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國“漸進雙軌制”曾被認為最糟糕,但事實證明只有這種模式表現最好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與新結構經濟學(上)
關鍵字: 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經濟轉型轉型模式漸進雙軌制中國經濟崩潰論【2018年12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第21講在公共管理學院報告廳開講。剛剛獲頒“改革先鋒”稱號的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就“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與新結構經濟學”主題發表演講。講壇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主持。瑞典哥德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員鄭京海作點評。
本文根據現場發言整理,內容已經林毅夫教授本人審定,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全文約2.2萬字,分上下兩篇,本期推出上篇。】
林毅夫: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胡鞍鋼教授的邀請,到國情講壇來跟各位交流我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跟新結構經濟學的思考。我也非常感謝剛才胡鞍鋼教授的介紹,他引用了很多數字,其實有些我自己都不知道,回去以后還要好好地學習。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一個大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取得的成績。如果要講成績的話,確實是在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1978年,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世界銀行的指標,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為156美元。大家印象中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在哪里?應該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被稱為“黑非洲”。而1978年的時候,他們的人均GDP是490美元。也就是說,中國1978年的整體發展水平,連世界上最貧窮的非洲國家平均數的1/3都沒有達到。當時中國81%的人都生活在農村,以農業為生。84%的人每天的生活費達不到1.25美元,意味著84%的人口生活在國際通用的貧困線之下。而且當時中國還是一個非常內向型的經濟,出口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進口占5.6%,兩項加起來為9.7%,即90%的國民生產和國際是不接軌的。在出口產品當中,75%是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品。
以上這些數字,在座的很多年輕朋友聽來,可能不容易有切身的感覺,我個人卻是一路經歷過來的。我1979年從臺灣回到大陸,在北京大學讀書。當時臺灣已經是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大陸高,北京給我帶來了很多生活上的沖擊。現在海淀已經是城市中心區之一,但當時非常偏僻,為了方便起見,需要買一輛自行車。那時候自行車不是有錢就能買,還要有票,我記得一輛鳳凰牌自行車的價格是200元人民幣,可當時北大的不少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不到70元,需要三個月的工資才能買一輛自行車。那時候開始有電視,比較時興的是9英寸的黑白電視,這種電視要多少錢呢?900元人民幣。一般老師要花上一年半的工資,才能買一臺9英寸的黑白電視。通過這些數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發展水平。
但就是在那么一個低的起點,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取得了平均每年9.5%的增長,這樣的增長速度誰都沒有想到。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標是“二十年翻兩番”,也就是說平均每年要實現7.2%的增長。事實上包括我自己在內,當時都認為這樣一個目標不會達到。因為在發展經濟學里有一個自然增長率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任何國家、社會,除非在戰爭或者是自然災害破壞以后的恢復期,可能會有一年、兩年以7%的速度增長,正常情況不可能以7%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長。從這理論來看,鄧小平提出的目標好像是不可能的。中國人有一種智慧,叫“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以我內心感覺小平同志提出這樣一個美好目標,無非就是政治上要大家加把勁,實現每年7.2%的增長,如果這沒有達到,每年6%的增長率也不錯。那時候比較封閉,同學之間也不敢討論政府的目標有沒有可能實現。剛好北大來了一個紐約大學的外籍教授,我就私底下問他:“中國現在提出的經濟增長目標是二十年翻兩番,平均每年要實現7.2%的增長。您是一位老教授,學術非常豐富,又走過很多國家,您認為中國有沒有可能在二十年里實現平均每年7.2%的增長?”他聽了以后,也是一直搖頭。
但是現在回過頭去看,我們的增長速度不是7.2%,而是9.5%,不是20年,到去年已經是連續39年每年9.5%的增長。看起來好像9.5%和7.2%之間,無非就是每年2.3%的增長,但實際上如果用指數積累的話,就是天壤之別。如果按照7.2%的增長率持續三十九年,中國2017年的經濟規模會達到1978年的15倍;但實際上是以9.5%的速度增長,按照可比價格計算,2017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是1978年的34.5倍。正是在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下,2009年,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超過日本,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與此同時,衡量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按照美元計算,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平均年增長速度高達14.5%,2017年的貿易總量是1978年的198倍。2010年中國出口超過德國變成世界最大出口國,而且出口的產品從1978年制造業不到25%發展為現在97%都是制造業產品,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歷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國家,最早是工業革命以后的英國;19世紀末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工廠”變成了德國、日本;現在“世界工廠”在中國。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中國貿易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約為35%,高的時候曾經超過50%,現在低一點也有35%。但在所有大國中,也就是人口超過1億的這些國家當中,這是我定義的大國,中國的貿易占GDP比重最高。美國在20%-25%之間,日本還不到20%,而中國現在是35%左右。用這個指標來衡量的話,中國應該是全世界最開放的經濟。
我為什么有機會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2017年,中國人均GDP達到8640美元,屬于一個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超過7億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剛才鞍鋼介紹我有幸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這對我個人來講,是一個非常難得、非常榮幸的事。我是世界銀行第九任首席經濟學家,如果看前面八任,當之無愧都是大師級經濟學家,而且也在政治上很有經驗的美國或者是歐洲的經濟學家,其中有得到諾貝爾獎的,有得到克拉克獎的,有當過美國白宮經濟顧問會主席的,有后來當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的,也有當過中央銀行的行長的,一般都是在學術上非常有地位并且很有政治經驗的經濟學家,這個位置被認為是經濟學家在世界上最高的職位。
- 原標題:林毅夫: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與新結構經濟學(上)|國情講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周雪瑩
- 最后更新: 2019-01-09 07:34:25
-
去年中國汽車銷量20年來首下滑 發改委將推促消費新政
2019-01-08 22:03 中國經濟 -
曾經輝煌的直銷公司,如今過得怎么樣?
2019-01-08 20:03 -
“除了美國,沒有國家像中國在消費電子展上有這么多企業”
2019-01-08 19:08 科技前沿 -
5萬圍觀,賈躍亭32億北京地產打7折,結果...
2019-01-08 15:44 大公司 -
國產剛起步,三星、美光等接連看衰存儲芯片市場
2019-01-08 13:07 大公司 -
三星電子2018年第四季營業利潤同比減28.7%
2019-01-08 11:45 -
華為再訴美國專利巨頭:未按公平條款授權專利
2019-01-08 11:08 華為 -
涉組織傳銷,又一家抓了18人
2019-01-08 10:44 依法治國 -
繼人保后,社保基金再獲財政部充值
2019-01-08 09:04 養老與社保 -
中國外儲連續兩月回升 黃金儲備兩年多來首上升
2019-01-07 17:16 中國經濟 -
新華保險盤中觸及跌停,董事長有變動?
2019-01-07 16:36 股市 -
馬云出清淘寶股權?阿里回應
2019-01-07 14:40 阿里帝國 -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風險勘探獲得重大突破
2019-01-07 14:30 能源戰略 -
中國成“大麻強國”?美媒這波節奏不太溜…
2019-01-07 13:47 中美關系 -
羅永浩又有麻煩!成都錘子科技被凍結1億元
2019-01-07 12:10 -
根據房租抵扣信息征稅?稅務局回應
2019-01-07 11:38 -
智能門鎖安全嗎?指紋人臉識別均存高風險
2019-01-07 10:40 -
答應增持1億后反減持,趙薇哥哥等人收深交所關注函
2019-01-07 08:37 明星那點事兒 -
“平時111元,春節277元”,搶到票了嗎?
2019-01-07 07:30 春運來了 -
天津19條新政支持民營經濟,減負超140億元
2019-01-06 09:55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69“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94“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495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80“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23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