的人,提起伊朗,腦海里會出現一種伊朗恐懼癥。主流媒體總是把伊朗描繪成揮舞核武器大棒、焚燒美國國旗、女人從頭到腳披黑紗、男人蓄長胡的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和恐怖主義分子。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揭開媒體遮擋伊朗真相的蓋子,或者撕開CNN和《華爾街日報》制造的有關伊朗的黑幕。我們這次來伊朗,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肉眼去看客觀存在的伊朗的現實和歷史。
來伊朗的外國旅行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伊朗歷史上的統治者或統治文化,來確定在伊朗考察的主題和路線:波斯文化行、希臘文化行、阿拉伯文化行、突厥文化行、蒙古文化行。我們也可以透過古絲綢之路的遺存,確定考察的主題和路線:清真寺路線、巴扎路線、商旅客棧路線、茶館咖啡店路線、地毯店路線和馕的路線。今天,我將獨自走進古老的德黑蘭大巴扎,看看伊朗底層社會的人是如何看待我這個來自異國他鄉的陌生人的。
出租車行駛在清潔的德黑蘭大道上,頭發花白的司機問我:“要聽音樂嗎?伊朗音樂?”
我一開始沒聽懂他蹩腳的英文。他用英語又重復說了一遍。我說,“好,我要聽!我愛伊朗,當然要聽伊朗音樂啦。”
一陣節奏感極強的電子樂伴奏下,一個波斯男子的歌聲從這輛破車的音響里傳出來,聽起來有點刺耳。我裝著很愛聽。只見司機興奮了起來,他忍不住一邊開車一邊伴著音樂節奏扭動著胖胖的身體。這時,一輛小轎車趕上我們,與我們并行。年輕的爸爸見我沖他們招手,他把車放慢,讓我透過車窗給他兒子和漂亮的媳婦拍照。
“中國好!中國好!中國伊朗是兄弟,”出租車司機兩只手松開方向盤手手指纏在一起,高興地對我喊道。出租車停在了霍梅尼大巴扎步行街的入口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