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偉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旅居法國30余年
-
十年內,法國與歐洲將面臨一個躲不過的右傾大坎
如果能順利渡過,法國、歐洲就還有一個可以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比如20-30年)的榮景可期。如果過得不好,那么法國、歐洲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巔峰時代,將正式進入加速下行階段。[全文]
-
美國最高法推翻大學招生平權行動,利好亞裔?
之前,亞裔也有多次散兵游勇式的抗爭,但都掀不起大浪。這回事成,美國的華人真不知當如何去感謝布盧姆和“學生公平錄取組織”。[全文]
-
扶不起的法國人,馬克龍盡力了
法國的福利優厚,勞動輕松,世所共知。而部分法國人在街頭不斷游行時,表現得似乎他們是世界上,至少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最遭受痛苦剝削的一群人。本人在此,深不以為然。[全文]
-
中國防控放松時,面臨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局面?
筆者強烈建議,從現在開始,中國疾控中心每天應當公布住院和住進ICU的病人存量數量。如果能同時公布每天新增和出院出ICU的動態數據,那就更好。這樣人們才可以看到新情況下疫情的真實起伏。否則人民心中無數,難免增加恐慌情緒。 [全文]
-
全球抗疫,東亞為什么能勝出?
最不能理解的還是,發達的西方為什么會淪為重災區?為什么他們視為命根的一些價值,如自由、平等、人權、法治、民主,乃至通過游行示威強迫政府遵從民意的能力等等,在對抗疫情中,似乎都沒有良好地發揮積極作用?[全文]
-
西方疫情“第二波”,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各國復工復產之際,許多西方國家出現了疫情反彈。在這一階段中,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情況比較嚴重,而德國、瑞士則要輕得多。由于天氣轉冷,流感的到來可能會對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也許只有等安全、有效的疫苗出現疫情才能被全面控制住。[全文]
-
馬克龍訪華,似乎尚有底氣,為什么?
馬克龍這次去中國,還是端著一個相當大的架子,并沒有處處“委曲求全”。很多人關注他沒有在人權問題上給中國人“上課”,似乎并沒有足夠地注意到,在重要得多的貿易談判中,在一帶一路等問題上,他和他的代表團可是非常頑強。[全文]
-
為什么只有東亞能夠追上西方?看這四張圖
經濟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已是不爭的事實,關于中國崛起或復興的研究,也將漸漸成為顯學。這其中有幾個問題,就如西方諺語所稱的“房間里的大象”,難以回避。[全文]
-
歐洲的恐怖襲擊,到底有沒有止期?
筆者看見歐洲各國政府都在忙于制定各種對付極端恐怖主義的治標辦法,比如多修監獄,建立感化中心,嚴密監視可疑分子,在敏感地點加派警察,修建路障,阻止“圣戰”分子歸國等等。但是可能治本的辦法真是少之又少。[全文]
-
我在法國見證的難民與移民問題
西方的移民壓力,來源于落后地區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本能。毋庸諱言,中國人直到今日依然是這種移民總潮流中重要的一個分支。不過中國人這一支流已經在迅速枯竭,其原因也是一目了然,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就可以達到消弭非法移民利益的程度。[全文]
-
左右都不得罪,馬克龍想當法版馬英九?
按照現在的民調,馬克龍贏得第二輪勝利的幾率非常大,但9月份的參議院改選,右派已經占多數的公職人員必會選出一個右派更多的參議院。馬克龍騎在墻上,真希望他是左右逢源而不是左右逢懟。[全文]
-
人工智能會毀掉西方的橄欖形社會嗎
近年,人工智能的話題是越來越火,許多人都報以熱烈的期待,但在筆者看來,與此前創造了大量就業和財富的工業革命性質不同,數字革命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造成海量失業和大規模的兩極分化,導致西方尚存的橄欖形社會向金字塔形退化。[全文]
-
旅法30多年,第一次親眼看見警察擊打徒手人群
4月2日下午,華裔社群再次組織集會,追悼被法國警察擊斃的56歲華人劉少堯。在與警察的沖突中,群眾一方投擲水瓶等,但絕無人投擲比如燃燒瓶等真正會傷人的物品,也沒有砸、燒警車等事態發生,警方則釋放了至少一枚催淚瓦斯回敬。我在現場第一次看見了白色硝煙和聞到刺鼻的味道。[全文]
-
極右、中、右,留給法國人民的選擇不多了
這里有一堵政治正確的高墻矗立,人人都謹言慎行,我也不能例外。但是不方便說不等于問題就不存在。比如美國的特朗普顯然就因為在這類問題上突破禁忌而獲得許多選票。法國的勒龐更是這樣。這個問題處理不好,極右的基本盤自然還會增加。[全文]
-
法國大選親歷記:菲永“孤注一擲”
本人沒有料到,菲永的孤注一擲真的能逆轉乾坤。但大家又一次看到,西式的一人一票競爭式選舉,偶然因素太多。去年的美國大選和今年的法國大選,花在爭論候選人個人品格上的功夫超過爭論政綱;造勢現場的人氣,恐怕也并非全然與政策掛鉤。[全文]
-
是中國《孫子兵法》厲害,還是特朗普《交易的藝術》厲害
特朗普想先試試,看看水之深淺,再行定奪走多遠,他這么早就把臺灣這張底牌亮出來,讓中國知道是可以做交易的,也不算過于老辣。他任命習近平的老朋友布蘭斯塔德做將來的駐華大使,似乎也說明并沒有打算把中美關系搞到不可收拾。[全文]